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魅力人生 >

第9章

重生之魅力人生-第9章

小说: 重生之魅力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再怎么说也有他提供的玩具,算的上是入股了吧。
黄老摸了摸他的脑袋:“哪有这么容易!这次只是尝试,看看霖霖说的让人送东西上门行不行。”
萧霖将铜钱分开,便累的坐在了一边,这次收来的铜钱,还真没有太稀奇的。不过来日方长,萧霖并不着急,才刚开始而已。
黄老看萧霖对古董文物感兴趣,也挺高兴。他本身就喜欢收藏,小徒弟也喜欢,这是再好不过。
只是萧霖现在还小,还是要以学习为主。
“霖霖,等明天开始爷爷上午教你绘画技巧,下午教你鉴宝常识。”
萧霖一愣:“黄爷爷不用上班吗?”
黄维笑道:“黄爷爷只要周四到画院讲两节课就成。”
“那下个星期天还能去收东西吗?”萧霖问的小心翼翼,要是黄爷爷不喜欢,他就不去了。等有时间去琉璃厂或是潘家园淘宝也一样。
黄维看着萧霖期待的小脸,拍拍他的脑袋说道:“去,当然去。不止你去,爷爷也陪着,说不定真能遇到好东西呢。”
萧霖这才放下心。何彬还在翻那一堆书,翻着翻着,奇怪的说道:“黄爷爷,你看这本书,纸都发黄了,不是掉到茅厕了吧。”说着一脸嫌弃的将那几张纸的书扔到了一边。
因为换东西的人不少,萧霖只是对瓷器比较关注,书籍和铜钱就没怎么看了。回到家里,也是看了铜钱,没怎么去瞧书籍。听何彬说泛黄,这可是年代久远的象征啊。
黄老首先接过那几张破旧的书稿,只是看了一下,就露出了慎重的表情,还将老花镜带上,继续看着。
萧霖瞧了瞧,似乎还真是古董。因为上面写得是毛笔字,而且还盖有印章,应该是比较知名的古人。
只是这书稿的页面泛黄,边角也有些破旧,一看就是没有好好保养。封面上写了好几个字,不过只有随园两个字能看清楚,其他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黄老长吁了一口气,小心的将手中破旧的几乎要散架的的书放到了桌子上。深吸了口气说道:“如果我猜的不错,这应该是袁枚的手稿。”
“袁枚?”萧霖惊呼,这可是大大的名人啊。
拿过书稿,萧霖也细细看了起来。这书稿还真是破旧,上面虫蛀、汗迹、油渍什么都有,泛着黄色。难怪何彬会以为这书掉到茅厕里呢。
里面很多字都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不过萧霖还是细细的看了起来,这里面写得似乎是小说?
“黄爷爷,这不会是袁枚《子不语》的书稿吧?”
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黄维说这是袁枚的书稿,萧霖又看出来写得是小说,不由得想起了袁枚很有名的短篇小说集《子不语》。
黄老点头说道:“如果我看的不错,这应该是《子不语》的书稿,可惜不全,又保存的不好,不然可是稀世珍宝了。
黄老感慨万千,何彬可不关心这个,他问道:“黄爷爷,那它到底值不值钱啊?“
黄老笑道:“你这小子,钻到钱眼里了。这么好的东西,自然要好好收藏着,管他值不值钱?”
何彬撇嘴,这么烂的东西还要好好收藏,黄爷爷真怪。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萧霖就跟着黄老学习。何彬在家里无聊,也蹭了过来。有时候黄维给萧霖讲解古代文物鉴赏时,他也跟着听一听。
很快又到了星期天,何彬早就去换了一堆文具过来,自从知道能赚钱,他对换东西也来了兴趣。
再次来到集市上,很多人对他们已经不陌生了,陆续有人上前询问。
一个中年人问道:“邮票用过的行吗?”
萧霖解释道:“可以,不过用过的邮票只能够换一支铅笔。要是没用过的可以换圆珠笔,少见点的邮票能换自动铅笔。”
“瓷器怎么换?只能换文具吗?”又有人问道。
萧霖摇摇头,“如果是普通的瓷碗,瓷瓶,可以换自动铅笔,要是精致点的,五块钱一个,再好的十块钱。”
这一下可炸了锅了。
这年头瓷器极为便宜,上次听说能用瓷器换文具,很多有孩子上学的大人就动了心思,现在听说好点的能换钱,都纷纷回家拿瓷器去了。
何彬看的目瞪口呆,这些大人好疯狂。不由得悄声问道:“霖霖,你这么说不会赔钱吧?”
萧霖看着何彬略带紧张的小脸,嘴角露出一抹坏笑:“二哥,你这不是钻了牛角尖了?好不好还不是咱们说了算?觉得价钱低可以再拿回去啊。”
何彬道:“这也行?”
“那当然。”
何彬没做过商人,自然一时半会转变不了角色。可是萧霖上辈子可是卖过不少设计图,没点忽悠人的劲儿,可赚不了大钱。
不一会儿,各种瓷器都有人拿过来了。大部分都是最普通的瓷碗,瓷盘,萧霖给出的就是一支圆珠笔的价格,愿意就卖,不愿意就算了。
倒是有两个刷了油漆的大罐子,萧霖给了两支自动铅笔,把拿瓷器过来的人高兴坏了,这些自动铅笔在文具店里可要好几块呢。后来有人甚至说这小孩喜欢油漆罐子。
何彬虽然不是很明白,不过他很懂事的没有多话,萧霖这么做肯定有原因。
黄老远远看着,也不多说,全凭萧霖做主。
这时候,有个男人在外面喊道:“大家让让,我这里有漂亮瓷器。”
大家伙听了都挺好奇,什么瓷器能被称作漂亮。
等到中年男人推着车子过来,众人才发现,他的车上放着许多瓶瓶罐罐,碗盘碟子。
男人见这么多人看他,还是挺得意的:“我老家是景德镇的,每次过去亲朋好友都会送些瓷器,逢年过节亲戚走动,拿的也是瓷器。这东西放家里不能吃不能喝还占地方,今个儿听说有人出高价收购,我干脆把他们全卖了。”
这男人车上瓷器不少,周围人又多,萧霖担心有个闪失,便说道:“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家稍微往外一些好吗?我给这位叔叔搬搬东西。”
中年男人哈哈一笑:“小朋友,就你这小身板根本拿不动,叔叔给你拿,不过你要说说值多少钱。不然太便宜的话,叔叔还是拿回去放着得了。”
萧霖连连点头,也不忙着往下搬了,直接走到车边看了起来。
萧霖先看的是一套茶具。茶壶是白釉瓷壶,上面还有花卉图案。釉色明亮,应该是挺上等的瓷器。只可惜下面有景德镇制的字样,肯定不是古董。
萧霖说道:“五块钱一件,怎么样?”
车上的都是景德镇的精品,肯定不便宜。不过这时候人手里都紧巴巴的,让人花大价钱去买瓷器,除非是下海经商的人,普通人是买不起的。
中年男人手里的瓷器是这么多年亲朋好友赠送的,因为太多了家里面放不下,干脆卖掉。
听了萧霖的价钱,他并不是太满意,不过也懒得再推回去。“那不管大小都五块钱。”
萧霖挺喜欢这些瓷器的,也懒得还价,就点头答应了。
数了数一共三十五件,萧霖连忙去和黄爷爷要钱。
小孩子拿大钱太惹眼,所以超过十块的钱都是黄老拿着的。
结完账,收来的东西已经不少了,萧霖他们打算回去。
这时候,一个老人蹒跚的走了过来:“小娃娃,你看看这个值多少钱?”
萧霖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集邮册。里面有很多珍贵邮票,光是萧霖认识的就有全国山河一片红,梅兰芳舞台艺术,甚至还有两张80版的猴票,都是很珍贵的邮票。这些邮票要是过些年卖掉,要值好几百万吧。
“爷爷,您这本邮册都好多年了,为什么要卖掉它呢?”
看的出来老人很宝贝他的邮册,每一张邮票,不论是用过的还是没用过的,都保存的很好。
老人叹了口气:“老伴住院将家里的积蓄花光了,孩子们也不宽裕,我听说你这里收邮票,就过来问问。”
萧霖听了心里一酸,老人怕是到了山穷水尽了,不然不会想要卖掉多年的收藏。
萧霖想了想,对老人说道:“爷爷,我们这里也打算收摊了,不如咱们到我家里谈吧。”
萧霖想给老人一个好价钱,可是这里人多嘴杂,万一被人听到了,以后都和他要高价,他还怎么捡漏?
老人听了也没有异议。便跟着萧霖他们一起走了。
这回依旧是由黄老雇的车子。因为车上瓷器多,所以走的挺慢。
到了黄老家里,萧霖说道:“爷爷,这本邮册给你两千元可以吗?”
里面的邮票将来是很值钱,可不是现在。给的太多惹人怀疑。
“两千?”老人愣了愣,“这么多?”
萧霖笑着说道:“爷爷,这是您的宝贝,两千真不算多。不过这也只能帮您一时,以后要是有了什么为难的事,您可以到这里找我。”
黄老看着萧霖侃侃而谈,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霖霖真是个好孩子,乐于帮助别人。
可他又不像个孩子。谁家孩子张口就给出两千块?
这位老哥明显将霖霖当大人看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是和霖霖这个孩子交谈,都把他这个大人给忘了。

、第十三章

送走了老人,萧霖开始盯着自己今天收集的瓷器看起来。
先看的是两个油漆罐子。
萧霖人小,担心会弄碎了,只是用手摸着,一脸小心翼翼的样子。
何彬早就好奇了,刚刚人多不太好问,这会儿到家里了,自然就将疑问问了出来:“霖霖,这罐子都刷油漆刷的这么难看了,你怎么还要啊?”
何彬笑了笑说道:“这个黄爷爷给我讲解过。”
组织了一下语言,何彬接着说道:“文1革的时候破四旧,很多古代的文物都被毁了。有些人为了保护家里的瓷器,就在瓷器的外面刷一层油漆保护。后来许多瓷器上的油漆没有去掉,就保留到现在了。”
何彬这下明白了:“原来刷了油漆的就是文物啊。”
萧霖噗嗤一笑:“二哥,不能这么说,还得仔细看着。这次咱们收了带油漆的罐子,万一有人将家里的破盆烂碗都刷了油漆给咱们,不就亏了吗?”
“也对啊,那怎么办?”
“黄爷爷说需要眼力,这些天我一直在瞧着黄爷爷的各种收藏,就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眼力锻炼好。”
“那这件是古董吗?”何彬听萧霖说得挺复杂,他还是想知道结果。
萧霖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得将油漆弄下来才行。”
黄老听两个孩子说话,一直微笑不语。这会才将罐子接过来:“行了,你们看别的吧,爷爷给这罐子除了油漆。”
何彬兴奋的看黄老除漆了,萧霖却是拿起了五块钱一件高价买来的瓷器看了起来。
这些瓷器做工良莠不齐,萧霖按着不同将他们分开。一边的茶壶,茶杯,茶叶罐,勺子,碗,盘子,还有酒壶,酒杯,每一件都很精致。
而且很奇怪的是壶,杯,碗,盘子上面都有盖子。茶壶茶杯上有盖子很正常,盘子上有盖子也可以理解,怎么碗上面也有盖子呢?萧霖不解。
另一边的罐子,花瓶之类的瓷器就逊色很多。估计不是一个地方烧制的。
萧霖正看的入迷,那边黄维的工作也快完成了。
只听何彬在一边着急的问道:“黄爷爷,这两个罐子是古董吗?”
黄维专心工作,并不回答。等到完全去掉油漆,两个罐子终于现出了本来面目。一个是青花罐子,一个是斗彩罐子,都挺漂亮的。
黄维点头,笑着看着两个罐子,眼中都是欣赏。
“霖霖,你瞧瞧,这两个罐子是什么时候的?”
萧霖放下刚刚看着的勺子,走过来仔细的瞧着。
两个罐子都挺漂亮,不过做工很明显青花那个要更细腻,更精致一些。
萧霖上辈子重点学的是鉴赏字画,瓷器方面要差一些。不过不是太另类的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两个罐子底下都没有款,应该是民窑瓷器。不过青花瓷罐釉色肥润,纹饰流畅,斗彩的略有逊色。看了造型,釉色,结合着萧霖以前的见识,说道:“黄爷爷,这个青花罐子应该是乾隆民窑瓷器,斗彩的应该是清后期的吧。”
黄老呵呵笑起来:“霖霖果然聪明,才几天就能看出来了。没错,青花的是乾隆民窑烧制出来的,这底部都是挂了釉的,是民窑里面的精品。这个斗彩的应该是光绪时候的,虽然没收来官窑瓷器,不过也算不错了。”
萧霖叹了口气:“黄爷爷,我五块钱一件买来的瓷器,比好多官窑的瓷器做工都好,可惜下面都写着景德镇制,很显然是现代的瓷器。”
“还有这事?”黄维顿时来了兴趣。走到萧霖分好的瓷器旁边,拿了个杯子看了起来。谁知越看,黄维脸色越严肃。轻轻放下杯子,他回卧室戴上老花镜,还拿了个手电筒出来。
萧霖少见黄老这么严肃的样子,莫非这些瓷器也是古董文物不成?
黄维仔细看着,这些瓷器做工果然精致不凡。纹饰是梅花还有桃花的图案。
黄维拿起的茶杯就是红色的梅花纹饰。白釉红花,非常漂亮。
黄维接着用手电筒照了照里面,越照脸色越慎重,比看刚刚的油漆大罐慎重多了。
萧霖实在不明白黄爷爷为什么这么严肃,这下面明确写着景德镇制的款,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