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中的苦痛人生:生逢1966 作者:胡延楣 最后,亲近的女生又不得不离开。他为参加红卫兵同家庭决裂,但又不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定自己人生座标。他在迷茫中行走,几乎失去了一切,承受着心灵的巨大伤痛。最后终于在绝望中获得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亲情安慰。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第一章 陈瑞平从喧嚣的淮海中路走进大同坊的时候,好像突然陷落到了黑洞里。 这是9月1日的午夜,他刚刚从游行队伍解散回来。 淮海中路在1966年夏天无论日夜光芒万丈,而且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一往无前披荆斩棘摧枯拉朽。无数喧闹的人群,一支队伍接着一支队伍走过。人们兴高采烈地挥舞着红旗,挥舞着标语,敲锣打鼓,口号声不断。灯光照亮钢铁洪流,高音喇叭正唱着豪迈的进行曲。那时候城市正在沸腾着。...
这是早晨的一套老规矩,稀松平常得很,你几乎注意不到它。是的,这里又出现了你,也许有点睡眼惺忪,但那确确实实是你,没错,也许嘴里还有只牙刷,手上还拿着条毛巾。你打扮一下自己准备开始新的一天。你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很少去想它。但是你刚才做的这些在动物世界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你能认出镜子里的这个人就是你,这种能力似乎只有灵长目动物才有,也许海豚和大象也有这个能力。其他的动物在镜子里看到的只是敌人或者朋友。镜子除了用作照人的工具外毫无意义。因此,镜子的历史其实就是照的历史。我们在这个奇特的平面上所看到的东西可以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想象什么,我们怎样思维,我们渴望得到什么。在整个这场人生戏剧中,镜子似乎都是人们自我认识或者自欺欺人的工具。我们既用这个能照射的平面来揭示真相,也用它来掩盖事实。镜子的用处已经融入到了宗教、民俗、文学、艺术、魔术和科...
《神枪手的生死巅峰对决:零度狙击》 作者:琼辉零度狙击 第一部分 零度狙击 楔子2000年10月25日,朝鲜开城。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市,恍如一副美丽多姿的画卷,伴水而行的公路,在明亮的阳光下似彩带飞扬,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趣味。暖风从面上拂过,视野之外除了蓝色的海洋,还有一望无际的松林。身在如此美丽的画卷中,我,我的爷爷,以及同车的众人却心情凝重。我回头望了一眼爷爷,老人家的目光虽然依然显得矍铄,却难掩内心的凝重,透过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我无法读懂更深层的含义,更无法触摸横亘在心灵之后的那层薄膜。一直以来,我的爷爷——单龙——便是这种表情,眼睛里仿佛装满了无尽的心事,从我记事时起,他每天都会一个人安静地坐着。我不知道老人究竟在想什么,抑或是在怀念什么,从来不敢打扰,其他人更不敢,否则老人会大发雷霆。爷爷虽然年岁已高,但眼神极好,读书看报也是每天的必修课,每天都这样过着,倒也舒坦...
作者:刘猛 第一章 第1节:第一章(1) 〖BT1〗第一章 〖BT2〗1 韩光眼里的世界,就是一个十字分割的世界。 这个世界的一切似乎都距离他很遥远,因为按照刻度线的距离显示,都在100米以外;但是似乎又距离他很接近,因为甚至连人脸上的眉毛都清晰可辨。 只是这个眼里的世界是无声的。 韩光能听到的,只有自己均匀的呼吸声。 他潜伏在这个旧版家属楼的楼顶,已经两个多小时了。这两个小时的骄阳,让他全棉质地的黑色特警战斗服浸透了汗水,他却还没有任何脱水的迹象。像他这样资深的狙击手,这样蹲守静待时机是家常便饭。虽然他还不得不时常从嘴里叼着的水袋管子吸取含有大量维生素的纯净水,但是更多的是靠自身超出常人的体能和忍耐力,在热带的骄阳下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识。?...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第一卷 夺宫 第一章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家、一窝窝在城墙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竟有长住下来的意思。好在自李闯王兵败以后,北京城内屡遭兵乱,人口十去五六。东直门内外瓦砾遍地,有的是空闲地方,不然真要人满为患了。这些人大都操关东口音,也有不少像是直隶、山东、河南一带的人,他们披着褴褛的棉袄,腰间勒根草绳,端着破碗向人们讨饭。...
第七章 长期分裂的局面 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获解决;甚且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绝,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于是,一个个“坞堡”地方自卫组织相继建立,中国俨然进人另一个新形态的战国时代。 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从某些角度看来,这也确是事实。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等于30年战争给德国的灾害加10倍。中国北部不少地方人口为之减少;古代的五铢钱从周朝的后期即已流通,至汉朝更为普遍,通过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在许多地方因之绝迹。既然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每遇灾荒,人民呼吁无门,其痛苦的情形不言而喻。在这期间内有公元309年的大旱灾,大河流都可徒步通过;而又有公元369年的疫疾,长江下游北岸的广大地区人民因之相继死亡。...
第八章 历史向侧面进出 在传统史家笔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无道昏君之多,可说是空前绝后。然而与其说这是皇室品质恶化的结果,毋宁说是反映了这时代国家体制的脆弱。面对如此长期的动乱不安,历来做为社会纲纪的儒家思想,已无法满足人心的需求;而新近传入的佛教,却适时提供了饱受苦难的人们精神慰藉,使佛教一时大为盛行,深深影响此后千百年的中国。 大多数的中国人相信宇宙经常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中。要是当中有何差错,一定有负咎的人在。在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期间,其坏人则为曹操。即钱穆先生——可能是将中国写历史的传统承前接后带到现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师,也仍然没有宽恕曹操的篡窃。其理由不难理解:在君主专制时代,自然法规总是由上至下的通行,如果君主称自己承昊天之明命,即只有他能表彰宇宙至高的道德与智慧。但事实上,下层的详情无法得知。而在广大的国土内,很多相冲突的利害也不见得可以调和。可是皇帝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