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な鞭剐蓿恢钡鹊剿颉S腥耸昕颍腥硕昕颍灿腥巳昕虻模飞侠雍芏唷V灰幻棚贫簧幔换骋伞⒉患性印⒉患涠希隙ㄓ锌虻囊惶臁N蛄酥螅阊Ф辔牛投粤恕D┖蟆阜鸬牢奚鲜脑赋伞梗绞裁吹胤饺コ煞鸬溃康郊质澜纾馐钦婊啊N颐窃诨匣嵘峡吹剑匣嵘险庑┢腥际谴蟪勾笪颍餍募裕映踝∫陨稀K歉龈龆际橇哟ネ饷媪揪辰缢黄鹦摹⒉欢睿钗灰亲。鹦亩钌星颐挥校比徊换嵊蟹直鹬粗K裕思夷歉鲂氖鞘裁葱模俊段蘖渴倬飞辖驳那寰恍摹⑵降刃摹⒕醵幻浴I交厥澜纾氖狻⑵障推腥孤柿焖堑轿鞣郊质澜缛デ捉⒚滞臃穑裁矗课奚戏鸬捞崆俺删停闼导质澜缡嵌嗖豢伤家椋≌馐峭遣荒懿恢赖模荒懿环⑿摹U馐堑诹诹撬档轿颐亲约罕旧恚獾啦皇潜鹑耍亲约骸�
下面第七,「已发心同行者,守令不退」。已经发菩提心的,已经在认真行菩萨道的,自行化他,对於这些人我们要照顾他。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如来护念诸菩萨」,诸菩萨跟如来是同行的,而且还嘱咐这些菩萨们,这些大菩萨们要常常护念小菩萨。小菩萨真的也发心,也在行菩萨道,小菩萨是哪里的?四圣法界的菩萨,声闻、缘觉、菩萨、佛,都算是小行,法身大士他们常常照顾他们。他们也很慈悲,六道里面的众生有感,他也有应,但是他的习气没断,所以在六道里头会堕落,把持不住。六道里头的诱惑把持不住的时候,这些法身菩萨就来帮助他,不让他堕落。菩萨加持,我们前面讲过多次,有显加、有冥加。显加,他化身,你看到了,他来教你,你觉悟了、接受了,这很明显。另外一种,冥加,他不现身,你也看不到他,你也没有听到声音,可是什么?你在紧要的关头,忽然觉悟,立刻就回头,这是佛菩萨冥冥当中加持你。冥加的多,显加的也有,换句话说,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对於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这十法界的众生,都有这个能力,在帮助。所以真正发心,佛菩萨照顾你,守令不退,慈悲到了极处。
有没有退转的?有,哪些人?业障特别重的人。佛菩萨不是不加,加持,他不能接受,冥加、显加都不起作用,佛菩萨还是照顾他。照顾他,他堕恶道去了?对的,到恶道里面去消他的业,他造的一些重业必须在恶道里面把它消除。诸位要知道,一堕恶道,时间很长,为什么?他业统统消掉,他才能出来。就好像我们世法这个犯法,判刑了,判刑要去坐牢,牢有刑期,有有期徒刑、有无期徒刑,你必须刑期满了,你就出来了。在佛法里面,你业障消除,你就出来了。在三恶道里面,时间究竟有多长?给诸位说,不定,这不是定法。三恶道里头,诸佛菩萨也在那里教诲,你要是遇到了,接受佛菩萨教诲,知道忏悔,知道改过自新,你就离开恶道,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我讲六道,六道都好,六道是平等的,我们造作罪业,在那个地方去消罪,我们修的一些福报,在三善道里面去消福报。为什么?善恶都是染业,它不是净业,出不了六道。净业才能出六道,净业到哪里?到四圣法界。如果修净土,这是最殊胜的,他到极乐世界去,他一了百了。四圣法界里面,还有十法界,那个关口他还要突破。
宇宙之间,把这些性相、理事、因果搞清楚、搞明白,这很重要,你才真正能看破,你才真正知道修行的道路,哪个路子该走,哪个路子不该走。明白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就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迷惑颠倒,处处都是自私自利,明了之后,这个毛病改掉了,不再为自己想,都为别人想,这个好。都为别人想的,你已经恢复到健康的状态;为自己想的,决定多病,为什么?你有贪瞋痴慢。贪瞋痴慢是所有疾病的根源,人能把自己舍掉,贪瞋痴慢就没有了。处处想著别人,别人有苦,我要怎样去帮助他,实在没有办法帮助他,我念佛诵经回向给他,冥冥当中加持他。不是没有方法,有,真帮得上忙。诚心诚意的回向,对他确实有帮助,不定什么时候他忽然觉悟了,想干坏事,一想这个事情不对,算了,念头放下,这冥冥当中都有加持。所以人知道断恶修善,知道行好事,不是没有机会,时时刻刻都有,机会太多了,问题就是你能不能认识,你要能认识,机缘太多,你能掌握这就是大好事,成就自己无上功德。
这一句特别是对於我们同行的人,我们在法门里面选择的是净土,选择的是持名念佛,选择的一部经是《大乘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功德不要从别的地方看,从《佛说法灭尽经》,你从这儿说,将来到末法的末期,所有一切经都没有了,都灭了。纵然经本在,你一翻开里头字没有了,变成白纸,可能是经书放久了,以后字的痕迹就消失掉了。唯独《无量寿经》,在一切经灭尽的时候,它还多存一百年。然后你想想看,这个经的功德是多大,不可思议,所有经都灭尽,它还能存在。我们从这个信息,你选择这部经你就有智慧。忏除业障,你说这个经的力量大不大?当然大。为什么忏不了你的业障?是因为你对它没有信心,你不了解它真实功德,你没有瞧得起它,它对你不起作用。如果你真懂得、真明白,它的力量超过一切经。
你看,连《华严经》到末后都要导归极乐。所以我讲《无量寿经》的时候跟大家说,《无量寿经》是《华严》、《法华》的总结,结归到《无量寿经》。《华严》、《法华》是《无量寿经》的发明,就是细说,《无量寿经》是《华严》、《法华》的精华,这个事实不能不明了,不能不知道。蕅益大师注解《弥陀经要解》,印光大师的赞叹,说即使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作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那这部经的分量多大,它跟《华严》、跟《无量寿》是平等的。我们学经教将近六十年了,这个信息得来不容易,这个信息得来我无量的欢喜。所以如何对净宗同学讲清楚、讲明白,让大家守令不退,我们死心塌地守住净宗的五经一论,决定不退转。在这个经典上真正有功夫了,涉猎其他的经典可不可以?可以。你愿意涉猎也行,不愿意涉猎也好,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般真正照佛家规矩来讲,什么时候涉猎?大彻大悟之后,这是涉猎的时候;没有大彻大悟之前,最好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古大德都劝我们,不要学通家,就是要一门深入,我们自己这一生才会成就。如果学太多、学太杂,你的心就不专,你念佛就容易夹杂,那对你的伤害就很大,怀疑、夹杂把你的功行统统破掉了。这是许多学佛人犯的过失。他不是不用功,他不是不努力,用功努力搞了一生,最后还是没有得到结果,这个原因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应当先把自己守稳,至少对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把握,才可以放松,去涉猎别的东西。
末后一条,第八,「於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这跟前面不一样的,前面是跟自己同行的,我们净宗同学是同行,一切大乘同学也是同行的,再扩大,所有学佛的都是同行的。这个地方讲的是於一切摄菩提愿众生,都是发菩提心的,也就是我们方便说,统统都是真正发四弘誓愿的,这个范围就广了。真正发四弘誓愿,诸位一定要知道,佛门广大,无所不包,大乘教里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要问问,其他宗教有没有包在里头?如果没有包括在里头,那应当底下加小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其他宗教在外」,不包在里头,那得加小注。没有加这个小注,那就全包在里头。我们试问问,其他宗教里有没有四弘誓愿?细心去观察,他们是不是普度众生?《新旧约》是三个宗教主要依靠的经典,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三个宗教依靠的经典。里面有多少次说到「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这个里头讲爱,有没有说基督教之外的除外?没有这个说法。有没有讲佛教徒除外?也没有这个说法。上帝爱世人,佛教徒是世人,他爱不爱?上帝爱世人,道教是世人,他爱不爱?统统爱,那不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了吗?他发这种心,不就是摄菩提愿众生吗?这一切!每一个宗教对象都是世人,而且里面还都包括不同维次空间,他们也讲到天堂、也讲到地狱,也讲到一切众生都应当爱护,细心去观察你就明白了。再看看不是宗教,世界上许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他们的古圣先贤是怎么样教人。不但哲学家,科学家也教人爱人,也希望科学上种种发明能够带给众生幸福美满,决定没有说搞这个东西来杀害众生的,没有这种说法。我们从这个地方细细去观察就晓得,四弘誓愿是所以一切觉悟的人,实际上觉悟的人,用印度梵语来讲,就是佛菩萨,佛翻作觉者,菩萨翻作觉悟的有情众生。所以你从梵文上来看,它含义就非常之深、非常之广,它不是狭义的,它真的能把所以宗教、族群全部包括在其中。这都是我们要知道的。
说到这一点,清凉大师在此地说,「於此开二」,把它开成两条,「谓於乘大道,集进趣者,推之如师」,这是第一条。於乘大道,大道就是与性德相应的道,道是道路。在中国,古圣先贤为我们所说的伦常大道。这个乘,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落实。你能把这个大道落实在你的生活当中,你的生活是大道;落实在工作,你的工作是大道;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处事待人接物是大道。这道是什么?五伦、五常,中国古圣先贤世代相传,伦常大道。在佛法里面,就是三福、六和、五戒、十善,或者再加上六度、十愿,就圆满了;六度是大乘菩萨修的,十愿是法身菩萨修的,《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的。这圆满了,这是大道。在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离开大道,这就是一切摄菩提愿众生。「集进趣者」,他在菩提道上勇猛精进,这些人我们「推之如师」,我们推崇他,我们要把他看作我们的老师一样。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世界,今天世界跟过去不一样,跟什么时候比?跟五十年之前比不一样。今天科技发达,比五十年前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倍,百倍、千倍都不止,科技确实是突飞猛进。五十年之前,电视是刚刚萌芽,黑白的,现在进步到彩色,进步到数码,这个速度多快。古老的全淘汰掉,这个时间还不过三十年,都淘汰掉了。三十年前我们拍摄的是用八厘米的摄影机,拍电影记录片,现在是电视的摄影机取而代之,不需要胶卷。
所以,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真的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现在的飞机环绕地球一周,两天,地球变成一家人了。因此,不同族群的文化我们要不要知道?要知道。不同的宗教典籍要不要知道?要知道。你不知道,你就不能跟人往来,就不能沟通;不往来、不沟通就构成矛盾、误会,就发生障碍。所以化解误会、化解冲突,怎么化解?互相学习,统统都明白了,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吗?化解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沟通,就是彼此了解。前几年美国跟伊拉克的冲突,我那个时候还给布希总统写了一封信,我劝他不能用军事解决,一定要用和平谈判。如果他亲自到伊拉克去做几次访问,当面谈谈,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哪有这么多麻烦?所以,互相了解比什么都重要。不但跟现在的人要了解,还得跟古时候,古圣先贤也要沟通,也要了解。竖的我们跟历史沟通,横的跟今天不同的文化族群沟通,世界才有安定和平,人类才有真正的幸福美满。所以对一切圣贤,他只要真正走的是大道,伦理、道德、因果、宗教,大道,我们都要推之如师。
「集具足功德者,敬之如佛」,他要更进一步,真干,真在行,自行化他,这是集具足功德者,我们对他的尊敬跟佛一样。所以我从一九九九年开始,今年是十一、二年了,十二年,我在世界上跟许多宗教往来,我对於他们宗教里面的神我都磕头、都拜,跟拜佛没有两样。别人问我,我说佛的化身;那些宗教问我们释迦牟尼佛,我说释迦牟尼佛是神的化身;伊斯兰教问我,我说那是安拉的化身,他们听了很欢喜。我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确实,他们承认宇宙之间有神,神就是一个真神。佛法里头没有讲神,佛法讲自性,佛法讲法性,法性就是真神。真神没有形相,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它永恒存在,这跟法性讲的一样。所以,我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