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同赵云在内,总共1001骑开始缓慢加速,旋即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绕着江东军鱼鳞阵的前鳞,逐渐接近过去。
“止步……咳咳……”韩当一见敌骑军突然行动起来,急欲传令,但胸口的伤势却让他一阵岔气。
“止步!”徐盛洪亮的声音迅速响起,替韩当下达了命令。
冲韩当一点头后,徐盛开始充当起传声筒来。
“转换阵型方向!”
在号角和战旗的指挥下,江东军迅速随着敌骑军的移动变换着前鳞的方向,如同一只刺猬,令人无法下手。但可惜的是,风骑军恰恰拥有拔刺的利器。
很快,在赵云的率领下,风骑第一曲已平行绕驰在距江东军约100步远处。
“奔射!”突然间,赵云怒吼出声。雄浑有力的声音不但传进了风骑第一曲每名骑兵的耳中,甚至连大部江东军将士都听得清清楚楚。
当然,江东兵并不知道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甚至连徐盛都不知道何为“奔射”,惟有生于右北平的韩当迅速地反应了过来。
“难道是乌桓人的骑射战法……”至此时,韩当终于知道敌骑兵一直隐在战马外侧的左手上到底持的是什么东西了——骑弓!
“举……咳咳咳”着急之下,韩当一阵猛烈的咳嗽,楞是没能将最后的“盾”字说出来。
“韩郎将,举什么?”徐盛愕然地追问道。但很快,他就知道韩当话中的意思了。
以赵云为首,1000名风骑几乎在同时将低垂在马外侧的骑弓交于右手,左手从马侧箭袋中抽箭上弦,旋即纯以双腿娴熟地控马,双臂一起发力,一阵轻微的“嘎吱”声后,弓身几被拉成满月,箭头微微扬起向上。
“放……”赵云放声狂吼道。
“蓬~!”整齐的弓弦震动声后,1001支羽箭几乎在同时激射而出,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而弧线——先是疾速向上方滑行,随即铺天盖地般朝惊愕的江东军士兵笼罩下去。箭身撕破空气时,发出凄厉的呼啸之声。
从来没有想到骑军居然还能射箭,江东军根本没有一点防箭的心理准备,待到发现不妙时,夺命的羽箭已然近身,纵然想要举盾也来不及。
“呃~!”“啊~!”惨呼哀号声此起彼伏地响起,只一刹那,江东军阵中便倒下了约400名士兵,防备骑军冲锋的密集阵型此刻却成了最大的弊端——风骑军奔射时甚至不用瞄准,只需要朝人群最集中的地方抛射就可以了,1001支羽箭几乎箭无虚发,赵云射出的狼牙箭更是将一名江东军军司马贯喉而过。
没有给江东军留时间去恐惧,第二波箭雨又呼啸而至,便如收割韭菜般收割着江东兵的生命,割完一茬又是一茬。一直待第三波箭雨落下后,徐盛的喝令声才姗姗来地响起。
“举盾,举盾!”徐盛声嘶力竭地狂吼着,不敢置信地望着自军的伤亡,眨眼之间,就倒下了近千名江东兵。
“这些可都是我军的百战精锐啊!”韩当心中如刀绞一般痛苦,面上的表情几近扭曲。
很幸运的是,因为攻城的原因,大部分江东兵都携带了轻盾。初经历奔射时无措过后,这些江东军迅速而整齐地举起盾牌,其余没有盾牌的士兵也躲入同伴盾牌的护卫之下。
“暂停射击!”见敌军已然举盾防备,赵云立时喝止了风骑们的继续射击,随即开始领军围着江东军绕起圈子,迅速地寻找着战机。
此时,韩当和徐盛只恨不得自己麾下全是弓箭手——以步弓对骑弓,或许才是对付这支可恶骑军的惟一办法吧!然而,因为准备强行攻城的缘故,韩当部的江东兵全部都是近战步兵。在敌骑军的奔射战法面前,江东军便如一只乌龟,纵然能够缩进壳中躲避危险,却是半点反击能力都没有。
围绕江东军驰行了半圈后,赵云领军突然转向,开始反向奔驰起来。仍按照惯性移动步伐防备箭雨的江东军被搞了个措手不及,有人反应及时而转向,有人却未能及时反应过来,朝不同方转向的盾牌相互碰撞在一切,迅速地乱了起来,密集的盾阵立时露出了破绽。
“敌混乱处,射!”早在等待这个机会,赵云第一时间纵声厉喝道。
“嗾~!”千支羽箭激射而出,毫不留情地朝因混乱而失去守备的江东军覆盖下去。旋即,几乎未做停留,又是一波箭雨紧跟着击出。
两波箭雨如同剥夺生命的阴司冥神,肆意地击杀着江东兵——贯喉者有之、贯胸者有之、贯腹者有之,甚至有人被羽箭从眼睛处插入……
“举盾撤退!”韩当强忍住咳嗽之意,亲自喝令起来。若是再这样被消耗下去,6000余精锐步卒就得全搭在这里,而且换不来对手一兵一卒的伤亡。此时,韩当深深为江东军没有骑军而感到悲哀。
幸而,在最困难的时刻,太史慈果断地放弃了与林豹部风骑的对峙,谨慎而迅速地向韩当聚拢过来。先命令长枪兵继续防范住西面的骑军后,太史慈领弓兵护在了韩当部江东兵的身前,并开弓上箭准备与风骑第一曲展开对射。
“拉开距离至200步!”赵云没打算跟江东军搞消耗战,迅速领军拉开了与江东军的距离。
“给我去死!”留意到那名银甲敌将正是风骑军的头领,太史慈拉开自己两石半的强弓,随即,一支狼牙箭直奔赵云后心而去。
“哼~!”眼睛的余光留意到了太史慈存在,待见其开弓上箭、且目标正是自己后,赵云轻哼一声,两支狼牙箭上弦,随即翻转身体,将两箭一前一后连珠射出。
“叮~!”带着强烈气劲的两支狼牙箭迎面相撞,箭身同时断成三截。但赵云的第二支箭却毫无阻隔地迅疾返射向太史慈。由于第二支箭的速度过快,而太史慈的注意力一度被放到前面相撞的两箭之上,以至于不及开弓以箭击箭。匆忙之下,太史慈只能挥弓格挡。
“镗!”狼牙箭上强劲的力道竟震地太史慈虎口微微发麻。
“赵云!”至此时,太史慈才认出那名银盔敌将正是当年在北海曾有过并肩一战的赵云。
第七十六章
远离江东军200步开外后,赵云出声喝止住了风骑军的继续奔驰。随即,赵云自己也勒住小白龙驹,右手持弓,左手提缰,掉转马头与江东军阵前的太史慈遥遥相望。
“原来是太史慈,难怪会有如此箭技!”尽管已经多年不见,但记性极佳的赵云还是很快认出了太史慈。当年追随刘备救援北海孔融之时,曾与太史慈有过并力作战的经历,其时,太史慈于敌阵中驰骋纵横,左右开弓,斩将杀敌如拾草芥的情形至今仍令赵云记忆深刻。见识过无数顶尖高手的赵云,也不得不承认——太史慈的身手绝对在天下可数之列。北海之战后,赵云便再未曾见过太史慈,甚至连其消息都甚少知晓。直至今年刘、孙两军战端正式开启之后,赵云才知道太史慈早已加入江东军中。未曾想今日两人居然在战场上重逢,但时过境迁,并力携手的战友此刻已成形同水火的敌对。
“子义兄,一别多年,向来可好!”赵云微微一笑,笑容如和煦的阳光冲散了脸上的肃杀之气。
“赵将军,承你牵挂了!”太史慈也垂下了手中强弓,声音稍稍放缓地说道,“想不到,你最后还是跟了刘备。可惜啊,可惜!”言下似乎对赵云跟随刘备感到颇为不值。顿了一顿,太史慈语气变得相当恳切地说道:“赵将军,莫如……”
“呵呵……”赵云朗声笑了起来,打断了太史慈下面的话,“我主刘皇叔帝室之胄,仁义遍布天下,更兼身具雄才伟略,正是不世之明主。子义兄,莫如你弃了那无德无才的孙氏,归入刘皇叔麾下。以云之薄才,入皇叔军中半年未足便任中郎将一职,子义兄才具更胜赵云,若愿与云协力辅佐刘皇叔,封侯拜将便是指日可待!”赵云早从太史慈身侧的战旗上,看出其目前仅任鹰扬校尉一职(注:因为与荆州军作战时立下的战功,太史慈已由建昌校尉升任鹰扬校尉)。
“……”没想到自己劝降的话还没出口,赵云倒反过来游说起自己来了,而且其言辞还颇具蛊惑性,若非自己深受孙策的知遇之恩,说不定还真可能被其劝服。
“太史校尉,你且莫受此人蛊惑……”徐盛急声提醒道。太史慈稍稍一沉默,倒让徐盛以为他正在犹豫动摇。
“文乡……咳……不必担心,子义非是朝三暮四之人!”韩当轻咳着说道。
太史慈冲韩当点点头,感谢他对自己的信任,随即转头朗声对赵云说道:“赵将军,看来我二人终是无缘共事一主了。不知今日赵将军可愿赐教一番?”
见太史慈直接以挑战来回答自己的劝说,赵云轻轻摇了摇头,语中略带遗憾地说道:“孙氏日薄西山,覆亡不远,子义兄何必要为之效死命……既然子义兄有意切磋,云自是要奉陪!”
“好,赵将军果然是快人快语!”太史慈精神一振,高声说道:“慈有一不情之请——若慈侥幸胜得一招半式,还望赵将军暂且休兵,容我军回营整顿一日,来日再战,如何?”太史慈亦察觉到韩当部军卒的士气已然相当低落,若不能及时回营整肃军心,到底能支撑多久犹是未知之数。而若要安然回营,就必须摆脱赵云骑军的威胁。不得已之下,太史慈只能行赌战之策。
“可以!”赵云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爽快地应道。
太史慈回首向韩当和徐盛吩咐了几句后,立时准备策马出阵。
“太史校尉务必小心,此人武艺深不可测!”徐盛不放心地低声提醒道。
“恩~,文乡放心!”太史慈轻应了一声,随即朗声对赵云说道:“赵将军,请!”
“风骑第一曲,后撤与第二曲汇合!”赵云收起强弓,提起风雪银枪,高声对身后的风骑军喝令道。
接到赵云的命令,第一曲1000名风骑毫无犹豫,几乎同时起动,朝第二曲所在处驰去。
“好一支精锐骑兵!”风骑军动静之间流露出的气势让太史慈心中微微一惊,同时也不禁对自军攻略庐江的前景深深地担起忧来。
“子义兄,请!”赵云立马横枪,声音温和地说道。
太史慈一夹马腹,策马疾冲向赵云,天河枪单提在右手,蓄势待刺。赵云脸上仍自挂着淡淡的微笑,跨坐下小白龙驹上的身体一动不动,似乎并未看到太史慈已经距自己越来越近。
150步!
100步!
80步!
两骑相距50步时,太史慈抬起右手,微向后缩,挺刺之势已成,赵云却依然纹丝不动!
似乎未将赵云奇特的表现看在眼里,太史慈面上没有丝毫的惊异之色。至20步时,太史慈轻喝一声,手中长枪运足劲力,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疾刺向前,枪身周遭一股强烈的螺旋气流不停地旋转着,地面的尘土、草叶竟然也被卷起吸附在枪尖。
就在这时,赵云突然策马起动。小白龙驹在一瞬间便将速度加至最快,背负着赵云如一道白色旋风席卷向太史慈。
电光火石之间,风雪银枪与天河枪极速交错相击,“铛~!”尖锐的巨响竟让两百步开外的江东士卒耳中有刺痛的感觉。
封架住太史慈的枪势后,赵云动作丝毫不停,持枪的右臂用力一震,荡飞仍黏在风雪枪上的天河枪,随即长枪顺势横扫向太史慈的颈部。
太史慈毫不慌乱,身形微微一矮,闪过风雪枪的枪身,长枪迅速由右手交与左手,随即疾速刺向赵云肋部。
小白龙驹与赵云心意相通,前蹄猛一发力,凭地后跃5步有余,恰好为赵云躲过敌枪。
“好!”赵云一声断喝,眼中战意更胜,夹紧马腹,风雪枪配合小白龙驹的冲锋刺出一道与地面绝对平行的直线,人马完全合为一体再度袭向太史慈。
略有些惊讶于小白龙驹的速度,太史慈改以双手持天河枪,转瞬间将长枪舞出一道枪气纵横的铁幕。
风雪枪以破竹之势突破最外围的气幕,继续疾刺向前。“叮!”枪尖竟恰好击在天河枪的枪身之上。
“嗬~!”太史慈轻喝一声,双臂一齐用力,将风雪枪推开。随即,持在枪身中部的右手迅速下滑,与左手一起握住长枪末端,奋力举枪再极速砸向赵云的头部,竟是以长枪使出大刀的劈斩招式……
刘、孙两军各自的用枪第一高手之战,其精彩激烈程度绝对不容怀疑,直令观战的两军将士看得瞠目结舌,紧张的气氛在战场中不断积聚,不少人甚至大气都不敢出一个。
百合过后,仍无法奈何对手,甚至还被对手渐渐取得了些优势,不禁令太史慈稍稍有些懊恼。心念微动之后,太史慈突然右臂抬起,在右肋处放出一个细小的破绽。赵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风雪银枪如电而至。
太史慈面现一丝冷笑,右手中的天河枪迅速下压,以奇特的气劲将风雪枪黏在自己的长枪之上,空出的左手突然伸向背后。眨眼间一杆短柄月牙戟出现在太史慈手中,而后左手高举,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