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 弗诺·文奇声明:重建科幻文学的传统《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 阿来前些日子,有报纸记者采访,谈科幻出版问题。出版界的人有兴趣谈,媒体也有兴趣推波助澜,这说明,科幻作为一种出版资源,至少已经开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是好事情。其间,记者转述一个观点:中国科幻出版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文学中向来缺少幻想的传统。这说法让人吃惊不小。一种以武断与无知让人吃惊的说法。关于中国文学,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有没有幻想传统,而是我们为何丢掉了这一传统,今天又该如何来接续并光大这个传统。从任何一本简明至极的文学史中,都会出现富于幻想性的作品的名字:《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和《镜花缘》等。甚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一部充满了奇丽幻想的伟大作品。只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宽阔河床上浩荡的水流一下被紧紧收束进高高的堤坝之中,众多的支流消失了,这条...
作者:凌玄间【由文】第一章 不该存在的编号长空阴霾,能见度很低。天空被一片灰紫色的云笼罩,显得阴冷而诡异。灰紫色的云层里有蓝白色的闪电流不停的跳动,犹如跌宕波涛,流转不息。从半空俯瞰地面,隐隐绰绰幽深未知。这种天气里在这个区域的地面上,会有一些几米高、树状的巨大孢子类植物不断吸纳空中的气雾结出一个个硕大气囊,气囊不住膨胀最终破裂,气囊里会喷出墨褐色包含毒素的“雾”,来“吞噬”着周围的一切。MX2745年,世纪核战之后,移民月球第五十五年。“呼呼……”一架“长尾巨蜥”运输机掠过天空,两侧翅膀的发动机喷口吹出的呼啸气流将含有毒素的阴云吹散。“长尾巨蜥”的尾部舱门打开着,可以清楚地看到舱内铺设的弹射滑轨。事实上,作为重型垂直起降的空天运输机,“长尾巨蜥”有效荷载75000㎏,能投送至少五辆伞兵战车和1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现在,这条庞大的“运输鲸鱼”腹内,却只有孤零零的十几个人和滑...
作者:倪匡【楔子&简介】“木炭”这个故事,由于在台湾报上连载,和“头发”被改名为“无名发”一样,被改名为“黑灵魂”,这次删订校正,自然也把它改还原名,因为整个故事,都环绕木炭发生,正名之后,可以在一个看来十分普通的书名之下,看到一个看来十分普通的幻想故事,自然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这个故事,是卫斯理幻想故事之中,第一个直接承认了灵魂存在的故事。不对灵魂存在的现象作似是而非、根本无法解释的所谓“科学解释”,而直截了当,承认人的生命之中,有灵魂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在人的肉体死亡之后,以不可知的方式存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以后,有许多故事,都以此为基础发展,和在这个基础上,用各种不同的设想,构成故事,假设灵魂的存在情形。...
作者:[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前传1 基地前奏序当“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突然爆发,当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星摩天大楼轰然倒下,本·拉登所领导的“基地”组织成了世界各媒体的高频词。一九八八年,本·拉登在美国的帮助下,在阿富汗建立了“AL QAEDA”组织。这一组织音译为“阿尔·卡达”,意即“基地”,现在通常被称为“基地”组织。这个“基地”组织如同它的名字所表达的那样,当时是用来训练与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义勇军的。这些来自国外的义勇军,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本·拉登成了“基地”组织的首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基地”帮助本·拉登训练阿富汗义勇军。当美国取代了苏联,阿富汗成了美国的附庸,在本·拉登的领导下,“基地”组织向美围展开“圣战”。本·拉登用当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教他的“本领”,对美国展开恐怖袭击。...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第一章 飞走的暗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关于这个东西的出现,许多航海日志所记下的事实(如这个东西或这个生物的形状,在它运动时的难以估计的速度,它转移的惊人力量,它那种像是天生的特殊本领等等),大致是相同的。如果这东西是鲸鱼类动物,那么它的体积:是大大超过了生物学家曾经加以分类的鲸鱼。居维埃·拉色别德①、杜梅里②、卡特法日③,这些生物学家一一除非看见过,也就是说,除非这些科学家本人的眼...
作者:老聊2008同一个梦( 原名金梦) 第一章 降生 在A城市,一条街里有个院,不算大,但院子内非常干净,院中有一个5米长,4米宽长方型的水泥花台,花台四周有10厘米宽的边,那是一个盆景的盆,盆中栽有一颗水松,一条条的树枝,上附着青翠的绿叶向四周申展开,把这个院落称托得非常幽雅,本来盆中还有各种花,只因冬天花尚未开放,现在上面覆盖着一层白皑皑的雪,别有一翻景致,靠近房子还有个水龙头,这是公用的,龙头下有个小水池,冲冲脚、洗洗拖把什麽的。除此外,整个院子非常干净,也没有什麽杂物堆放。这里住着四户人家:李浩是搞电脑的,三十来岁,个子不高,也就一米七左右,但人很精神,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家中就两小口,妻子正怀胎十个月,快要临产了;王杰是饮食店的工人,一个非常实在的人,家中有妻子和一个八岁的儿子;夏雨是公务员,独身一人;陈员俩口都是铁路职工,家有六十多岁的老母和一个...
作者:xushixian【】第一章 世界气候大会2078年01月07日,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就是三年前的这一天,太平洋岛国马尔代夫从地球陆地上消失,它成为地球上第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国家,日本东京的冬季天气显得格外湿热,室外地面的气温已达到45℃,有人做了一个试验,一个生鸡蛋随便放在东京室外任何一处的水泥地上不到一分钟,生鸡蛋就可以煮熟吃了,这要是在七十年前,那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可是现在只是一件非常普通事情。2011年01月07日,也就是七十年前今天,当时日本东京气温只有零下15度,室外的积雪厚度最深处可达到4.5米,在当时成为三十年来最冷的冬季,由于寒冷天气,在当时日本就冻死了63人,全世界在当年共冻死300多人,在那时的人们就想,难道又一个冰河时代又到来了。...
作者:卢汉文第一章 最后一个安全基地的覆没第一集西阿尔卑斯水平状的平卧褶皱山体,始于1.8亿年前北大西洋扩张,一些巨大的岩体被自然之暴力掀起移动几十公里后,覆盖到其他岩体之上,扭曲成型。山体由结晶岩组成的勃朗峰无疑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耀眼的明珠,它地势高耸,白雪皑皑,冰川发育,风光旖旎。自然美景,更有人添奇丽。穿山而过的法意隧道,成为巴黎到罗马通道上最美丽的一条缎带。尽管山势险峻,积雪无边,勇敢无畏的登山者借着圣摩那多探路狗,和齐整牢固的滑雪器具,总能在雪地里来去自如,飘逸如飞。他们也能够观察到身体肥胖的雌雪蛾匍伏在山毛榉光溜溜的树干上产卵。这些如患了富贵症的雌雪蛾,它们没有翅膀,所幸的是没有,如果它们有的话,早就被凛冽的大风吹走了,它们也许根本找不到能让它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繁殖的地方。山中焚风袭来的时候,气温骤升,冰雪融化,雪崩岩裂。那时或许是雪蛾的灾难日。雌雪蛾...
作者:王晋康【由文】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土豆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