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州市公安局资料室里,刑警燕长锋正孜孜不倦地翻着一大摞的卷宗,偶尔停下来做点笔记,或者锁眉苦思。 燕长锋年约二十八九,从坐着的挺拔身姿来看,个头儿应在一米七五以上,浓密的眉毛下,是一双闪烁着精光的眼睛。仅这一对眼睛,就足以说明,这是一名刚毅精练的优秀警察。 不错,燕长锋正是省公安系统里冉冉升起的警察新星。从业七年,先后侦破大小案件无数,荣立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获得"省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二级英雄模范"等勋章。不过这些都是他在深圳时创下的赫赫战绩。当时所有的人都看好他,认定他在深圳这个中国第一特区的城市警察系统里会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但他却主动请命调到天州担任一个普通的刑警,这令所有的人大跌眼镜,猜不着他的想法,而怀疑他的大脑出了问题。...
山间小道(1)霍剑心刚从大学毕业,就职于某外企。他和其他网友们一样,闲来无事就上网逛逛,翻过木子美的性生活故事,看过竹影青瞳的光屁屁,也曾为了减肥少吃饭研究过芙蓉姐姐…… 他最梦想的还是和陌生女网友见面,因为网上故事看多了,未免会浮想联翩,心里一直痒痒的,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目标而付诸行动。 青灯是他前两天网上刚加的好友,是个女孩子,网名叫青灯。在QQ上两人相谈甚欢,天文地理、诗词歌赋无所不言,并且商定晚上六点在象山腰上的饭店见面。霍剑心下班后急急沐浴更衣,身上清香一片,早早地赶往约会地点——象山小斋。 正是秋风送爽的时节,一路上,他感觉天也蓝了,空气也新鲜了,花儿也艳了,心情好极了。在山下停好电动车,快步上山。林间小道行人很少,除了后面几个远远下山的香客,就只剩下前面凉亭里一个摆摊的婆婆,一阵微风吹来,吹开遮在婆婆脸上的白发,霍剑心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那张脸好...
50年前,长沙镖子岭。 四个土夫子正蹲在一个土丘上,所有人都不说话,直勾勾地盯着地上那把洛阳铲。 铲子头上带着刚从地下带出的旧土,离奇的是,这一坏土正不停地向外渗着鲜红的液体,就像刚刚在血液里蘸过一样。 “这下子麻烦大喽。”老烟头把他的旱烟在地上敲了敲,接着道,“下面是个血尸嘎,弄不好我们这点儿当当,都要撂在下面噢。” “下不下去喃?要得要不得,一句话,莫七里八里的!”独眼的小伙子说,“你说你个老人家腿脚不方便,就莫下去了,我和我弟两个下去,管他什么东西,直接给他来一梭子。” 老烟头不怒反笑,对边上的一个大胡子说:“你屋里二伢子海式撩天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翻盖子了,你得多教育教育,咱这买卖,不是有只匣子炮就能喔荷西天。”...
带血的桃金娘那一天,阳光真叫灿烂。 从山顶上望下去,每一片叶子、每一块平整些的石块都变身为一个小反光镜,晃得人不敢往远处看。好几年了,深海市的天空经常灰扑扑的,但今天意外地空气能见度很高。 难怪在深海市洪山区龙城镇到凌华镇之间的山间,那种只长灌木不长乔木的“鸟不拉屎”地方,竟然也有一些背着登山包的身影排成稀稀拉拉的队伍,从南向北行进。他们是这个城市最爱花钱买罪受的人,他们的行话叫“驴子”,他们的活动叫“拉磨”,是这个移民城市目前最酷最IN的玩法。 这里是典型的华南地区丘陵地带,山都不高,但山头一座接一座,他们要连翻几十座山头,才能到达目的地。以今天这样的光照这样的气温,这样的活动并不轻松。...
序 言(1)死、翘辫子、到另一边去、去见造物主、死绝、过去了、疲惫了、与鱼共眠、毙命、穿上木质大衣,或者与耶稣共眠——不管怎么称呼死亡,它迟早要来。1789年,本·富兰克林写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税收之外,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死亡是确定不移的,但我们会怎样死去呢? 正是大量的、丰富多样的“怎样”促使我进行研究并写成了这本《Final Exits》。死亡看起来很让人迷惑不解:公元1700年死亡证明里描述的死亡原因只有不到100种,而现在则超过了3,000种。当然,自古以来,医学上界定死亡的标准——心脏最终停止跳动——始终没变,但导致死亡的原因却发生了变化。伴随着技术上的每次进步,我们都会发现新的死亡途径。作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专业人士,我能看出人们结束自己生命的各种方式之间的联系怎样清楚地显示了他们生活的方式。这样,死亡就成了我们文化的一个水平点,我要着手测定上升着的水位,以弄清楚我...
第一部分序章 镜面上蒙着灰白的尘垢。银亮的水银色已经变得花白灰暗。女人站在花白灰暗里,像站在一团浓厚的白雾中。浓雾里她白衣飘飘荡荡。脸虽不很清晰,五官倒能分辨出大概的轮廓。开始我还以为她是我自己在镜子里的投影。她那与我酷肖的五官和凄惨悲苦的神情引起我这样的误会。可我立即就看到她头顶着硕大的发髻,鬓边簪着的一朵玫瑰花。发黑如漆,花红似血。 忽然,我意识到,她不是我,她是那个百年前的幽灵。序章(1) 午夜。我从梦中惊醒。心脏在胸腔里砰砰跳着。贴着床的脊背,潮湿冰凉。睡衣的背部都被汗水浸透了。身体正在融成液体,血管和神经束,在体内纵横着,像挂在空气中的蜘蛛网。这样的身体,无力,空虚,疼痛。我闭着眼睛试着抬手臂。一条动了。另一条压在身下,已经失去了知觉。本能地,我想把它从身下抽出来。试着动了动,然而失败了。...
第一章 布莱上尉(1)第一章 布莱上尉 英国人常因满足现状而受异邦非议,然而事情偏偏如此,我们爱英国就是爱那些变化最微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在我降生的这个西部地区,人们不擅辞令,思想保守,不愿进行任何变革--这与他乡人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家邻居的房屋、佃户的农舍以及那些来往于布里斯托尔海峡之间的渔船,一一都保持着上古时代的模式。像我这样一个有四十载航海生涯的七十三岁的老人,难免对其年轻时代的境遇怀有绵绵恋意,并因它没有时过境迁而感快慰。 撇开那些设计并制造船只的人不谈,就要数那些驶船出海的人最保守了。其实海上的风暴并不像那些在陆地上生活的人所想象的那么多,所以海员的生活主要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以一定的姿态日复一日地干一定的活儿。四十年的这种生活使我养成了一种机械行事的习惯,而且我几乎是在违背自己的心愿,继续这样机械地消度着余生。我说不出自己为什么每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