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卖女”,在中国历史上到处可见,原因很多,但,总脱不了个“穷”字。老爹赌钱赌瑜了,卖女;自称为了养家餬口,卖女;女儿太多等于是泼出去的大水灾,不如也卖了好。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卖儿子少见,卖女儿倒是在市井中时有耳闻。 但,也轮不到他来卖啊! 他霍老爹虽然穷困,虽然靠着一块田地养家,但也算是清清白白地过活,甚么时候沦落到卖女儿的地步?街坊邻居不笑话他,他自己的老脸也没地方搁! “我不卖!” “卖?谁要卖水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哪叫是卖?卖女,是卖到青楼、卖到边疆、卖到富贵人家当妾当婢女;水宓可不是。她是出嫁,嫁过去了,她就是人家徐大爷的正室,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奶奶,这有什么不好?卖女?说得多难听!”说话的是三十来岁的霍二娘,算不上貌美,一脸的精明相。她的嗓门往往大过无能的霍老爹,因而家里的一切都由她掌管;吃的睡的穿的住的,哪一样...
始康,誉谥名垂千古,皆杨公、园苑之故。公名慎,字用修,别号升阉科甲京首,及第元公,垂名"娑婆",品堪"宗匠"。逆龙鳞,皇怒刑冲,谪滇。公展汉室之文,富异族道。目南华贵,诸族芬以"仁义礼智"亦复公之主绩。公威,声击平原,乃四大部洲,千载芳流。今继古故,欲建堂悼之,为室当具公物,令或四方慎历。有庄君增述,"哲人"耳,毫端颇利,主业湖报文编。甲子初未"望日",实奉县诣,共笔者次晨"走槎"南滇,访杨历。时急,未备多资,随铁车如"那伽"速。沿声不息,出明入暗,时架高悬,间停夹壁。目及窗外,古貌异调,喜煞于或。凡百途皆固。尔际,群客异首出窗,如瓜。各怀所瞥。围道奔营者,多异装,每抚竹俱,中存饮物。发声怪异呼之以客,求币换。晨渡戍临,复次数十。薄暮达西昌境,远瞥群物如虫,中赤色者唯异之,近而细瞥,乃牛羊主彝或是也。面燃青赤,脚体皆煤颜,唯眼白如雪,古色利也,乡银,步复震击铁甲,于腰环处...
寻访“画儿韩”作者:邓友梅 掐指一算,这一带足有三十年没来过。第一监狱门前那“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自新之路”已铺了柏油,“梨园先贤祠”所在地“松柏庵”盖起了大楼,杨小楼的墓地附近办起了学校。往南走有“鹦鹉家”和“香冢”。年轻时甘子千常在那附近写生,至今背得出墓碑上开头几句话:“茫茫愁,浩浩劫;短歌终,明月缺……”现在,他望着这历尽沧桑后的陶然亭湖水,当真有点“茫茫愁”。上哪儿去找“画儿韩”呢?画儿韩是搞四化用得着的人,被挤出文物业几十年了。自己已蜡头不高,生前不把他找回来,死后闭上不眼。 甘子千跟画儿韩的过节儿,是从三十多年前一场恶作剧开的头。甘子千年轻时画工笔人物,有时也临摹一两张古画。有一次看到名画家张大师作的古画仿制品,他一时兴起,用自己存的一张未纸半块古墨,竟仿了一张张择端的画,题作《寒食图》。原是画来好玩的,被一位小报记者看见了。此人名叫那...
序 李靖、红拂、虬髯,世称风尘三侠。事载杜光庭《虬髯客传》,颇为人所乐道。然杜氏恶撰,述一漏百,且多谬误。外子王二,博览群书,竭十年心力方成此篇,所录三侠事,既备且凿。外子为营此篇,寝食俱废。洗裤子换煤气全付脑后,买粮食倒垃圾未挂于心,得暇辄稳坐于案前,吞云吐雾,奋笔疾书。今书已成,余喜史家案头,又添新书,更喜日后家事,彼无遁词,遂成此序。丙寅年夏日,王门胡氏焚香敬撰。 根据史籍记载,大唐卫国公李靖少年无行。隋炀帝下江都那几年,他在洛阳城里,欺行霸市,征收老实市民的保护费。俗话说,奇人自有异相。这位大叔生得身高八尺,膀阔三停,虎背熊腰,鹰鼻大眼,声如熊罴,肌肉发达,有过人之力,头发胡子是黑的,体毛是金黄色。说出话来,共鸣在肚脐眼下面。要是在现代,他就在歌剧院唱男低音啦,也不必在街上当流氓。他的两只眼睛颜色不同,一只绿一只紫。看见这位爷们走过来,路边的小贩马上...
1.没有事实本身,只存在它的传播方式。人们只生活在语言传播的世界中,传播决定了事实真相。语言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对事实真相会起到支配、改变甚至颠覆的作用,人的语言最具有魔力最具有危险性。由于语言对事实的支配性,所以权谋家们看重语言对实现图谋、达成事功的功能。2.谋略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使用谋略的动机和目的显示出谋略在道义上的卑贱崇高来。阴谋诡计应用在日常生活,那是卑鄙小人的伎俩,而如果用在国家大事上,那是枭雄谋士的雄才大略。苏秦与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一样,认为谋略权术是政治科学,与日常道德断然无涉。谋略并非教人奸诈和邪恶,相反,它正是为了战胜邪恶和侵害、为了保证道义的实现而必须运用的智慧和手段。它可使人避免愚蠢和短视,踏上科学、高效率的正道。...
九死未悔者的悲歌:伍子胥案 伍子胥案 一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周朝国都由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迁到雒邑(今河南洛阳),自此,历史上的“东周”正式开始。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朝控制的土地逐渐缩减,各诸侯国势力上升,也不再向周朝朝觐、纳贡,呈现出尾大不掉的局面,周王室威信扫地。尤其是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军征讨郑国失利后,周王室更是没落颓废。各诸侯国抓住时机,着力改革,发展生产,同时又相互攻伐,先后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晋文公春秋五霸。其中,齐、晋、秦等中原诸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以己为尊,称地处偏远的楚、吴、越等国为蛮夷烟瘴之地。但谁也没有想到,不久之后,这三个蛮夷小国浓墨重彩地上演了一幕幕精采绝伦的兴亡大戏,演绎出令人荡气回肠的恩怨情仇和生死悲歌。...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2],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3],得商鞅任之[4]。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5],设告坐之过[6],而禁游宦之民[7]。因秦国地形便利[8],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9]。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10],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11]。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12],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13],灭三代法而尚督责[14],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15]。...
何子有琴[1],三年不张[2]。从其游者戴仲鹖[3],取而绳以弦[4],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5],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6]。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观其黟然黑[7],衺然腐也[8]。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9]。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10]。弦以被音,轸以机弦[]11,徽以比度[12],越以亮节[13]。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14]。故弦取其韧密也[15],轸取其栝圆也[16],徽取其数次也[17],越取其中疏也[18]。今是琴弦之韧疏,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疏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以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诚职[19],而律吕叛度[20]。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21],伯牙按节而临操[22],亦未知其所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