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年代的军人故事:红领章 作者:陈怀国 陶纯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 红领章一 红领章 第一章(1) 一 公元1970年刚一入冬,中原伏牛山区的年轻人就坐不住了,他们日思夜想,就盼着部队的人快点来招兵。那年月,参军入伍是最令人羡慕的事情,谁要是穿上了绿军装,就好比是祖坟上冒了青烟,马上就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觉。参军,是年轻人最美最好的一个大梦,每年一入冬,那些有希望当上兵的年轻人,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就盼着招兵的人来到面前。 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从县里传来消息:征兵工作开始了。 西王村是伏牛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适龄的青年里,赵海民和李胜利今年最有希望。赵海民个子高,相貌好,还是初中毕业生,文化水平高;李胜利文化水平仅次于赵海民,他爹又是生产队长。别人想争,也争不过他俩,因此,村里的其他年轻人只得识趣地让开了。农历十月初十,赵海民和李胜利代表西王村到县上应征。赵海民用架...
作者:傅光明 历史的谜团 导言 这是一个尚属空白的学术题目,介于文史之间,有些跨学科研究的意味,在老舍研究上,也无疑具有拓展研究路径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老舍之死”在某种程度上,缩影着20世纪中国很多知识分子文学创作与生命选择的悲剧宿命。 1966年8月的一天,人们在北京的太平湖发现了一个老者的尸体。他被静静地打捞上来,并在当天火化,然而他的名字却没有随同那疲惫瘦弱的身体一起消失。相反,许多年以后,每逢这位老人的诞辰纪念日或忌日,人们都要将不朽的光环献给他。他的谜一样的“非正常死亡”,早已在不经意间成为历史传说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个曾用笔创造了无数鲜活生命,又给无数生命带来愉快的老人会孤独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ω^)↗- 第一章 你要相信,当你认为事情已经够糟了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现原来事情还可以更糟。 当我一大早被要债的人吵醒,然后马上跑到爹的房间想要质问他时,我这么想着,因为空空如也的房里只留下了一纸潦草的留言。 给小舞为父知道自己千不该万不该,明明已经对你发誓决不再赌,但是还是不可挽回地犯下了过错!我知道我已经没脸见你,也没脸面对韩家的列祖列宗,现在只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一死了之!别来找我了,保重。 父绝笔“小姐,完了完了,要债的要冲进来了!老爷呢?”门被猛地推开,来人是韩俯唯一的丫鬟,小翠。可怜的孩子,偏偏摊上了我们韩家,我也忍不住要为她掬一把同情的泪了。...
目录 1)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1966年2.2到2.20) 2) 江青给林彪的一封信 1966.3.19 3) 江青陈伯达在北京大学的讲话 1966.7.22 4) 江青陈伯达在北京大学的讲话 1966.7.23 5) 陈伯达康生江青等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讲话 1966.7.24 6) 康生江青在北京大学全校辩论会上的讲话 1966.7.25 7) 江青戚本禹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会见学生代表时的谈话 1966.7.26 8) 中央首长在北京大学的讲话 1966.7.26 9) 康生江青陈伯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 1966.7.27 10) 江青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的讲话 1966.7.28...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主编:崔长琦 副主编:宋有杰、袁静伟上 篇横空出世——气球、飞艇、飞机及航空兵的诞生 人类自从脱离动物直立行走、产生思维后,幻想与追求也随之而生。正是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与追求,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祖先的知识积累有时虽然还不是以使他们自觉地产生出神奇的发明,但他们一直善于从对自然界的模仿中寻找灵感。气球、飞艇、飞机的诞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历尽沧桑 气球终升空 1783年9月19日,法国巴黎,凡尔赛广场。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众多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冒着初秋的酷热端坐在广场观礼台上。广场四周挤满了10多万神采飞扬的巴黎市民。今天,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人类历史上首次热气球搭载"乘客"飞行。从产生飞行的遐想到初步实现这一理想,人类经历了多少坎坷与曲折!这一历程是多么艰苦而漫长啊!...
“这些玩意到底要做些什么?”二副俯看着甲板说道。 “好像是要当作一座庙宇的大粱。我想应该是座小庙宇。”大副说道。“那些浪头不知道会变得多高?” “我希望我们能减缓速度,皮特。” “我已经跟舰长提过两次了。他说他得赶上行程。” “那么将这一点告诉这个该死的海洋啊。” “我倒还没试过这一点。你要叫谁去讲呢?” 负责值更的二副嗤之以鼻。大副——这艘船的第二把交椅——在舰桥上注意这一切。事实上这应该是舰长的工作,但拥有全舰大权的人正在床上熟睡着。 乔治·麦克瑞迪号正冲过三十尺高的海浪,试图维持在时速二十节,然而即使主机已经开到最高的巡航马力,依然无法维持在这个速度。此时天空一片阴霾,只有几个空隙让满月的光照到海面上。这个暴风圈事实上已经开始解体,但风速依然维持在六十节。而海面波涛凶涌的程度依旧增加了少许。这是一股标准的北太平洋暴风,这两名船员心里都有数...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原著:佚名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的华夏部落联盟。 ① 进入传说中的大禹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豫西嵩山附近的颍河上游伊洛河流域和黄河北岸的古济水流域,晋西南也是其重要统治区。现在一般认为代表夏文化的二里头类型文化的遗址,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上两个地区。文献记载中的禹都阳城,很可能就是近年在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王城岗发现的古城址。以后所都的斟寻、阳翟也都在这一带。夏朝东面疆土还扩展到了豫东黄河下游地区,夏朝后期都城斟灌、帝丘、老丘、西河等都在这一地...
zjwuye/- 《蒙古帝国》传奇历史之一: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序 成吉思汗后裔再现《蒙古帝国》 身为成吉思汗的第36代长孙女,因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脉相承,包丽英从小就痴迷于祖先的丰功伟绩。在她就读北京大学期间,即开始投入“蒙古帝国”的创作。工作后更是多方收集历史资料,四处考察古代遗迹,力图用成吉思汗后裔的独特目光,还原祖先以及那段尘封的历史。包丽英说,在她的眼中,那些他人笔下只懂征服和杀戮的决不是她和蒙古民族的祖先,在她耳濡目染的记忆,以及她毕生所搜索到的史料中,他们是重情重义、善良纯朴、光明磊落的人物。因此,作为后裔的她被一种责任感驱使去完成这部创作。因此,这些刚毅、强悍、甚至野蛮的蒙古英雄,在她的笔下展现出了内敛、温情、智慧的一面,让人读来颇有新意,也对那个时代和人物有了些许改观。...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拨、苍劲。这座黄帝陵汉朝时就已存在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黄帝葬于桥山”。凡是中华儿女,都把黄帝当成自己的祖先,比如鲁迅先生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我国人民纷纷来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到大陆,差不多也都要到这里来寻根,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敬意。人们都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
复兴方略 作者:roger内容简介 原名《羽翼华夏》 历史在2005年3月偏离了一点, 华夏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第一部 梦幻人生 前言 公元2021年9月2日。 北京,军事科技大学A-7教学15-1教室。 明亮的教室里面人头攒动,不少人正在交头接耳,有坐姿端正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军人;有左顾右盼,看者就是知道是高中才毕业的新生;有白皮肤褐眼珠的,明显是中亚人的;有肤色稍深象是亚洲南方人的学生;还有些头发斑白兴奋不已的老教授? 本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完全可以在家用远程传输来接受教育,但是,因为今天是可以写入学校历史的一个时刻。传说中的当代中国主要军事谋划人——被无数美国人咬牙切齿咒骂为“恶狐”的陆军上将张羽作为总教官给“高新科技院”2021级新生做《高新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在国家复兴历程中的作用》的演讲,不少高年级和其他学院的学生和教师也来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