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溯往事慨谈身世 述前朝细叙源流后来入场考试,益觉功令森严,连恭代的字,都不敢写,方以为大清统一中原,余威震俗,千秋万岁,绵延不绝,可以与天同休了。虚写得妙。谁知世运靡常,兴衰无定,内地还称安静,海外的风潮,竟日甚一日。安南缅甸,是中国藩属,被英法两国夺去,且不必说。清朝原是慷慨得很。忽然日本国兴兵犯界,清朝遣将抵御,连战连败,没奈何低首求和,银子给他二百四十兆两,又将东南的台湾省,澎湖群岛,双手捧送,日本国方肯干休。过了两三年,奉天省内的旅顺大连湾,被俄国租占了去,山东省内的胶州湾,被德国租占了去,胶州湾东北的威海卫,被英国租占了去,广东省内的广州湾,被法国租占了去,而且内地的矿山铁路,也被各国占去不少。这便叫作国耻。...
第一卷 佳山之晨第一章 回归公元2015年、七月热带的阳光穿过椰子林的空隙照在了地面上,留下一地斑驳的树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味。不远处的公路上传来阵阵摩托车声,几个摩托车骑士在飞车,毕炜冷眼旁观马路上单车,机车,汽车,三轮车与行人争道,个个为口奔驰,他晓得在这一切背后的夜幕低垂中,则充满了色情场所,黄色的啤酒屋,黑灯咖啡座和女子理发店,当然少不了金碧辉煌的舞厅,夜总会了,这就是今日越南的社会风貌?毕炜开着一辆三菱越野车穿行在这越南中部的小城中,目光并未在车窗外那些穿着白色裙子的女子身上停留,而是不时瞅瞅坐在旁边的越南翻译,觉得这个一边嚼槟榔一边打手机的矮个子很不顺眼。毕炜今年25岁,是中山大学的历史研究生,他研究的课题很偏,他研究古交州历史,古代交州管辖着越南很大一部分土地,所以他对越南古代史也有着很深的研究,两年下来这个青年俊杰在中越历史考古圈子里也闯出了一点名气...
楔子近代百年,是五千年中国文明史中,最不寻常的百年;这百年间,我们经历了最为剧烈的社会变革,参与了最为激烈的思想碰撞;在这百年里,我们承受了空前的耻辱,于此同时,我们感受的是青春,是理想,是献身,是牺牲;百年的沧海桑田,有太多值得我们记述的人和事,本人不才,愿意拿起自己的笔去记录这英雄辈出的年代。孙中山,从1894年11月24日,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算起,他已经为推翻这个腐朽的政权奔波了十四年,从1900年,庚子国变,秘密怂恿李鸿章南方各省独立算起,已经过了八年,从1907年,潮州黄冈、惠州七女湖、安庆和镇南关连续四次起义失败,被迫避祸他乡算起,已经一年有余,而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磨灭这个矮个子书生的意志,42岁的他依然顽强的奔波于世界各国,为他理想中的共和国做着不懈的努力。...
11、魂兮归来 ...初夏的北京,早晚还有点儿凉。凌晨四五点钟的时候,月亮还挂在天边上,萧家大院儿里陆续有人和车辆进出。这天是萧家老爷子的头七,总政老干部局的负责领导一早就带着随行人员来家里慰问,同时告知逝者亲属,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宾告别厅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全都安排妥当。老爷子是五五年的上将,最高职位曾是国防部副部长,离休多年,早已不问世事,可组织上没有因此忘记他。这些天,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领导不知道来了多少,说辞也都大同小异。无非是让家属节哀,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萧老将军为国家做的贡献,若没有这些先辈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哪里有后辈人的江山社稷,组织上一定会尽一切可能处理好老将军的身后事。...
正文序曲 相逢之处十一月卡米耶风暴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猛烈的飓风,或者是最大的旋风,它彻底摧毁了这座钻油平台。凯利边思考边背起压缩空气瓶,准备最后一次潜入墨西哥湾。钻油平台的上部结构已经全毁,四座巨大的脚架也严重受损,扭曲得像一个被巨人族儿童弄坏的玩具。所有可以安全拆除的部件都已被焊解拆除,用吊车移放到作为潜水基地的驳船上面,剩下的只是一个骷髅似的台架。这儿很快就会变成当地钓客的一个乐园。凯利一面这样想着,一面走进汽艇,然后驶入潜水区。小组还有两名潜水员,而他是头儿。路上他们复习了一遍检查程序,同时,一艘救生艇在周围紧张地巡逻,以防止当地渔民接近。渔民此时进入这一海区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在将来的几小时内,在这儿捕鱼可能会一无所获。但是这种事难免会吸引好奇者旁观。...
正文捷报前一 起义前夜正是一年稻谷就要成熟的时候,金灿灿的稻穗沉甸甸地把稻杆儿累的弯了腰。为了这多年少有的好收成,挥汗如雨的农夫们在田里紧张的忙碌着。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了,在湘、鄂、赣间的群山峻岭之间,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在大步行进着,军官们神采奕奕,战士们精神饱满,一名军官骑在大白马上鼓舞着士气:“同志们!士兵们!你们累不累?今天晚上有没有信心赶到上级指定的宿营地?!”“有!”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响亮地回答着。军官对连续几天行军仍然保持着旺盛斗志的部队很满意,骑在马上大手一挥道:“好!同志们!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一起加把劲儿,今天晚上我们一定要赶到上级指定的宿营地点!”说完,军官下了马,和战士们一起徒步向山峰上攀登而去。...
正文(一)“万邪不侵正,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蒋香君把这句话说得义正严词,落地有声,语气中还带着质问,目的是想提醒身边的师父检点些,不要再吐出些如同其长相一样不堪的混话。梁兴对这句如同徒弟的脸一般稚嫩的话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自顾喝一口酒,抹一下嘴巴后混话满口:“妈的,天真黑”——尽管天已大亮。“我操!一群豺狼当道。”——实际上是路上横了几根树枝.……蒋香君心中恼怒不已。前方出现了一道城关。此时正是历史上所称的战国末期,大约是公元前三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春天。当时秦昭王连年开疆扩土,不断并吞周边小国,秦国的国界自然也就随之扩展;前方的城关,就是拓疆后,正在北部边陲新修筑中的边界城墙。远远望去,城墙如长蛇般向两边盘山绕岭伸延无际,城墙上满是如蚂蚁般忙碌劳做的役民。边墙的上空布满了阴云,渐渐走近,便听见役民们的劳动号子声中夹杂着监工军吏的叫骂喝叱声,不时还有皮鞭的响声。...
目录页 下一页“在德不在险”(代前言)吴起事魏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在一本专门讨论军事地理的著作中,对于地理因素在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中的地位,自然会将其单独突现出来,作专门的强调。但这很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地理决定论”的印象,似乎地理因素在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霸王云从龙,风从虎。浓云卷肆天际,入冬以来最盛大的一场风雪在冬至日後吹起,凛冽的狂风吹得很急,恣意在雪原上怒号呼啸,一声接一声的震天战鼓,也重重擂撼著耳鼓。座下的战驹不安地动了动,自鼻中喷出的气息,在抖瑟的寒风中化为浓重的白雾,铁勒拉紧手中的缰绳稳定马势,微眯著黑眸,试图在疾速刮落的雪花中,分辨远处敌方中军属於何人所有。此刻,位在南云隘口南向至高点上,天朝铁骑大军中军人马,在两日前大军元帅铁勒下令开战後,全军就一直备战於此地,并未随著开道的前行军与北武国的人马交战於南云隘口中,反而依照铁勒的命令全军於至高点上待战。隘口中,双方前行军交战正烈,碍於天候,两军很难突破对峙僵势,战况也难有更进一步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