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第一章 桑弧箕服,实亡周国。(周) 周宣王继位之后,民间传出了一则谣言:“桑弧箕服,实亡周国”。意思是,大街上卖桑木弓箭之人,即为灭亡周国之人。周宣王听到这则谣言之后,心里十分不安,他下令:一、不准传播谣言,有谣言惑众者,杀无赦!二,王国卫队,到大街上巡逻,但凡看到卖桑木弓的人,不管男女老少,皆“执而杀之”…… 第二章 始皇死而地分。(秦) 在秦王朝之前的诸侯分封制度,类于现在的邦联制度,由若干个小国,或者有一定国家权力的诸侯封地,组成一个相对松散的国家联合体。这种社会制度下,臣民思想上的自由度较高,利于开发民智、解放思想。中国远古时代的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产生于先秦的诸侯分封时代……...
李斯谏逐客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使之事秦。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臣闻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寇兵赍盗粮者也。”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李斯至骊邑而还。王卒用李斯之谋,阴遣辩士赍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作者简介王桐龄(1878—1953) 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号峄山,河北人。清末考取秀才,曾两度留学日本,1907年毕业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他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攻读史学而正式毕业的学人。曾任北京政府*参事,后应聘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后,任教授;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曾任系主任,并先后在北京法政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课,先后担任中国史、东洋史课程,并创办志成中学。王桐龄从事历史教学近四十年,桃李遍天下,著译丰硕,有《中国史》、《东洋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儒墨之异同》、《局俭堂诗存》等书。...
一 清河畔远处隆隆的炮声伴着汹涌的大清河水轰隆轰隆地响了好几天,田奉武望着逐渐发白的窗户纸轻轻地翻了一个身,他虽然知道妻子也和自己一样是一夜未眠,可他还是不想惊动心爱的妻子。自从日本鬼子侵占了卢沟桥、占领了北平城,大批的难民带着各种各样的消息从北面涌了下来,闹的周围十里八村是人心惶惶,庄稼人们被这各种各样的消息吓坏了,每天下地收拾地里活儿的人是越来越少,人们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鸡叫了二遍,秋兰转过头来看了看丈夫,发觉丈夫也正看着自己的妻子。 秋兰伸出手握住丈夫的手柔声道:“奉武!你不要再为这些事担心了,昨晚上爹不是说了吗?‘听喇喇咕叫还不种庄稼啦?!’再怎么打仗人也要吃饭,咱们穷百姓就靠种这几亩地活着。咱们除了种地也没其他活路,所以我看今晌儿吃了早饭别等爹叫,你还是到地里看看吧!”...
前言(1)乔治·迪比 在《蒙塔犹》中,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通过大量的证据,描述一个小山村的女人们,出于得到闲言碎语的谈资,甚至更多是出于好奇心,她们把眼睛贴到门洞上,窥探别人家房子里发生的一切,以便能够与邻居们谈论她们所看到的。他总结说:“直到我们的时代,随着关注私生活的更资产阶级化的社会的来临,女人这种喜欢窥探的好奇心才日趋减退,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抑制。” 无论如何,我们进行的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尝试性,你即将读到的文本留有许多问题的印迹。犹如考古学家开始探究十四世纪“大瘟疫”之后被遗弃的村庄一样,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像他们一样,我们期望只发掘少许材料丰富的领域——其它地方则付之阙如。我们冒险之旅的结果依赖于历史遗存的密度和质量:不仅仅是文字资料,也包括那些人工制造的器物,以及能够告诉我们有关当时人们是如何生活的雕刻和绘画等。...
引言鲁迅死于20世纪而活在21世纪。这是一个奇异的生命现象。然而,他并不像别的伟大人物那样,带给世间的惟是静止于历史的或一阶段的炫目的光辉;与其说,他带来的是“欣慰的纪念”,凯旋门,缤纷的花束,无宁说是围城的缺口,断裂的盾,漫天无花的蔷薇。作为现时代的一份精神遗产,它博大,沉重,燃烧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伤,痛楚,觉醒,甘于带着流血的脚踵奋力前行。1881年,鲁迅出生的年头,正好临近帝国的悬崖,是时间的断裂带。中国现代化,在民族的屈辱中蹒跚起步,许多陌生的事物,陆续出现在大队蠕动着的辫子和小脚之间。随着经济的萌动,政治改革的一次尝试——戊戍变法——旋起旋灭,蒙受血光之灾。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横亘在官员、士子和百姓面前的共同的问题。...
卷首语:奥巴马与美国军事战略新一轮调整赵楚 在国际观察家心目中最优先的关注焦点之一,无疑是随着奥巴马总统上台,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 人们格外关心美国国家军事学说和政策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四点原因:首先,美国作为当今唯一的霸权超级大国,其全球政策最主要的支点和手段之一就是它强大的军事能力;其次,美国现在正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的战争无论对美国现行国内政策还是对其对外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三,美国在全球进行的军事部署和行动,深刻地影响着各有关地区的区域格局及相关国家的对外关系;最后,作为全球新军事变革投入最大、历时最久、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美国进一步的军事动向,对于各国军事科技及国防政策的变化无疑有十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总之,美国军事战略的新变化具有不可低估的全球性总体影响,而上述四点也构成进一步观察其军事战略新发展的主要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