就去读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繁荣 >

第159章

繁荣-第159章

小说: 繁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让“狐人”感到幸运的是,较大型动物的智商并没有那些小动物高,至少像地下风虫这样的动物还是比较苯的。

就拿这次捕食地下风虫的经历来说吧,“狐人”的智商知道他们必须有一次团结行动,否则单个的“狐人”是绝对不可以和如此庞大而皮厚的动物较量的。在商量了之后,一部分“胡人”纠集起来成立了一个灭虫队。他们首先把地下风虫的这条必经之路上面用细碎的树枝堵死,为的就是当地下风虫逃到这里的时候在面临一个新的环境下会犹豫不决。

而地下风虫的这种犹豫不决正好给了“狐人”们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就是当地下风虫在探出头来观察环境的时候正好可以把手中有着烈性麻醉作用的木枪插进地下风虫的嘴中。对于地下风虫厚厚的外皮来说,就算是木枪插上去了,也无法在短期内发挥出烈性麻醉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做的就是插入到最里面的软组织,那里是地下风虫的防御弱点所在。

不过这次赵一飞等人的到来显然破坏了他们的“猎虫大计”,于是在赵一飞等三人接近他们盖住的地下风虫洞口的时候,一名“狐人”情急之下大吼了出来,不过却阴差阳错地让赵一飞等人在惊慌之下更快地踏入了地下风虫的洞穴之中。

实际上赵一飞三人掉下去也是正常的,毕竟地下风虫与地表风虫不同,地表风虫的洞穴口是横着开的,是位于地表面旁边的山体中的;而地下风虫的洞穴口是直接开在地面上的,不了解这些的三人又在这种光度明显弱于日光下的荧光世界中没有注意到特意掩盖的陷阱,所以掉下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赵一飞等人不是“女娲2号”上的生物。

然而赵一飞三人掉下去非但没有坏掉“狐人”们的大计,反而实际上帮了他们一个忙。由于地下风虫的速度同样非常快,如果赵一飞三人仅仅是破坏了陷阱而没有掉下去的话,那么地下风虫一定会畅通无阻地直冲出来,到时候就算是在洞口埋伏了这么多“狐人”,也无法给地下风虫致命一击,到时候这场“猎虫大计”还是会徒劳无功。

不过由于赵一飞三人掉了下去,明显不同于“女娲2号”上生命的三个人不带有任何的荧光源,这种不同性反而让急速逃窜的地下风虫琢磨不定到底自己面对的是什么生物,以及这种生物的威胁性如何?在这种不明确的心理之下,它只好停了下来和赵一飞三人对峙。

而如果不是后面还有虚张声势的追兵的话,恐怕地下风虫在没有明确情况之前早已经掉头逃跑了。虽然看起来非常的强大而凶恶,不过地下风虫和地表风虫一样,都是一种胆子非常小的动物,否则它们也不会成为“狐人”的食物,食物链应该倒过来了。

虽然地下风虫的速度非常快,但要想让它在一瞬间就加速到全速还是不可能的,毕竟这里不是地表,那里有足够的空间供它闪转腾挪。受制于洞穴的存在,以及地下风虫本身喜欢生活在松软的泥土上,虽然它的速度奔跑起来还是非常的快,但和地表风虫还是没法比的。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恐怕“静静”所受的伤就不只那么点了,至少后背的皮肤要完全刮掉吧。而张元也未必能够那么及时地扑到赵一飞的身上,到时候三个人都将受伤颇重。

对这只倒霉的地下风虫来说,如此短的距离,又要拐弯的情况下它自然在速度上加不起来,再加上虽然冲破了赵一飞三个人的防御圈,但对前方的不明确也让它没有来得闭上自己的大嘴来保护自己,毕竟里面那么多双眼睛可以观察环境。也正是这种做法让地下风虫遭遇了这次灭顶之灾,如果它只知道继续闷头前进的话,恐怕反而能够逃过这一劫。

大张着的嘴巴暴露在洞口的时候给了围在那里的所有“狐人”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以至于这次围猎居然比平时还要轻松和顺利,居然没有一个成员受伤就猎取了这只成年的地下风虫,所获得的这些肉足够所有成员们吃上十天八天的了。如果再考虑到家属的话,也够维持几天的生活了。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静静”跳上来的时候,他们在没有马上进攻,而是围拢了过来。显然,他们有着自己的目的。

在紧紧地围拢之后,大概是确信“静静”肯定无法逃脱了,一名看起来较为高大的、可能是这次围猎头脑人物之一的“狐人”在和另外一名商量之后大声地对“静静”呼喝起来。

虽然“静静”是高级人工智能机器人,虽然她的处理速度达到了每秒钟几千亿次,但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也只能是哑口无言。没有足够的初始数据量和信息的反馈,就算是再高明的分析也只能是摸索,永远都不能肯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答案。

迫不得已之下,“静静”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地球语言在脑海中都过了一遍,为的是看看这些语言中有没有和“狐人”们的语言系统相近的组语体系。如果有的话,那敢情好,可以直接借助原有语系的发音规律来减少沟通的障碍,毕竟赵一飞和张元还在下面等着呢,自己在这里总不能拖得时间太长吧。

不过让“静静”失望的是,显然地球上的各民族和“狐人”们的开化方式都不相同,它们之间并没有发现相同之处。无奈之下,“静静”只好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张着两臂表示自己没有任何隐藏的东西。不过还好的是,他们没有要求“静静”把上衣脱下,如果必须向他们一样赤着上身的话,估计就算是打死“静静”她也不会同意的,毕竟来自地球文明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华人的文化传统已经根植于“静静”的大脑之中。

显然,“狐人”的开化程度太低了,以至于基本的语言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他们只知道一些非常简单的单字,虽然这样让人更加的难以理解他们的意思,不过有个好处就是他们的语言对于能够短期内处理超大数据量的“静静”来说就不再那么难学习了。

而且这种及其初级的语言系统其成句结构一般都比较单一。这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习英语的华人只知道说“Thisis……”、“Thatis……”,以及“Weare……”、“Wedo……”等等,虽然听起来非常的拗口,不过理解起来倒不是那么难。

毕竟由于智力开化程度的限制,他们还不懂得如何使用定语、补语之类的词法,更不要说更加复杂的各种复句等等了。在这种情况下,“静静”到时很快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也很快就通过自己的电子发音器官模拟出了他们的语音。

显然,在“静静”那超大的处理速度的支撑下,人类,不,确切地说应该是人类创造的高级人工智能首次和其它星球上的智慧生命进行了对话。这次对话虽然没有见证人在场,就连赵一飞和张元两个人也只能是躲在洞穴之中,忍受着地下风虫的腥味在那里偷偷地听着“静静”和“狐人”们在那里大呼小叫,不过这次对话却开创了人类与其它星系高级生命交流的先河,它表明了差异非常大的生命之间也是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在电子大脑不断地修正着“狐人”猎手中首脑的意思之后,“静静”终于在半个小时后基本掌握了他们的语言,虽然不能够保证所有的单字都可以知道什么意思,毕竟短短半个小时的谈话还是围绕着主题进行的,不可能有太多的东拉西扯。不过现在的“静静”已经可以和他们进行很好的对话了。在完全掌握了他们的语言规律后,“静静”唯一的感觉完全不是新鲜和好玩,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啰嗦”!

本来在汉语中完全可以用一句来说明的内容,到了“狐人”的语言中至少要用3—4句话才能说清楚。比如说一句简单的“我希望邀请你参加我们”,用汉语来说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总共也就整整10个字而已,不过到了“狐人”的嘴里,却成了“我们活动”、“你活动”、“你和我们组成群体”三句话,足足用了15个单字,这还不包括中间停顿浪费的时间。

原来刚才这些“狐人”在发现赵一飞三个人掉下去之后对地下风虫的猎杀居然变得容易多了,它们简单地思考之下,便决定让“静静”加入他们。至于另外两个人的死活,那不再他们简单的思考范围之内,只要这个能够答应,那么以后猎捕地下风虫的时候都可以让“她”下到地下风虫的洞穴中去,然后再把这些庞然大物赶上来,到时候“狐人”们根本不会有什么伤亡,就可以猎杀到地下风虫了。

如果能够解决食物问题,那么自己的生存自然也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至于“静静”下去后是不是会死掉,那也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他们还没有那么复杂的思维,能够较为全面地衡量对自己和他人最为合理的合作方式。

对于任何一个物种来说,虽然其都有着对群体的忠诚度,这种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体在环境中的总体生存能力。不过对于群体外的生物来说,并非所有的智慧生物都知道最好的合作方式是双赢或者多赢,那往往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会在大脑中建立起这种联系,并渐渐地形成思维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春秋时期的老子能够写出《道德经》来和《易经》等等的出现都是人类思维有了巨大飞跃的一种表现。

不幸的是,显然“狐人”还没有发生过这种思维的飞跃。他们还停留在为了生存而奋斗不息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考虑不到“静静”的处境,而只是简单地提出让“静静”这个外来生命体送死的合作方式。

不过对于“静静”来说,与他们合作不合作都是次要的,那不是她想要去考虑的范围。在“静静”看来,这次考察队来到“女娲2号”行星的根本目的在于考察该星球是否也和地球一样发生了地磁突变。所以“静静”在和他们的“谈判”之中更注重的是如何从这名首脑人物的语言之中“套”出他们的环境情况。

显然,没有较为高级智慧的“狐人”首脑很快就上当了。在“静静”拐弯抹角的问讯之下,他的注意力已经成功地被“静静”转移到了“女娲2号”上的环境上。不过可惜的是,虽然作为原始种族对自然变化非常的敏感,但由于没有很好的文化和知识传承体系的存在,在“静静”听起来,这名“狐人”首脑的话里面充满了种种矛盾。

一会儿是环境曾经发生过较大的变化,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又成了“伏地树”草原下的生态动荡;一会儿是没有大的变化,这里的动物还是那么狡猾,地下风虫还是那样的不好对付,每次狩猎的时候受伤总是难免的,而受重伤的同伴唯一的下场就是死亡。

尽管这些内容听起来没什么用处,也无法和赵一飞等人来这里的目的能够挂上钩。不过“静静”还是发现了一个可能非常有意义的线索,那就是“狐人”提到了一种更加聪明的种族存在于这个星球之上。不过和他们不同的是,他们并不在这里出现,而是要继续深入到“伏地树”草原的深处,那里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发生奇怪的可以晃动的“光”。而这种所谓的能“晃动的光”,根据“静静”的推测就应该是“火”。

显然,这一发现极大地刺激了“静静”。那么,在“伏地树”草原下方幽暗的深处,真的还有别的智慧生命存在吗?
正文 第八卷 联盟
第一章历史

由于无法从这些“狐人”嘴里得到进一步有利的消息,“静静”决定婉言拒绝他们的请求。不过这种拒绝却带来了麻烦,在“狐人”们看来,虽然他们生性多疑,但为了生存的前提之下还从来没有人会发出拒绝合作的声音。以至于在他们的语言体系里面,竟然连“不同意”这样的词语都没有。

无奈之下,“静静”只好根据“狐人”们的思维习惯来回答他们:“我们还要前进,去寻找那种‘晃动的光’。我们歇息一会儿就要出发了。等一会儿还有同伴要来,只要所有的人到齐后,我们就要准备去围猎‘晃动的光’了。”

虽然通篇没有一个“不”字,但在“狐人”们的意识之中已经理解了“静静”不能和他们在一起,她还有别的事情要做,而且这一事情的完成还需要其他同伴的到来。只要所有的同伴都到来之后,他们就要去围猎“晃动的光”了。

由于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拒绝,“狐人”首脑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在他们简单的思维之中,基本上还是抱着非常简单的二元思维,那就是“非友即敌”。由于处于智慧进化的底层,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还不能够区分出“非友非敌”的中间状态,这从刚才“晶晶”和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连捕猎所得的受伤小动物都全部杀死并分掉就可以推测出来。

如果他们能够区分出“非友非敌”这种中间状态的话,那么这些小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