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世当皇帝》作者:就是这样2012文案: 刘鎏,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醉酒后触碰高压线而穿越来到异世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太子殿下,在这个与原来的世界完全不同又完全相同的世界里,刘鎏一步步地踏上了他自己的道路...冒泡更新时间2014522 13:26:56 字数:5 刷一下存在起点与终点更新时间2014612 21:46:45 字数:1608 至真正的读者文:回想往事,当年在起点这个地方,我在电脑上打出了第一个字起,就已经走上了一条玩世不恭的不归路。残酷的现实原因,让第一本文走走停停,最后匆匆结束。不到其他作者一个尾数的字数,我现在回看时都觉得幼稚无比的小白文笔,基本上看过的人都不想再看了。...
书名:三国征服者作者:夜九星文案:乱世起烽尘,男儿当称雄,这是属于强者的三国时代。国色生美人,倾国又倾城,这是属于三国的风流时代。那一年,张扬来了。穿越为一介布衣少年,却彪悍而起,横枪跃马,手持杀人剑,身伴美娇娘,开始了一段热血激昂的争霸之路。三国征服,金戈铁马;兵锋所指,英雄埋骨。颤抖吧!三国!卷一 龙腾常山☆、第一章 穿越东汉夕阳西下,散发着最后的金色光辉,只见在一间已经破损不堪的茅草屋中挤着同样衣着破落的人群,他们满脸都是一副悲伤的神态,有几个人还偷偷低下头擦拭泪水。其中一个十四五岁穿着麻布衣裙子的美貌少女跪在床边不断抚拍着床上躺着的一个少年的胸膛哭泣道“阿兄啊,你快醒醒啊,不要丢下婉儿……”,她的惊艳的相貌,让人觉得与周围破落的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好像是跌落凡尘的美丽仙女。...
《明末极品无赖》第一章 我是无赖我怕谁“哎,天九——开啦——”身穿赭色军衣的童牛儿把一只沾满灰土的皂靴蹬在漆面剥落斑驳的长条木凳上,左手按着油光的桌面,将衣袖高挽的右手抓着的木盅拼力地摇晃,叫里面发出稀里哗啦的大响。然后猛地一翻,五粒被磨得铮亮的牛骨骰子蹦跳着自他手中滚入桌子中央的白色粗瓷大碗里。四围众兵士皆将双眼瞪到欲眦,瞳孔不错地盯着在瓷碗里翻滚着不肯停下来的骰子,连呼吸都紧张得没有了。待看清骰子宁定后朝天的点数,皆都被惊得膛目结舌,面色灰白。果真又是天九,把众人面前的钱财尽皆通杀。童牛儿欢喜得拍桌大叫:“过钱过钱,过——后——不——还——哎——”伸臂将各人押在面前的大金小银尽数搂入自己怀中。...
第一章 雍正的地狱之行公元1735年,清帝国的圆明园内:重病多日的爱新觉罗-胤禛奄奄一息,一代帝王就要撒手人寰,帝王将去,留给人们的是无数有争议的话题,例如:这雍正帝是不是谋权篡位?这雍正帝是不是死于谋杀?等等多不胜数的话题,这些话题大大丰富了中国老百姓枯燥的生活,八卦,谁不喜欢?用史实说话,雍正帝的掌权为乾隆盛世的到来做好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位辛勤的帝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初掌大权的时候,康熙朝的盛世已经不再,国库空虚,贪官污吏横行;同样嘉庆接手乾隆的皇位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但是即使嘉庆没收了当时世界首富和珅的家产,也还是没能阻止大清朝的衰落;可雍正就不一样了,他整顿吏治,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实行耗羡归公,实行养廉银制度和取缔陋规等多项工作,短短的十多年,大清朝又恢复了元气,封建经济发展到了顶峰。...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且说东晋哀帝兴宁元年,江南丹徒县地方,生了一位乱世的枭雄,姓刘名裕字德舆,小字叫作寄奴,他的远祖,乃是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交受封楚地,建国彭城,子孙就在彭城居住。及晋室东迁,刘氏始徙居丹徒县京口里。东安太守刘靖,就是裕祖,郡功曹刘翘,就是裕父,自从楚元王交起算,传至刘裕,共历二十一世。裕生时适当夜间,满室生光,不啻白昼;偏偏婴儿堕地,母赵氏得病暴亡,乃父翘以生裕为不祥,意欲弃去,还亏有一从母,怜惜侄儿,独为留养,乳哺保抱,乃得生成。翘复娶萧氏女为继室,待裕有恩,勤加抚字,裕体益发育,年未及冠,已长至七尺有余。会翘病不起,竟致去世,剩得一对嫠妇孤儿,凄凉度日,家计又复萧条,常忧冻馁。裕素性不喜读书,但识得几个普通文字,便算了事;平日喜弄拳棒,兼好骑射,乡里间无从施技;并因谋生日亟,不得已织屦易食,伐薪为炊,劳苦得了不得,尚且饔...
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江山无恙,大地春回,日暖花香,窗明几净,小子搁笔已一月有余了。回忆去年编述《元史演义》,曾叙到元亡明续的交界;嗣经腊鼓频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么守岁?什么贺年?因此将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放了一月的假。现在时序已过去了,身子已少闲了,《元史演义》的余味,尚留含脑中,《明史演义》的起头,恰好从此下笔。淡淡写来,兴味盎然。元朝的统系,是蒙族为主;明朝的统系,是汉族为主。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政体虽犹是君主,也算是一位大革命家,大建设家。嗣后传世十二,凡一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其间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一段极大的原因,不是几句说得了的。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一代兴衰的确证。...
正文寻根问祖访羊山寻根问祖访羊山耿兴余山生土长乱石间少时惜别老大还转瞬时过六十载寻根问祖访羊山我出生在陕西镇安北羊山的干沟(今茅坪镇甘沟),但由于很小就到关中上学,对北羊山概况及其那里的先辈知之甚少。2005年4月中旬,我以寻根问祖的愿望来到北羊山,对那里的自然环境和我的先民们作了一次较深入的访问。羊山属秦岭山系,分北羊山和南阳山,两山相隔45公里,北羊山位于镇安县城东南65公里处,东至茅坪、西至青铜关,跨越干沟、熨斗等8个乡镇,最高处海拔1920.5米,其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世间少有。山南有子房洞,相传西汉张良在此洞栖身修行,山顶有张良庙的废址。庙西有仗口,是太平天国顺天兵战败当地乡勇的古战场。古时,这里是原始森林覆盖,人类的进入,特别是近代,尤其是1958年大炼钢铁,把所有的森林砍伐以光。改革开放退耕还林以来,这里通过飞播造林和人工栽植,森林又开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