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秋雨独酌 人生步步有陷阱 孤舟远上九重天, 心语独奏十二弦。 冷月秋梦鹤唤醒, 壹片冰心落云端。 祖先对我们说:“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 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 我的祖父对我说:“人这一生,可不是顺顺利利地走过来的。” 我对儿子说:“人生步步有陷阱。” 人生处处有鲜花,人生步步有陷阱。孩子成长之路,必满布荆棘,危机四伏。成才者,持刀向前,披荆斩棘。失败者,误入陷阱,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小失足,尚可自救,大陷阱,一生毁矣。玉釜崩裂,不可复得。例如,女童被诱奸;老翁被诈骗;得意为官,白马红缨色彩新,败阵于酒色财气;美貌少女,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失足于坑蒙拐骗。...
竹林中,芦苇下我的家乡在武汉。在那里,我有着一个农村之家。我的奶奶,就居住在那里。 三年级的暑假,我来到奶奶那儿,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清晨,奶奶忙完活儿,率领着我们一群小伙伴,顺着小道,来到河畔的芦苇丛中玩耍。我们蹦蹦跳跳地踏上了用黑色的大石头铺的小道,很快便到了通往湖畔的必经之路——竹林小道。 进入这林荫小道,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那青翠的竹子。它十分笔直而挺拔,有的竹杆浓绿笔直,有的则是浅绿或是新绿,但总是惬意地弯着腰。竹竿上的竹叶也甚是葱郁,大伙说它就像城里人佩戴的翡翠的颜色,翠色欲滴。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好不茂盛。竹子挤在一起,投下一片密密的、浓绿的树阴,筛下一丝丝阳光的碎影。...
第1节许多年以后,已经坐上西辽帝国皇帝宝座的耶律大石回忆起当年他违禁参加科考的事,仍觉惊心动魂。无可否认的是,他的人生之舟也因那次违禁科考被推上峰谷浪尖。 那确实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科举考试。 身穿不太合体的汉族服装的耶律大石迈着有几分踉跄的步子向考场走去时,内心产生一种慷慨赴死的悲壮。他确实在干着一件前人未曾敢干过的事情——违禁科考。按大辽国历律,契丹族人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尤其是契丹贵族,更不允许参加科考。大辽国朝廷的科举考试,似乎只为笼络汉族人心,效仿唐、宋朝廷选拔汉族人才而设立的。 29岁的耶律大石参加这次科举考试,是下定必胜必死决心的。他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在他看来已经风雨飘摇的大辽国命运紧紧捆在一起。...
一,存仁买蜂窝煤这是十年###中,七月中旬的一个早上。今天也是张存仁三十六岁的生日,他是一家大型建设企业的工人。由于长久露天作业,活重,他古铜色脸,颧骨突出,两眼眍娄,两腮塌陷,双手青筋暴露。一米七的个子,人显得干巴。他家四口人,在窗外风道里做饭的是他妻子许风珍,今年三十八岁,一米六高,漫长脸,常人眉目,话语文雅。大姑娘离十五周岁还差四个月,分配到制毡厂学徒。刚上班十来天,昨天是第一个夜班。自从大闺女上班后,每月工资十七元,虽然还没开过支,他俩口子心里似乎觉着少了一分焦虑,添了一分希望。有时他俩又感觉孩子这么小就上班,有些对不起她。二姑娘还没到上学年龄,睡得早也起的早。她妈从炕上起来时,她也就起来玩去了。他家住着两间房,里屋炕上睡着他三个人。外屋一张三根腿的木床,把坏了腿的床角放在墙角,下边支上几块砖,大姑娘就在那张床上睡觉。张存仁刚要从炕上坐起来,许凤珍隔着纱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