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相话伊尹千古一相话伊尹 郭向阳/文 名相原是弃儿身 伊尹,名挚,号阿衡,夏周时代有莘国(今河南省栾川县)人,中国古代有名的治世良相,史称元圣,因其生于伊水上游,官职为尹,史称其为伊尹。 伊尹是生于伊洛大地,长于伊洛大地,业绩非凡,千古流芳的治世名相,大商王朝的开国元勋;然而他的身世,却是十分悲凉的。《吕氏春秋。本味》等典籍里记载一个关于他出生情况的离奇荒诞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莘国有个采桑女子在一次采桑时,从一棵空心桑树的树洞里面发现了一个婴儿,即把他献给了国王,国王让他的厨师抚养这个孩子,同时,派人调查这个孩子的来历。结果,得到者的汇报:“这个孩子的母亲,居住在伊河上游(即今河南省栾川县境内,伊河发源于栾川县陶湾镇,全长270里,上游在栾川县境内),怀有着孩子时,曾经有一天夜里梦见一位神仙告诉她:‘看到石臼出水时,赶快往东一直跑,千万不要回头看。...
洪晃简介洪晃,女,1961年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就读于北京红日小学(史家胡同小学); 1970-1973年 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1973-1977年 公派赴美国纽约Little Red School House读中学及高中; 1977-1980年 学成归国,次年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当英语播音员; 1980-1984年 再次留学美国,就读纽约瓦瑟学院(Vassar College)国际政治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1986年 在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纽约总部实习,后任美国Kamskip公司客户经理,兼做中国商务咨询; 1986-1996年 德国金属公司驻华首席代表; 1996-2000年 标准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法人代表陈晓鲁,总经理罗原);...
1(1) 与金莲的事将来能不能成,一下子变得虚无缥缈起来。老苏一边把手伸进簇新的军用挎包,使劲捏了捏那双鞋垫;一边伸长脖子,向车站广场南端的土路上张望。 鞋垫是昨天黄昏时分,在村头的杨树林,金莲亲手送给他的。鞋垫很厚,比娘平日里做的要厚上一倍,而且摸起来麻麻点点的。暗红色的布面,外圈一道闪亮的黑边,正中位置,也就是脚心的位置,绣着两只活灵活现的鸳鸯,金黄色的躯体,红线点缀的眼睛眉目传情。那是金莲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躲在屋里一针一线赶制出来的。 金莲涨红着脸,从杨树林那头匆匆跑过来,瞧瞧四下无人,才从裤兜里掏出鞋垫,用力塞到老苏手里,神情复杂地说了声:“明天去县里送你。”又慌慌张张地离去了。...
葱样童年春天的时候,总是不忘买一把葱回家。再炸上一碗肉酱,还有小黄瓜、生菜,吃起来会贼拉的香。 南方人总觉得这样吃野蛮,却不知从小长在北方的人对葱有特殊的感情。我的童年大部分的所谓零食就是跟葱有关。 春天的小葱特别的绿,还有一丝丝的甜,到了夏天,葱的叶子变粗了,中间往往会出现各“葱妈妈”,那是做种籽用的。 葱是很好的调味品,在那个食物缺乏的年代,一把小葱,一点大酱,让每个北方男人虎背熊腰,女人张扬乐观。 记得是五、六岁的时候,和妈妈去地里挖野菜,然后便经过了生产队种的一片绿油油的葱地,这是属于公有的,不允许私人采摘。可我望着这绿地就是不想动地方。妈妈弯下腰,拔了几根,偷偷放在了菜筐的最里面。...
鼠窝 (1)(安须如是说)我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不懂得人生的时候,觉的一切都很好奇。当我23岁的时候,突然感到自己明白了人生,觉得也不过如此。 一直觉得我是在艰难困苦中长大的孩子,是最需要大家关爱、心疼的人。特别是父母外出的时候,我就利用自己的天赋做很多好吃的好喝的给自己。譬如:煎个鸡蛋,炸条小鱼,做个甜汤,煮点青豆花生,烤点红薯片啊什么的。我妈一回来就问我是不是有偷嘴吃了,我就开始哭。我说:“谁都不在家,我安慰一下自己都不行?没有人关心我,心疼我……还不准……我就炸了条小鱼嘛…..还没有做其他的呢…..”然后我妈就搂着我把额头贴过来亲昵地说:“哎哟,我可怜的孩儿,来来---妈给你做好吃的。”那时我才6岁。...
自序 说起来,各个大学里都已经有了这样的课程,我为什么要另开一门呢?理由是,一般大学里的这类课程,都力求规范化、均质化、平衡化,而我们的课程恰恰是想突破这一切,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这样一探讨,就牵涉到一系列文化理念,因此所有的课程似乎又变成了一门“文化哲学”。 这种探讨,还需要测试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已有记忆。这不仅仅是在测试大学生,也是在测试中国文化,看看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占据了后代的心。为此,我们的课程就要花费时间进行一次次问卷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话题。 所有的话题都是我设计的。我故意把中国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因为我认为它们是全部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我故意在某几个古人身边反复流连,因为我认为他们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魂魄所在,至今还活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我又故意在某些漫长的历史走廊里快步走过,因为我认为那里的故事...
1993年10月13日1993年10月13日星期三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读了两篇作文,以此我摘录了一两句好句子(即心里话) 爸爸妈妈在地里辛勤的劳动,早上做饭,晚上又要做家务,他们年年如此,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为我们操劳,如此默默无闻地干着。 我们坐在教室里好好学习,开心地玩和他们的辛勤是无不关系的,我们的学费和每天可口的饭菜都是他们颗颗汗珠换来的这一页页地收获。 这些都充分表明爸妈不但辛苦而伟大,我们学习时应该多想想它来激励自己,反省……1993年10月15日1993年10月15日 世界上有着无穷无尽的名言与谚语,但我唯独喜欢这句,也不知是名言还是谚语的话:“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备注:我写的-初一时的幼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