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灰色记忆(1)印象中,曹操是汉魏时代最猛的人、最牛的人,无论武略还是文韬,同时代能超越他的人几乎没有。但是,这个在乱世中崛起的强人,却有着并不美好的童年,而这些似乎与他的家世有点关系。 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一直在京师洛阳做官。曹操的母亲姓丁,很早就去逝了,提供这个信息的,是曹操本人。 曹操成年后写过一组叫《善哉行》的诗,其中的第二首有以下几句:“自惜身薄祜,夙残罹孤苦。既无三徒教,不闻过庭语。”大意是:母亲很早就去逝了,从来没有慈母的关爱,也没有得到多少严父的训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要给予特别关注,否则他们的性格就容易出现两种缺陷:一种是自卑、嫉妒心强;另外一种是破罐子破摔,性格往往暴躁,有的甚至表现为残忍。...
【 烽烟无尽 】[作者名] 四关[类别] 架空历史 [最后更新时间] 20131115 21:03:32.0第一卷 风雨第一章 异象 [本章字数:1999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20 16:36:27.0]大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寅月,庚子日。凌毅和往常一样,早早的便睡了。干了一天的农活,腰酸背痛,去年父亲被亭长带去服徭役,至今都没有回来。按照以前的规律,十有**是回不来了。才十五岁的凌毅便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干农活,照顾母亲已经成了他这个孩子的责任。和成千上万的秦人一样,家里没有了成年的男丁,许许多多的孩子都变成整个家族中唯一的劳力。凌毅已经十五岁,再过两个月,他就会被编入成年男丁的册子,或许也要步父亲的后尘,不是去骊山,便是去上郡。...
附:【】!《帝王师:刘伯温》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度阴山简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以绝对的弱势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 ╭╭ ⌒︱田︱田田|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7月ISBN:9787550230002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道破天机!习近平主席九次强调知行合一,仅2014年就反复强调六次!◆公务员争相购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团购热门图书!◆狂销50万册!有史以来关于王阳明及心学畅销读本。◆2015年学习知行合一成党内热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权威媒体重磅刊文解读。...
大麻植物标本 近代以来,泛滥于中国的烟毒,包括鸦片烟、毒品两大类,其中尤以鸦片烟流布最广,吸食者最多,为害最烈,为害时间也最长。 鸦片,是从罂粟的蒴果上割取的汁液加工制成,又名阿片、阿芙蓉、洋药、土药、烟土、大烟等。鸦片中含有罂粟碱、野罂粟碱、原鸦片碱、吗啡、可待因等多种生碱类物质,对人类、动物的中枢神经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是一种天然毒品。人们吸食鸦片以后,会暂时忘 却痛苦,产生快感,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连续服用鸦片,会产生身体的依赖性,需要不停地服用鸦片才能维持身体上的生理需要;还会产生药物的耐受性,当一个人长期服用鸦片后,再服用同样的剂量就不会有多大快感,必须不断加大剂量,才会产生相似的效果。同时,长期服用鸦片,还会产生心理的依赖性,形成了习惯,难以戒除。...
第三章 土壤、风向和雨量 前言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职体系。而纷扰的战国能为秦所统一,无疑的,它们也是幕后的重要功臣。 旅游者从西安到骊山所看到黄褐色的土壤是黄土地带的东南边际。这土壤纤细有如面粉,令人设想几百万年前经过风力的转运,堆积在一个广大的地区。它的深度自50英尺到700英尺,它的下层可能是在冰河时期结束时受到极大的压力所粉碎而成。当初一部分土壤也可能被水力冲刷而沉淀于东部,又经过长期间的堆积,才聚成今日之深度。这种现象给中国历史的展开,有好几重影响:因为黄土之纤细,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如木制之犁及锄。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于是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社会即已在文化上表现出均匀...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百转王位作者:葛安1.-第一章 梦魇梦魇“你,是谁?”他慵懒的倚在曲折幽深的长廊里。细细的雕栏,走兽花鸟藤蔓枝桠栩栩如生,映刻了时光的荏苒。廊下积水清明,斜斜的折射午后明朗的光。细细看来,有微小的尘埃在空中旋转游离。“为什么不答?”眉目清秀的男子继续盘问,一双丹凤眼,眼尾处恍惚间向上微挑形容不出的妩媚风流,眼眸深不见底的黑,借着太阳泛出明亮的光,让人微怔。“奴才是苏紫。只是一个戏子罢了。”幼小的男孩穿着粗糙的灰色麻布衣服,还算干净的衣裤,有一两个补丁。麻绳子编出来的鞋托在脚下,烂开了七八分。没有头绳子绑住一头乱糟糟的发于是就这么胡乱披着。...
马克西米利安皇帝出恭时不要人跟随,“即不要宫女侍候,也不要侍从在旁”可见他有多么怕羞。西班牙王后伊莎白.德.加斯蒂耶(1474—1504)就更加要面子了,她患有褥疮,然而宁可送命也不让人治疗,她的临终涂油是抹在褥子底下的,因为她不愿意把脚露出来。法国王后奥地利的安娜毁掉了价值10万法郎的“下流”油画,露易十三觉得卧室墙上的壁画不雅,便胡涂乱抹一通,红衣主教马扎林毁掉了不少雕像,又该怎么评价他们的行为呢?与之相反,蒙特耶-伯雷男爵夫人去她的属佣家中时候,竟然要求人家把她扛在肩膀上,并且让人侍候好苔藓以便她当便纸用,那又该怎么说她呢?一位国王在办公椅上接见臣工时竟然下令在戏剧中出现的野蛮人着装要“像没穿衣服一样”,又该怎么评价呢?这些例子都发生在同一时期,所涉及的范围却各有不同,说明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如此看来,奢望写出一部详尽的羞耻观史,也许有些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