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希文比嗽敝缫构ぷ鳌�
德国空军奉命对人员和机件受到较轻损失的飞机进行补充和修理,准备今后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和英国上空作战,过不几天,德国空军便准备就绪了。
正如法国战役一样,德国陆军执行主要进攻任务的是A 集团军司令冯·伦斯德陆军元帅。陆军总司令部命令恩斯特·布许将军的第16 军团的6 个步兵师,阿道夫·施特劳斯将军的第9 军团的4 个师和莱希瑙陆军元帅的第6 军团的3 个师开到海峡沿岸的出击地点,以便作为头一批登陆部队。计划在几天之内,总共登陆39 个师和2 个空运师。
但是,雷德尔和他的海军总司令部对此是有怀疑的。为了满足陆军的登陆要求,需要征集1722 艘驳船、1161 艘汽艇、471 艘拖轮和155 艘运输船,在短时间内聚集这样大量的船只是不可能的。而且,在这样一条广阔的战线上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战斗从腊姆斯盖特至来姆湾延伸了200 多英里——是完全超出德国海军的运输和掩护能力的,实际上,海军直到9 月1 日才开始把准备入侵的舰队集中起来。
希特勒是个战争疯子,但他决不仅仅是一介武夫。就在第16 号令发布后的第3 天,当他逐渐冷静下来,再回头看这气头上的产物时,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德国正在计划中的军事行动是要付出重大代价的。他暗暗思忖,必须设法使德国人民和公众舆论相信,为了避免这场惨祸,他本人已经做了一切努力。同时,要让英国人民知道,我希特勒是仁至义尽的,这样才有可能使英国政府更加孤立。
7 月19 日,金碧辉煌的柏林克罗尔歌剧院人头攒动。希特勒在这里发表了他在国会所作的最后一次重要演说。
使听众感到吃惊的是,他们的元首今晚的语气异常低沉理智,一改往常那种在讲坛上歇斯底里大声叫喊的样子。他把征服者的充分自信和使群众心悦诚服的谦逊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他在演说中历数凡尔赛和约的罪过,其他大国对德国的不公正待遇,以及他本人争取和平的不懈努力。
他对顽强的丘吉尔进行了恣意攻击,他指责说,和平道路上唯一的障碍就是温斯顿·丘吉尔这个鲜廉寡耻的“罪恶战争贩子”。
元首的声音变得愤怒而强硬了:“我对于这种毁灭整个国家的无耻政客,是深感厌恶的。这些人早已把房屋糟蹋得东倒西歪了。而命运却安排我来给予最后一击,每想到这里,我就感到十分难过。这次,丘吉尔先生也许会相信我的预言: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我从来不想毁灭甚至不想伤害的伟大帝国,将遭到毁灭。”
在这篇冗长的演讲的结尾,他提出了最后的和平建议:“现在,我觉得良心上有责任再一次向英国和其他国家呼吁,拿出理智和常识来。我认为我是有资格作这种呼吁的,因为我不是乞求恩惠的战败者,而是以理智的名义在说后的胜利者。我实在看不出为什么要把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
当人们离开歌剧院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确信无疑,英国即将求和,战争实际上等于结束了。
当天晚上,德国的飞机飞到英国上空撒下了印着希特勒演讲全文的传单,上面写着“以使你们了解你们的政府向你们掩盖的事实”。
实际上,英国的广播已全文播送了这篇演说,随后立即见诸报端。
就在希特勒结束演讲后不到一个小时,英国广播公司的德语广播员就毫不客气地作出了一个强硬的而且完全是自发的回答:“对于你所呼吁的什么理智与常识,让我来告诉你我们这些英国人是怎么想的吧。元首先生,我们要把它扔还给你——塞进你那张恶毒的臭嘴里。”
希特勒伸出的这一橄榄枝并未引起英国人民的多大注意,人们把他的这篇演讲只当笑话看。
7 月20 日,英国《泰晤士报》以“希特勒对英国的威胁”为题,摘要刊登了希特勒的演讲内容。下面还刊登了一幅相片:三位家庭妇女拿着一张希特勒的“和平建议”,一边看,一边窃窃而笑。
这只经过希特勒深思熟虑、以恩赐心肠释放出的,并寄予厚望的“和平鸽”竟被英国人误当作他释放的又一只“恶鹰”。
至于丘吉尔,他的决心更是不容置疑。当天晚上,他在迷宫般的地下总部召集了帝国参谋部会议,此处有白厅“地洞”之称,离国会和政府办公楼很近,当首相走进来时,将军们和内阁大臣们都站着静静地看着他,只听见徘风扇嗡嗡嗡地往这间沉闷的屋子里输送空气的声音。
首相站住了,从嘴上拿下了雪前,用它朝这个简陋的防空洞一挥,然后指向会议桌首席位置上放的那把木椅。
“我将在这间屋子里指挥这场战争,”他宣布说,“如果我们受到入侵,我就坐在那里——那把椅子上。”他把雪茄放回到嘴上,吐了一口烟,然后接着说,“我就坐在这里,直到德国人被赶走,要么直到他们把我的尸体抬出去。”
7 月22 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通过广播正式拒绝了希特勒的“和平建议”——最后通牒,宣称“除非自由确有保障,否则我们决不停止战斗”。
深夜,当英国对于希特勒演讲的第一个冷冰冰的反应传来的时候,在德国人中间蔓延着一种掩盖不注的失望情绪,希特勒的试探气球刚一放出就被击碎了。
整个威廉街都震动了。最高统帅部的下级军官和从各部来的官员们,正围坐在屋子里,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英国的广播。他们的脸变了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有一个人大声喊道,他好像被弄得莫名其妙了,“你能理解那些英国傻瓜吗?”他继续大声说,“现在还拒绝和平?他们发疯了!”
对英国拒不投降最感到高兴的要属赫尔曼·戈林这位肩负着摧毁英国国防、为德国侵略军鸣锣开道的空军司令了,虚荣心极强、急功近利的戈林早就急不可待。他推崇意大利杜埃特将军提出的“在现代战争中空军必将发挥首要作用”的理论,认为只有空军,德国空军,才能在不列颠战役中实施决定性的打击。
实际上,戈林早在7 月10 日就已经拉开了不列颠空战的序幕。
第三章英吉利海峡空战
从法兰西战役结束到不列颠战役开始的间歇期间,德国空军的地勤人员和工程兵异常忙碌。他们除了把所占领的法国和比利时的机场修复外,还在占领区修建了许多新机场。
7 月2 日,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向空军发出了进攻英国联合王国战役的第一道作战指令:“元首和最高司令官决定,如果可以获得空中优势,并且具备了其他必要的条件,在英国登陆是可能的。”该战役将以进攻不列颠诸岛为高潮。
该项指令虽然并未确定在英国登陆的作战日期,但它打响了不列颠空战的第一颗信号弹。它文给德国空军的基本任务是两项。
一、与德国海军联合行动,用袭击船队、破坏港口设施并在港口地区及通往港口的通道上布雷筹办法来阻止商船通过英吉利海峡。
二、摧毁皇家空军。
戈林对胜利毫不怀疑,他自恃拥有可以实现这一巨大目的的3 支庞大的航空队:第2 航空队由凯塞林将军指挥,驻在低地国家和法国北部,指挥部设在布鲁塞尔,前沿指挥部设在灰鼻角。第3 航空队在斯比埃尔将军指挥之下,驻在法国北部,指挥部设在巴黎,前沿指挥部设在多维尔。这两个航空队总共有战斗机929 架,轰炸机375 架,俯仲轰炸机316 架,第5 航空队在施登夫将军指挥下,驻在挪威和丹麦,第5 航空队要比第2、第3 航空队小得多,只有轰炸机123 架,ME110 战斗机34 架。
征服英吉利海峡,戈林和他的助手们都预计不会太困难,用不着兴师动众,只需两个飞行队就可完成。
德国空军的战略家们认为,从大西洋驶来的所有英国船队都必须通过多佛尔海峡进入伦敦港,这里好比是英国的咽喉。因此,最易得手的行动就是封锁21 英里宽的多佛尔海峡。这个任务交给了驻在多佛尔海峡的飞行队。
7 月10 日,英吉利海峡之战打响了。那一天,在多佛尔地区一处狭窄的海域上空——“地狱的烈火之角”,狂风呼啸,铅云低垂。但是中午刚过,云幕便掀开了,露出一片晴空。英吉利海峡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海洋和天空呈现深浅不同的蓝色,但在远处地平线上却融为一色,一缕轻雾浮悬在英国海岸的上空。
以冷静沉着为特点的英国人仍在派遣商船队通过英吉利海峡,驶向全国供应中心——伦敦港。
驻在康布雷的德国轰炸机第之联队第3 大队27 架轰炸机在40 余架单引擎和双引擎战斗机的护航下开始袭击商船队。
在多佛尔与邓杰内斯之间的海面上,一支英国船队就在德国轰炸机编队的下方,相距很远,它们犹如许多玩具船,船尾扬起一条细细的水波,皇家空军有6 架旋风式战斗机正在为它们护航。
船队一发现敌机,立即散开。商船急忙调动,护航军舰全速前进,高射炮以密集的火力射向空中。英国护航战斗机气势汹汹地朝德国轰炸机冲了上去,咬住不放。这时,德国战斗机出现了。轰炸机趁战斗机缠住皇家空军战斗机的空档,进行了第一轮投弹,在商船的周围炸起了一个个水柱。
英国海岸上的高射炮也和船上的炮一起向德国轰炸机射击。但总的说来,德国轰炸机处于他们的射程之外,轰炸机掉头转向法国飞去,准备进行第二轮轰炸,因为他们在第一轮轰炸中只投掷了一半炸弹。
这时,英国皇家空军几个战斗机中队前来参战了。原来,多佛尔断崖上的英国雷达监测人员在屏幕上发现海上21 英里处的一片信号。几分钟后,他们证实至少有70 架敌机正在飞来。从本特利修道院的战斗机指挥总部里立刻传出了一道命令:附近战区的4 个皇家空军大队的飞机紧急起飞,在多佛尔海峡上空会台,增援为船队护航的6 架旋风式战斗机。
远远望去,升空的飞机就像一串串葡萄。在英国海岸的上空,战斗机辗转翻滚,正进行着一场混战,德国的ME109 式战斗机和它们下面的ME110 式战斗机在跟英国喷火式、旋风式战斗机决一雌雄。
这场海峡天堑之战进行了不到30 分钟。在这场战斗中,德国损失了2架轰炸机,2架双引擎战斗机以及3架单引擎战斗机;而数量上处于劣势的·皇家空军损失了3 架战斗机,船队的一只商船被击沉。
在以后的几周中,又继续进行了多次类似的战斗。德国空军通常每次出动20—30 架轰炸机,对在海峡里的英国舰只和英国南部的港口——普利茅斯、韦默思、法尔默恩、朴次茅斯和多佛——进行轰炸。这些初步空袭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袭击这狭隘海峡里的船队,引诱英国战斗机出来作战,以此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既消灭皇家空军的前线战斗机,又可以切断英国在英吉利海峡的生命线。
戈林的最终目的是摧毁英国战斗机指挥部,从而为德国轰炸机扫平道路。他对第2 和第3 航空队下达指令:“在英国东南部上空随意迫击英国战斗机。”
德国人每天出动少量轰炸机作为诱饵,通常在2 万英尺的高度飞越英国海岸。他们希望,这些挑衅战术不仅能够引诱这一地区的英国战斗机中队参战,而且还可以把英国战斗机指挥部的所有飞机都拖入空战。
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指挥部归空军上将休·道丁全盘指挥,下有4 个飞行大队:第10 大队负责保卫英格兰西南地区,第11 大队由新西兰人基斯·罗德尼·帕克空军副司令率领,总部在伦敦远郊北霍尔特,该大队的任务是保卫英格兰南部沿海,从怀特岛的西部穿过多佛尔海峡,沿泰晤士河两岸一直到伦敦城的地区。第12 大队由脾气不好的空军副司令恃拉德福·利一马洛里指挥,总部在英格兰中部地区的诺丁汉。该大队负责保卫从泰晤士入海口以北英国工业集中的英格兰一直到北海沿岸至约克郡的地区。第13 大队的任务是保卫英格兰北部地区。
在英吉利海峡迎战德国空军的是第11 和12 大队。此时,这两个大队加起来的战斗力量已达到640 架可以作战的前线战斗机。其中,旋风式和喷火式占绝大多数,还有挑战式作为后备力量。
从战斗机的力量对比来看,双方相差的实力并不太大。然而,皇家空军战斗机的主要目标是德国空军的轰作机,这就是说,皇家空军的640 架战斗机要对付德国空军的1191 架轰炸机,还要对付为轰炸机护航的929 架ME109和ME110 式战斗机。这个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正如道丁上将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