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所决定的其它小岛之内”,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8月9日美国又向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电台广播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大元帅天皇裕仁宣读的《终战诏赦》,宣布日本国无条件投降;8月21日,中国战区在芷江受降;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盟军受降典礼,日本国外相重光癸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接着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签字后,美国、中国、联合王国、苏联、澳洲、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九国代表相继签字,徐永昌上将代表中国...
身在一个牛津之外的学府之地,看起来实在有些奇怪。—马修·阿诺德,1853年在所有的欧洲城市中,比尔·盖茨偏偏选中了剑桥作为微软公司在美国境外开设的第一家分公司的所在地。1997年5月,当我读到新闻(《科技淘金热推动剑桥》)时,我正坐在剑河边的花园屋酒店里。在科沼泽,牛群在垂柳下吃草。邻桌的商人惊诧道,“剑桥的市中心竟然有牛群。”这位美国的电脑巨子究竟来这座英国东部沼泽地的小城寻找什么呢?比尔·盖茨先以一笔数百万的捐款,随后是英国最大的捐赠项目,跻身进入王国捐助人的超级联队,这个团体从中世纪起就推动着剑桥大学的发展。牛顿在这里教过课,达尔文在这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研究;今天,霍金坐在牛顿的教授席位上钻研宇宙黑洞的课题。原子、计算机和基因,20世纪自然科学的这三种伟大标志和这所大学联系在一起,就像都铎徽标和国王学院教堂联系在一起一样。DNA结构的发现者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华生...
作品相关 转载一段关于中国特种部队的内容 一、中国特种部队特在哪里? 首先他们的任务独特,虽然处於和平时期,却要求他们随时准备出动,翻 山、渡河、跨海、空降,和其它部队配合,悄无声息的侦察数百上千公里外的敌情、刺杀关键目标,有时又要将严密设防的目标区炸成一片火海,消灭或夺取敌最先进的电子设备。 中国特种战士的装备独特,和三军的任何部队都不同,中国特种部队同时配备有各种最先进的车、船、飞机和潜水装备,俨然是一个微缩的三军部队。坦克装甲车和飞机摆在同一个训练场,成为奇特的景致。 中国特种战士训练独特,保证他们个个能熟练操作国内外各种轻重武器,驾驶各种装备在地面、空中、海上及水中和高速机动和作战。在和平时期,只有他们还坚持高难度、高风险、高度接近实战的训练。...
车臣是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的一个自治共和国,是89个联邦主体之一,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不足俄罗斯总面积的千分之一,人口120万(1994年车臣战争爆发前),不到俄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但是,就是从这样一个山地小国引发出来的事端,在俄罗斯从苏联独立出来后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像幽灵一样飘忽在俄罗斯两代领导人身边,带给这个国家一场又一场噩梦和灾难。为了解决车臣问题,两代俄罗斯总统对车臣恩威并用,倾注了大量心血和钢铁。他们先后在车臣扶植了四位共和国总统,但其中有的因无所作为被俄废黜,有的被炸身亡,有的逃进深山成了恐怖分子首领。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先后动用了20多万人马,两次兵伐格罗兹尼,造成两万多名俄军伤亡,十多万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及和平居民死于双方的炮火之下。在这两场战争中,车臣几个主要城市都被夷为平地,很多居民点片瓦无存,给俄带来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目前,联邦政府和2004年组建的车臣地...
海军航空兵训练与生活:挺进大洋王牌飞行员 作者:晓龙君 作品的部分章节2001年开始在军事网站发表,立即引起海内外的巨大反响,短短一周内的惊人点击量竟点爆了计数器,创下点击与回复的历史双最高记录,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吧。长征出版社 出版 引子 一轮红日从东方徐徐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在海浪上,一波又一波闪闪浮动的涟漪,异常明亮。清晨的大海宁静极了,世界上的喧嚣、骚动仿佛在这里都消失了一般。 在WM国光明山那长长的台阶上,一前一后两个身影在步步向上。那是老将军与他的警卫员,来看望他的战友们——光明山顶的“和平纪念碑”。脚下宽阔的大理石台阶层层上叠,向上伸延,两侧四季常青的松柏肃立,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 作者:周明 引子 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东南,长145公里,宽40公里,面积约6500平方公里。原是太平洋上一个鲜为人知的岛屿,为了这个岛屿而进行的从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连续七个月血雨腥风的激烈争夺,在二战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以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而名闻天下。 第一节 战役背景与战前部署 一由于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的惨败,日军失去了战争初期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也失去了战略主动,被迫停止了战略进攻,放弃或推迟了对斐济、萨摩亚和新咯里多尼亚等地的进攻。但日军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已大为削弱,美军的实力、士气都大大增加,仍决定继续实施对南太平洋诸岛的进攻,计划先在瓜岛修建航空基地,前出航空兵力,以掩护对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的进攻,在新几内亚岛站稳脚跟后,再向东南逐步推进,进逼同...
基辅会战 作者:[德] 维尔纳·豪普特 编者序 1941年发生在基辅东部的合围战,不仅充满戏剧性,而且实属最大规模合围战之列。说它充满戏剧性,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指其经过复杂多变,而是指其思想准备及其战略影响;说它规模大,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就会战范围,而是就其俘虏数量而言。 当基辅会战的设想刚一提出,便围绕其后果展开了争论。会战的倡导者为炮兵上将约德尔及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部;告诫者和批评者是冯·布劳希奇元帅、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部以及第3 、第2 装甲集群司令官霍特和古德里安。前者认为,此次作战较易进行,短期内即可取得预期战果。后者则担心,此次会战将延误攻占莫斯科的时间,因为从10月份开始的冬季泥泞阶段将耗费许多时间,从而使俄国人赢得足够的时间去加强对该城的防御。一方将抓获俘虏和歼灭敌人较多兵力看作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则把攻占具有中枢作用(苏联的铁路枢纽!)并拥有众多居民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