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魅力人生-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维接着用手电筒照了照里面,越照脸色越慎重,比看刚刚的油漆大罐慎重多了。
萧霖实在不明白黄爷爷为什么这么严肃,这下面明确写着景德镇制的款,不可能是老东西啊!难道黄爷爷也被这些瓷器的做工迷住了?
萧霖对这些瓷器的样式做工也是极为迷恋的,虽然不是老东西,但是萧霖已经决定要好好收藏起来,过个几十年就当成家里的传家宝传下去。
何彬没有萧霖的耐心,他毕竟是真正十岁的孩子:“黄爷爷,这些是古董吗?”
何彬不认识下面的篆字款,看黄维戴上眼镜看,便以为是古董了。
黄维听了何彬的话,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里的杯子,摇头道:“这不是古董,这是建国后出的瓷器。”
何彬顿时没了兴趣,他知道古董有价值,可是建国后的瓷器他见得还少吗?家里面吃饭的瓷碗瓷盘都是建国后出的。
萧霖倒是若有所思:“黄爷爷,你是说这些建国后的瓷器也是宝贝?”
黄老又是一阵大笑:“不仅是宝贝,是大宝贝,比那两个罐子珍贵多了。”
何彬在一边瞪大了眼睛。
因为萧霖和黄老学鉴宝的缘故,他也时常会听上一耳朵。此时却迷糊起来。
民国的瓷器还有些价值,可是建国后的瓷器就不值什么钱了,瓶子之类的观赏器,好的能值个几千块,可是这些碗碟之类的实用器,不说收藏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也不高啊。为什么黄爷爷要说这些瓷器是宝贝呢?
萧霖虽然没有明说,可脸上也是一片迷茫。他也被搞糊涂了。“黄爷爷,您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我们吧。”
黄老笑了笑说道:“很多东西并不是年代越久越好,很多做工粗糙的用品,就是年代再久也没有收藏价值。
可是近现代也有很多艺术品,比如齐白石先生,徐悲鸿先生的画作,可能比一些古画还要珍贵。”
萧霖知道这个道理。就比如康熙官窑的瓷器会比唐代的瓷器值钱一样,并不是年代越久价值越高。只是这些瓷器都是景德镇的,不是清中期的官窑瓷器。
何彬也不懂:“黄爷爷,齐白石,徐悲鸿都是绘画大师,名声在外,可是这些瓷器不一样啊。霖霖不是说这是景德镇制的吗?景德镇的瓷器多了去了,物以稀为贵,这些瓷器值不了多少钱吧。”
黄老敲了敲何彬的头:“你小子真钻到钱眼里了,什么都说钱。”
何彬委屈的道:“黄爷爷,我对这些又不懂,只能用钱来衡量它的价值啊。”
黄维好气又好笑,跟他生气,简直是对牛弹琴。
萧霖等了半天,也没听到黄维进入正题,他也有些急了。“黄爷爷,这些景德镇的瓷器到底有什么不同啊。”
黄维也不卖关子了,说道:“霖霖,你将这些瓷器分了两边,应该也看出他们的不同了吧。”
萧霖点点头,这两边的瓷器差距太大,要不是都写着景德镇制,萧霖根本没将他们看成一个地方的。
黄维解释道:“这边这些绘制着桃花,梅花纹饰的瓷器,乃是现代官窑的精品。”
“现代官窑?”萧霖没听说过。
黄维拿起一个茶杯,轻轻弹了一下,只听一道清脆声音响起来。
黄维有些感慨的说道:“这些瓷器,采用的原料是临川高领土,如今早已经枯竭。工艺更是无数大师刻苦钻研才研制成功。是真正的艺术瑰宝。”
黄维说了半天,还是没有进入正题,萧霖和何彬只能干着急。
“你们看这杯壁,白的宛如羊脂白玉,再看里面,晶莹剔透,高端大气,这是真正的国宝啊。”
何彬忍不住了:“黄爷爷,您一会儿瑰宝,一会儿国宝的,这到底是什么啊?”
黄维有意卖关子,“急什么啊?这点耐心都没有,以后怎么在政界混?”
何彬郁闷了,索性不再开口。
黄维往茶杯里倒了杯开水,“霖霖,你将杯子端起来。”
萧霖很自然的去端杯岩和杯底。黄维摇摇头,“你摸摸杯身。”
何彬连忙阻止,“霖霖,小心烫。”
萧霖摸了摸杯身,满脸惊讶神色:“二哥,一点都不烫。”
“真的?”何彬有些不太相信,将杯子接了过来,还真是,一点感觉不到烫。何彬以为是水不烫的缘故,便喝了一口。谁知刚喝到嘴里,便吐了出来:“烫死我了。”
黄维被气笑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去年中国工艺美术馆落成时,国家轻工业部举办了一次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陶研所来京参展,并带来一批所藏陶瓷珍品,大约有近百件。可惜当时我没有在京城,这些瓷器被一位陶艺家全部买下了。如今想来,我还感到很可惜。”幽幽叹了口气,黄维如今想来,心里还有些烦闷。作为收藏家,没收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是遗憾。
不过很快,黄维又笑了:“如今咱们也有了这些珍品,足以弥补遗憾了。”
萧霖指了指眼前的瓷器:“当时参展的就是这种瓷器?”
黄维点了点头,“不错。”
说着,他也不再卖关子了,对萧霖和何彬讲解道:“ 这些瓷器用料昂贵,乃是花重金购买的储量已近枯竭的临川高岭土,制作出的瓷器通体晶莹剔透,洁白如玉。
用手指轻轻的敲击,其声清脆悦耳,有如磬乐音。
壁薄如纸,瓷器壁厚不足毫米,在光线照射下,器壁几乎透明。
它还有一个最大特点便是导热系数低。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无烫手之感。纹样更是清新脱俗。
通过刚刚的验证,我可以肯定这些瓷器就是当年主席专用的毛瓷。”
“毛瓷?”萧霖和何彬同时重复道,只不过萧霖是猛然想起了毛瓷的传说,而何彬是真的不知道。
“对,就是毛瓷。”
看黄维只是重复,并不继续解说,何彬急了:“黄爷爷,你刚刚说的只是这些瓷器的特点,可是什么是毛瓷啊?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相比较何彬的急切,萧霖却是陷入了沉思。竟然是毛瓷?他这是什么运气啊,竟然能五块钱一件收购到如此珍品?
一九七五年春,中1央向江西景德镇国家用瓷办公室下达了一项绝密文件;为毛1主席设计,烧制一套专用瓷器,要求能代表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并且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因为这项工程被当时中1央视为1975年头号重大工程,因而下达文件的代号为“7501”工程,毛瓷也就被称作7501瓷。
可以说毛瓷是主席专用之物,也难怪黄老会说是现代官窑精品了。
一九七五年底,制作者们烧制出千余件“7501”瓷器。然后从中挑选出两套,每套一百三十八件,派专人护送进中1南海。余下的产品按上级部门的指令要全部就地销毁。
考略到瓷器易碎的原因,担心送进中1南海的瓷器会有损坏,所以陶研所当时只销毁了一小部分瓷器,其中大部分是碗盖。此后又拿出一部分瓷器陈列在该所贵宾室的珍品柜中,其他均封存入库。
一九八二年春节前夕,研究所将封存的部分7501瓷连同其他库存产品一起当做福利分发给了本所职工,这估计就是那个卖瓷器男人手中瓷器的来源了。
萧霖这边想着这批瓷器的来历,另一边,黄维也和何彬解释了什么是毛瓷。
何彬出身政治家族,怎么会不明白主席专用瓷的价值?更别说这些瓷器还做工精美,品质不凡了。
“黄爷爷,这些毛瓷景德镇还有吗?要不然咱们派人过去收购一些?”何彬建议道。
黄维苦笑道:“有见识的又不止咱们几个,当年的毛瓷,市面上怕是所剩无几了。”
萧霖从没有想过自己收来的竟然是毛瓷,不说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从经济价值来说,他记得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曾拍出了二百万元的价格。
不过这些瓷器萧霖并不打算卖掉,它们实在是太迷人了。看黄老那沉醉的样子,怕是也不会允许他卖掉的。
想到这里,萧霖不禁想到琉璃厂潘家园转转了,说不定还能发现其他宝贝呢。
、第十四章
萧霖自从打定主意要到琉璃厂和潘家园走走,学习古玩知识就更用心了。
那些地方东西并不便宜,要是打了眼,损失就多了。
除了字画,瓷器,黄维还教萧霖看玉器,青铜器,简直恨不得萧霖一下子就都学会了。
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就拿出实物对照着看,家里面有的古玩就在家里仔细分析,要是家里没有的,就到博物馆里看。一切都以萧霖学会学懂为前提。
绘画方面黄维要求就松多了,他觉得除了基础知识外,其他的要靠悟性,这方面萧霖很有天赋,他不想说的太多,局限了萧霖的创造性。
学习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何彬放寒假了。萧霖手里的旧书旧报,瓷器,铜钱也越来越多了。
萧霖本来没打算短时间在京城买房子,可随着藏品越来越多,萧霖觉得买房势在必行。总不能将一堆破烂堆在黄老家里吧,何老家里就更不行了。所以萧霖开始打听房子的行情。
黄维知道了萧霖打算买房子,便问他:“霖霖,你是要买平房还是楼房啊?”
萧霖自然是想买平房,房子便宜不说,升值空间也大。不过平房不如楼房安全,他这些藏品,丢一件他都心疼。犹豫半晌决定还是买楼房。
黄维点点头,很快便告诉萧霖他们楼上有一户准备移民国外,房子开价十万。
这个价钱真的不贵,毕竟黄维住的地段很好。只是萧霖没这么多钱。
黄维说道:“霖霖,黄爷爷帮你把上面的房子买下来,不过你得给黄爷爷一套毛瓷茶具,黄爷爷对它可是垂涎已久了。”
萧霖知道这是黄老帮他呢,虽然毛瓷将来会值大价钱,但是现在,一套毛瓷茶具绝对不值十万。
心里面很感动,不过萧霖知道黄爷爷是真拿他当家人看待,推辞就矫情了。便道:“好啊,反正瓷器就放您这里,你想要哪个要哪个。我就把旧书旧报放到新房里。”
黄老立刻眉开眼笑。说实话,这些瓷器他还没看够,要是萧霖突然拿走了,他会觉得心里面空荡荡的。
解决了房子问题,萧霖想想,应该回家一趟了。
一是给王姨结算工资,另外他也想看看大姨小舅他们这些亲人。
何老还是不放心他自己走,便让李秘书陪他回去。因为萧霖只打算回去五天,所以何老便让李秘书在L市等五天,再把萧霖接回来。
何老似乎总是担心萧霖回家会被欺负,不派人看着就不放心。
李秘书开车送萧霖回家,两人约好五天后见面,李秘书便开车离开了。
谁知道刚进家门萧霖就看到了不该在这里出现的人,他的三姑。
萧霖的三个姑姑吝啬小气,情感淡漠,这是萧霖的感觉。
他父母车祸身亡,她们三个没想到安慰他这个失去双亲的侄子,反而将他爷爷奶奶留下的祖产卖掉分钱了。
按照村子里的习俗,家里的祖产由儿子继承,也就是由萧霖的父亲继承,萧霖父亲身亡,萧霖才是这些产业的所有人。
可是因为萧霖只有八岁,什么主都做不了,于是村子里的房子,院子还有爷爷家的二十亩地,就都是三个姑姑的了。
大姨当时曾气的骂姑姑们抢侄子财产,不是玩意儿,不过萧霖并不在意。那些东西也不值什么,用它们来看透人心,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那是指村里面的房子和地。市里面的房子是他父母苦苦挣来的,萧霖可不许别人染指。
萧霖的三姑是个面容略显刻薄的妇人,此时正围着围裙,似乎在做饭。
看到萧霖,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小霖回来了,吃饭了吗?”
王姨也从厨房出来,看着萧霖,一脸无奈的样子。
“三姑怎么有空过来?”萧霖想知道三姑是来干什么的。
三姑露出夸张的慈爱笑容,略带责备的说道:“小霖,你表哥在市里找了份工作,没地方住,正巧你也不在家,我们就住这里了。反正地方大,住的开。再说你这孩子怎么花钱雇个外人啊。三姑和表哥给你看房子多好。自家人,不要钱。”
三姑说得好听,可惜萧霖不是真正八岁的孩子,明白里面的道道。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真要是让三姑他们住在这里,房子还不知道是谁的呢。
想到这里,萧霖做出一脸苦样:“三姑,你说得当然好,可是京城花费实在是太高了。我的钱不够,打算将房子卖掉。”
三姑一听萧霖要卖房子,顿时急了:“你这孩子,在市里念书好好的,去京城干什么?又花钱又没人照顾你。赶紧转学回来,正好三姑呆在这里也没什么事,天天给你做点饭还不简单?”
萧霖可不管三姑说得有多好,乐不乐意,反正他决定的事情谁也别想改变。
看三姑还打算继续说下去,萧霖忙打断她道:“三姑,我在京城上学,以后就能留在京城工作了,多花钱也值。别人想去还去不了呢。”
王姨也在一旁帮腔道:“对啊。就因为小霖聪明,才能到京城读书,其他人还真去不了呢。如今花些小钱,将来就吃公粮了。”
三姑立刻反驳道:“我和我侄子说话,你这外人插什么嘴?合着不是花你家的钱,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在这里免费住着房子,还收小霖的钱,你也好意思你。”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