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在二十年之后(一) 邂逅毅的那次,在火车上,我去北京。 晚上八点半,从省城上车,座位号89,靠窗子边上。 而我每次出门带的总是《红楼梦》,已经读过不知多少遍了,每次读它只是随手翻到哪就从哪读。在我的潜意识里,中国的文学除了曹雪芹,也就只剩一个鲁迅。也许会有很多的古之圣贤们听到我如是说,会从天国里跳到我面前来责骂我的。 对面坐下来一人,我没有抬头看,依旧把眼睛放在书上,其实一个字也没进到眼里。 火车慢慢地启动,随着轰轰隆隆的响声,车子飞驰起来,车轮有节奏地与大地一起发出颤动。 我把眼睛从书上移动开来,脸向窗外,车窗外灯光下的一切迅速地从眼前经过,向后很快地离开了视线,渐渐地消失在远处。...
1.妈妈的家族该怎么说呢,心情好是烦乱,妈妈又生病了。那晚大概是凌晨2点多了,我又渴又烦,便来到厨房给自己倒杯茶,很诧异妈妈房间的灯怎么还亮着,可房里却没什么动静,我有些担心便蹑手蹑脚地过去看个究竟;进屋一看,老天!妈妈摔坐在地上,看上去精疲力竭,周遭凌乱不堪,我忙过去使出吃奶的劲儿抱扶起她,也不知是怎么把她弄到了床上;然后我一边收拾一边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想去卫生间腿一软就摔倒了,糟糕是摔倒后却起不来,在地上足足挣扎了一个多钟头。我好郁闷又好心疼,急急地问她为什么不喊一声,她说怕我睡了又关着门,喊了也不一定听得见。 收拾停当帮妈妈睡下,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心里愈发凄惶,岁月不饶人啊,可还是不能接受我妈妈那样健壮的人现在也会这般虚弱,真的已是风烛残年了吗?我讨厌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字眼——风烛残年、油尽灯残……可是这些字眼又是那么贴切,那一晚空前的恐怖向我袭来,我好害怕油...
一那是一九九六年。 十点钟的时候,刺耳的电话铃声将我从罗伯特•金凯和弗朗西斯卡的缠绵中拉到了现实。是游新民局长的电话,他的语气非常着急,什么原因,什么事由也没讲,只是要我马上赶到青龙山魔芋厂去,越快越好。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的事情,匆匆忙忙叫上在值班室里看电视的张明金,一道往青龙山赶。电视里不知演的什么精彩节目,竟将张明金的魂儿给勾住了,我叫他马上出发,明显感觉到他十万分地不满意。这不,即使现在已经坐在车上了,他的嘴里仍叽叽咕咕地不知嘟囔着些什么。张明金是局里的一个另类,除了看电视、喝酒以外,几乎没甚爱好。这家伙与游局长是同一天从部队复员到县公安局工作的,到现在仍是一个普通民警,这一结果完全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得过且过,与事无争,领导吩咐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主动揽事情。所以,不客气地说,在局子里,他真算得上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故里童年家在云南一个小盆地里,当然于初中地理课上学到“盆地”这个词之前我并没感觉过这土地是盆的形状。 盆地中心是个慵懒的小镇,歪歪斜斜的街道坑洼泥泞,街道两旁的小商店一如即往地维持着同一个模样,十多年来似乎从未打算做出半点改变。镇子中心的十字路口有家新华书店,在我有记忆时它就站在那了。初中时常会去书店走动走动,却从未从中购得一书,店中的书和这个小镇一样,固执陈腐。如今店顶漆红的店牌已在风雨中退了颜色,每天依旧会有三两放学的学生于回家的路上习惯性地进店转一圈,这或是小镇上唯一有点文化气氛的地方了。每到周三赶集的日子,四下的人们便都收拾打扮一番赶到镇上来。于是本就不宽敞的街道上黑压压晃动起了无数的人头。卖毛衣、铁锄铁锹、鼠药等各色杂货的小摊贩们便拉开了嗓子眼儿要喝起来。道旁的空地上则有人搭了棚摆了桌卖米线、烤洋芋、烤豆腐。更有远处山上的苗人,于天还尽黑时就起来,用...
目录一、 多灾多难的小镇少年 二、 流着泪踏入影坛 三、 发现高仓健 四、 那些闪耀在他生命的女人 五、 面具后面的高仓健 六、 女明星眼中的高仓健 七、 高仓健的内心独白 八、 高仓健又来到了中国 九、 高仓健电影年表 . 想看书来序言冷峻的眼神、温雅的微笑、棱角分明的脸、高大宽厚的背影,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位来自异国的男人是中国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时尚符号,也是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所无法害割舍的影像记忆。 《追捕》、《兆治酒家》、《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海峡》……他在这一系列影片中塑造出冷峻刚毅而又活灵活现的男子汉形象。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这个海外巨星闯入了很多中国少女的青春梦境,激起了观众们对一位海外巨星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爱恋,甚至掀起了找寻男子汉的热潮,改写了整个时代对于男性的审美标准。这个名字,让无数中国观众至今仍然难以忘怀,他...
长空孤雁夕阳西下,一只孤雁的翅膀缓缓掠过天边那落日的余晖,使人又想起王勃的名句:“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只可惜,这座即将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的南国都市,到处是人声喧嚣、乌烟瘴气,何处是孤雁的栖息之所?孤雁,经过许多的朝与彩云共舞,日与长空比拼,暮与落霞齐飞,翅膀也许疲倦困乏了。缓缓地扇动,徐徐地滑落,心中一定焦躁不安:搏击万里长空,飞越万里河山,孤身一雁,历尽艰险,远离了北方的草枯叶黄与即将的冰天雪地,好不容易来到这四季如春的岭南大地,却只有落霞可齐飞,难觅供栖息寻食的长天秋水,如何是好? 孤雁,悔不该当初经回雁峰时不听同伴的劝告,视那里的林密竹茂、河湾清静而不见,执意要继续南飞,总以为更前去会是阳光更灿烂、水草更丰茂、鱼蚌更肥美的桃源胜地。如今如何?如果是雁中的诗人,该也触景伤情,脱口而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你是高跟族吗?Shoeaholic’s Diary 1 高跟族日记1 “高跟鞋能够改变女人!” 世界知名高跟鞋设计师莫罗·伯拉尼克(Manolo Blahnik)曾这样说过。但是,仅凭一双鞋,真的就能改变一个女人吗? 如果你能理解同一件衣服会因高跟鞋的映衬而更具魅力,如果你知道高跟鞋是轻松转换心情的魔法咒语,如果高跟鞋曾经为你鼓起创造崭新生活的勇气。那么,你一定会欣然同意,并告诉人们:“是的,高跟鞋能够改变女人! ” 作为告别纯真的少女时代、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女性,作为在著名时尚杂志社工作了8年之久的资深编辑,我的回答也是:Yes!莫罗·伯拉尼克的这句话,不仅流露出了他对高跟鞋的热情和执著,而且简单明了地揭示出了高跟鞋和女人之间那种惊人而又微妙的关系。他所要表达的,并不是只有穿漂亮高跟鞋的女人才有魅力,也不是说高跟鞋就决定 了一个女人的品位。我想,这句话真正的内涵在于:从少女时期对高跟鞋产生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