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女秘书的遗著 中译本前言 尽管施罗德自称是不关心政治的人,说她的笔记只是记录了在一些场合的所见所闻;然而这些见闻有时却涉及希特勒争霸世界的某些战略和策略。例如,书中一再提到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书中写道:“与英国结盟是解决世界政治问题最理想的办法,这是他(希特勒)始终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他认为,英国舰队与德国军队联合起来足以为世界政治奠定新的基础。”正是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希特勒放弃了在敦刻尔克追击英军的机会,书中叙述希特勒对此的想法说:“军队是大英帝国的支柱。如果我们打败了来犯的军队,大英帝国就将崩溃。鉴于我们不愿意也不可能继承它的遗产,所以我们不得不饶了它。”书中也一再谈到希特勒对苏联的态度,说希特勒只要提到布尔什维主义,就火冒三丈,说什么“布尔什维主义对欧洲将意味着极大的危险,认为如果他再观望一年(指侵苏战争),那就太晚了。”书中还叙述了希特勒...
作者:刘猛 第一章 第1节:第一章(1) 〖BT1〗第一章 〖BT2〗1 韩光眼里的世界,就是一个十字分割的世界。 这个世界的一切似乎都距离他很遥远,因为按照刻度线的距离显示,都在100米以外;但是似乎又距离他很接近,因为甚至连人脸上的眉毛都清晰可辨。 只是这个眼里的世界是无声的。 韩光能听到的,只有自己均匀的呼吸声。 他潜伏在这个旧版家属楼的楼顶,已经两个多小时了。这两个小时的骄阳,让他全棉质地的黑色特警战斗服浸透了汗水,他却还没有任何脱水的迹象。像他这样资深的狙击手,这样蹲守静待时机是家常便饭。虽然他还不得不时常从嘴里叼着的水袋管子吸取含有大量维生素的纯净水,但是更多的是靠自身超出常人的体能和忍耐力,在热带的骄阳下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识。?...
潜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简历文/吴思吴思,男,1957年5月生于北京。出生时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杂志编辑。1968年随母亲去河北省文安县商业部五七干校下放劳动,和农民的孩子一起读书、种地、放羊、捉蚂蚱、游泳,后来,在老师的带领下,下放干部的孩子们一起打夯、盖房、刷墻,平地建起了一所小学,一边读书一边种菜。这段经历大约有两年。1971年初在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读书。当时家住父亲工作的军队大院,很受所谓“大院文化”的熏陶。这是一种与北京平民格格不入的文化心态,自命不凡,喜欢议论军事和政治,但又不那么正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大体是一个好学生,多数时间都在当班干部。中学期间,我属于激进分子,很“左”。...
戴宏 陈胜利 著楔子 一辆黑色奥迪轿车穿过富有热带风光的椰林公路,行至挂着“金澜市监狱”牌子的铁门前停下。车门打开,身着少将警服的于海鹰从车上下来,他把警服脱下来交给司机,大步流星地向犯人接见室走去。 于海鹰长得虎背熊腰,双眼炯炯有神,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昨天,他接到了调往西部反恐部队任职的命令,今天特意来向他的生死兄弟陆涛辞行。 陆涛和于海鹰从小一块在军营里长大,两家是世交。父辈都曾是解放新中国的战斗英雄。所不同的是,于海鹰的父亲是解放前夕从国民党率部起义的英雄,当时的牵线人正是陆涛的父亲。陆涛的父亲是杀了地主投奔的八路军,所以根正苗红。就因为这一点区别,文革时期,于海鹰的父亲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不久,于海鹰的父母双双离开人世。陆涛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于海鹰,把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
真实的川岛芳子 作者:友子编著 简介及目录 内容简介 1906年,清廷大势已去之时,她出生在肃亲王府里,排行十四,取名爱新觉罗·显叇。1912年清亡,她被送给日人川岛浪速做养女,养父为她起字“东珍”。1912年以后,她有了一个为人熟知的日本名字——川岛芳子。 从皇家名号到日本名字,她名不副实:显叇,她光显不了清朝已经倾倒的门楣;东珍,日本未将他当做东洋珍客来对待;川岛芳子,被人熟知为人猜疑的日本名字背后,却是一个中国人。 早非日本人,却替日人做了许多日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在“皇姑屯事件”中攻克关键难题,成功炸死张作霖;在上海兴风作浪,最终扇起“一·二八事变”;成功将婉容偷运到大连,协助伪满洲国建立。……她被日本军部称为“可抵一个精锐的装甲师团”。她迷失于赞美之中,成为日人屠杀中国人的一把军刀,日本“战争机器”的最佳润滑油……...
失去的胜利 作者:曼施坦因 前言 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 曼施坦因一生事业中有一个特点,就是至少在德国以外,他最出名的事迹却是发生在他还是一个相当低级将领的时候,而且他也并未作实际的参加。因为造成他大名的主因,是他对于1940年德军攻势计划设计( 或者应说是改造) 时所发挥的影响作用。这个计划终于突破了西线,使法国沦亡,产生了其一切远大的后果。这个新计划于是就被称为“曼施坦因计划”(Manstein Plan) ,其要点即为采取期待性最小的作战线,透过遍布森林的阿登(Ardennes)山地作决定性...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第一卷 夺宫 第一章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家、一窝窝在城墙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竟有长住下来的意思。好在自李闯王兵败以后,北京城内屡遭兵乱,人口十去五六。东直门内外瓦砾遍地,有的是空闲地方,不然真要人满为患了。这些人大都操关东口音,也有不少像是直隶、山东、河南一带的人,他们披着褴褛的棉袄,腰间勒根草绳,端着破碗向人们讨饭。...
1999年5月9日的清晨,三个驾驶驳船的“毛矿工”在巴西米纳斯热拉斯省的阿贝特河的上游下锚开工,他们从浑浊的河流中把泥沙吸了上来。所谓的“毛矿工”其实就是在小型钻矿工作的工人,每个毛矿工工作的领域便是一个“毛坯矿”。那一天是星期天,本来是休息的日子,但是那段时间收获甚微,矿工们又需要赚钱养家,于是他们就发动了驳船的引擎,从营地出发,缓缓地逆流而上,在一座浮桥的边上停靠了下来,并把船只顺着水流一字排开。一顶简陋的粗布雨篷为他们遮住了火辣辣的阳光。矿工们从河床里吸上一立方码的沉积物,淘净秽物,便开始把剩下的沙砾过筛。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们一直没有停歇,也没有什么收获,就在这时,一颗细长的钻石在筛子上赫然显身。粗看上去,它算是个三角体,最长的那一边大概有一英寸半。那个负责过筛的毛矿工赶紧又是召唤又是挥手地让工友们停住了矿泵。他把那块钻石在河水中涤荡,用手指抹去了表面的污泥,又...
杨显惠,1946年出生于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天津。 1965年由兰州二中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安西县小宛农场。1971年入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1975年在甘肃省农垦局酒泉农垦中学做教师。1981年调往河北省大清河盐场工作。1988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至今。正文:父亲:12007-05-11 01:05 今天是我重返饮马农场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去小宛农场。 我是1965年到河西走廊西端的小宛农场上山下乡的,在老四连当农工。那是1970年吧,我们的连长调至饮马农场的商店当主任,他把我也调过去了,在饮马农场的商店当售货员。 由于是最后一天的滞留,吃过晚饭之后,我特别地在场部走了又走,又一次看了知青回城之后,留下来的农工们第二次创业建立起来的啤酒花颗粒加工厂和麦芽厂。直到夜色四合,我才回到招待所。我刚推开招待所接待室的大门,有个人忽地从沙发上站起来了,喊了声梁会计。我知道他是在叫我,且口音有点...
毛志成说长论短 不讳地说,自从有了马列主义并逐渐在中国开始传播之后,某些中国人对两个有严格定义的名词概念——一是“无产阶级”,一是“无产阶级解放”,在解义上大都倾向于粗疏,近乎习惯地进行了俗解。亦即:将具有鲜明大工业生产者属性的“无产阶级”,泛泛注解为“穷人”;将具有生产力革命、生产关系革命深刻内涵的“无产阶级解放”,随意浅化为“穷人翻身”。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和理论上的草率,表层的轰轰烈烈、暴风雨式的社会运动,就很难回避地潜存了内在的和久远的不幸。 当“穷人”、“穷人翻身”一开始只具有泛泛的被压迫者属性,并投身于粗疏的“彻底砸烂旧世界”运动时,释放出的“改天换地”能量无疑是空前壮烈的。然而,当这种“壮烈”失去了理性的梳理和序化——或曰拒绝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的提高和升华时,只任凭“穷人翻身”一味做惯性运动,“穷人万岁”便足可以把正常世界搞得更加荒芜,也更加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