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帝女长安 >

第47章

重生之帝女长安-第47章

小说: 重生之帝女长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晏即将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多好。

    “可是晏大学士会同意吗?”长安还有些不可置信。

    学士府上,这一代在朝中为官的,也就不过小晏一人而已。小晏的大哥晏轻寒经商多年,如今已经富可敌国,是绝不可能再参与朝政的。若是这下子小晏也离开了,学士府在上京岂不就失势了?

    晏大学士那样重视传承的儒学大士,怎会允许晏家世代在上京为官的先例在小晏这一代断了?

    “我起初也没有想到,可是后来不知晏清歌用了什么法子,逼得晏轻寒替他在上京为官,晏清歌大概是料定了朝中更需要的是晏轻寒,于是以他作为条件,诱我应允。”

    “晏大哥?他要为官?”长安更不敢相信。

    想起晏轻寒,她眼前浮现的便是那生着桃花眼的面容,以及他风流不羁的性子。这样一个散漫惯了的男子,如何能在朝中为官呢?

    “是,过几日等你我回京后,无论晏清歌走或是留,晏轻寒都将出任三司使。”

    慕言殊淡淡说道。

    长安这下便明白了过来,慕言殊任命他为三司使,是要将国库交给他管理啊!晏轻寒自小便弃文从商,最擅长的便是钱生钱、利滚利,以他的本事,定能让国库更加充盈。

    更重要的是,以晏轻寒富可敌国的财力,他们再不用担心三司使贪墨了。

    长安一边赞叹慕言殊安排得好,想起小晏,又难免惆怅,她叹了一声,道:

    “我与小晏一起长大,这些年来没少谈论古今,今时今日,我还尚陷于宫城的囹圄,他却已要离开这里,去寻找自己的价值。”

    说着,她又想起长平来。若是此刻长平还在,想必她与小晏早已经完婚了吧,若是她还在人世,小晏可还会选择远赴北方治水呢?

    慕言殊从来听不得长安妄自菲薄,便放下手中的奏折,走到她床畔,揽了她说道:

    “小七,别忘了你曾在西北战场与我一同攻破巫书纳的《扶苏兵法》,也别忘了如今你曾代替我、在朝中独当一面,你比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女子都要坚强勇敢,从今以后,再也别觉得比不过他人,也再别觉得自己不够好。”

    长安听了这话,内心深深的震动着,她看着慕言殊的双眼,从他的眼中看到的全然是认真,没有丝毫的哄骗,于是她知道,慕言殊这番话是真心的。

    “你不要总是夸我。”长安低声说着,“我有些……不习惯。”

    上一世她活了二十年,父皇、母妃在世时,眼中有的永远是长平,他们从不吝于夸奖长平,而长安哪怕再用功再努力,也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后来亲人们一个个离她而去,国家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肩上,那五年间,她承受的只有朝臣的诘难与不信,从没有一个人,真心觉得她说得对、做得好。

    而自从她重生,自从她遇上了慕言殊,似乎她总是有机会将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展现在他面前,似乎她前世胡乱看的那些书,听闻的那些传奇,一下子都起了作用,而慕言殊也从不吝啬的夸奖她。

    这种行为,似乎叫做……宠爱?

    慕言殊看着长安,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司徒长平的及笄宴上,见到的那个酩酊大醉、无法无天的她。不过才三年的光景,竟能让她改变这样多,原本稚嫩的一张脸,此刻看来,竟然都淡淡的透出几分惊心动魄的美来。

    看了她许久,慕言殊忽然笑了,然后身子向前一倾,以下巴顶着长安的头顶,轻轻环着她,也不说话。

    长安亦沉沦于这温存之中,许久,才想起再问问晏清歌的事:

    “那小晏的事,你准了吗?他真的要离京了?”

    慕言殊轻轻“嗯”了一声,问:“怎么?你舍不得他了?”

    哪里想到他这样也会吃醋,长安心中一阵无语,却还是说:

    “我将他看作至交好友,舍不得他远行,不行吗?”

    长安并不是与慕言殊开玩笑,她与晏清歌前后相识十余年,且不说对他曾经有过的那些朦胧的向往,就单单是友情,也不是说放下,就能放得下的。

    若他真要去赤水河治水,一去必然就是数年,日后想要再聚,还真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

    长安以为慕言殊向来不将小晏看做对手,没想到今日他反常的闷闷哼了一声,说道:“不行,作为好友,也不能舍不得他。”

    此刻他的话听来,竟然有几分孩子气。

    长安又一阵无语,慕言殊长她十余岁,此刻却让她看见了他孩子气的一面,这真真让她想感叹一句:天理何在!

    “哪有你这么霸道的。”长安不满抗议。

    慕言殊却不说话了,只是笑着将她抱得更紧一些,然后手上稍一用力,与她一同倒在床上。长安被他压得有些喘不过气,便伸手推了他一下。慕言殊对此有所察觉,便稍一调整,让她枕着他的手臂躺好。

    长安腰上又有些酸,轻轻蜷起身子,试图减轻疼痛。

    “小七,身子还难受?”慕言殊感觉到她身上很凉,问道。

    长安轻轻应声。

    闻言,慕言殊伸出双手,环着她贴上了她的小腹,然后暗运内力,将热力集中于手掌之上,将温暖带给她。疼痛有所缓解,长安舒服的轻哼了几声。接着轻轻翻身,在慕言殊的怀中,调整出一个最舒服的姿势。

    “言殊……”长安轻轻唤他的名字。

    慕言殊应了一声,却没听到她再回话。

    听着她平静的呼吸,他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睡着了。

    于是,慕言殊就这样环着她,温暖她,决定今生今世,一切都只为了她。

    哪怕要辜负再多人,他也定不负她。

    作者有话要说:晏大哥是个萌物!!!!

64、长情,往事(3) 。。。 
 
 
  第九章长情,往事(3)
  
  慕言殊与长安在临川又留了几日,宫城中奏章越压越多,他们便不得不动身返京。临别时,荣妃又一次将长安单独留在了自己的殿中。
  
  此刻长安坐在荣妃身边,却已不似上一次那般紧张。这几日相处下来,她与荣妃已是极熟了,不仅因为荣妃的性格温柔、易于相处,更因为她的身上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让长安觉得似曾相识,虽不能用言语说明,却打心底里渴望与她亲近。
  
  “长安,这次回了京城,你与小殊就要完婚了吧?”荣妃眼中含笑,问她。
  
  想起与慕言殊的婚事,长安仍是有些害羞,只是点了点头。
  
  荣妃却如释重负般的说道:“看着你便让我想起了和靖来,如今和靖的女儿都已这么大了,小殊他,也总算是要娶亲了。”
  
  长安听着她这话,只觉得仍有些别扭,便道:
  
  “母妃……我与言殊他,并不是有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关系搞得这样乱。”
  
  她不知该如何解释,尽管她与慕言殊没有任何血缘,可在天下人眼里,慕言殊毕竟是她的皇叔,他们这般颠倒纲常的不伦之爱,虽不说遭人唾弃,却也实在难以被世人接纳。荣妃却能这样轻易的,就接受了她?
  
  她竟然这样快就适应了长安的身份从孙辈到儿媳的转变。
  
  荣妃却只是一笑,拉了长安的手说:“小殊的性子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了。他认定了你,便不会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如果我反对你们的亲事,恐怕,我就要看他形影相吊过一辈子了。”
  
  说着她笑得更深,心中想着,慕言殊这养子什么都好,才学、胆识都是世间无双的,而偏偏也生了这样倔强绝顶的性子,为了一个根本不知是否存在的女子,他竟等了三十年。
  
  而也算皇天不负,真的让他等到了自己的命中注定。
  
  “对了母妃,我与言殊大婚之时,你一定要来,我想言殊也会希望你来。”
  
  虽然慕言殊只是荣妃的养子,长安却知道,在他的心中,是将荣妃看作了一切亲情的寄托,他是真的将她当成母妃来尊敬,并且,早已将她看作了亲生母亲。
  
  “那是当然。”荣妃轻轻以自己的手拍着长安的手背,“等你们的婚期定下来,就将帖子送到临川来吧。言殊成家,我是一定要亲眼看着的。”
  
  长安与荣妃说话时,没由来的想起了自己的母妃林萦。或许是两人性子不同,荣妃无论何时都是温柔的,让人想要亲近,而林萦的性子本就张扬,极少将他人放在眼中,对于长安,也未曾给过过多的关注和爱护。
  
  想到这里,长安眼眶不禁一酸。
  
  “怎么了?”荣妃察觉她的异样,“明明说的是大喜的事情,怎么好像要哭了似的?”
  
  长安努力睁着眼,让自己不要落泪,只是说:
  
  “我想起了我的父皇和母妃,若是他们还在世,知道我要嫁的人竟然是言殊,不知道会是怎么个反应。”
  
  从小他们便觉得长安不如长平乖巧,长平的未来夫婿是倜傥少年晏清歌,两人郎才女貌、佳偶天成,说不出得般配,当年她父皇母妃看着这对青梅竹马,不知心中有多么赞许。
  
  可若是此刻他们还在世,知道长安要托付终生于慕言殊,且不说慕言殊与他们皆是同辈,长安嫁他是有违纲常,且不说在她父皇心中,慕言殊是他最忌惮的对手,单单是两人年龄上的差距,恐怕就早已惹得她父皇暴怒。
  
  荣妃自然察觉了她的这些胡思乱想,连忙安慰:
  
  “不会的,长安,儿女即将成家,做父母的,无论如何都只会是祝福,和靖虽然与小殊有过不少恩怨,他却丝毫不会因此而断了你的幸福。现在你还小,不明白这些,等以后你和小殊也有了子嗣,自然就会懂得了。”
  
  长安本听着温暖,可听到荣妃又提起了子嗣,便不由得红了脸,只说:“我和他……还早着呢。”
  
  荣妃看她娇憨的模样,不禁笑了,说:“怎么会还早,你们成亲之后,让小殊多多努力,明年春天就给我添个孙子才好呢。”
  
  长安的脸更红了几分。
  
  荣妃却像是忽然想起些什么,问她:
  
  “长安,你和小殊,你们早已有了肌肤之亲对不对?”
  
  对于此事,长安不知该如何回答,既羞于坦白承认,却又知自己这几日一直与慕言殊同宿同寝,是断然骗不过荣妃的。想到这一步,她便低低点了点头。
  
  出乎她的意料,荣妃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她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长安见她这反应很是不解,于是荣妃解释道:
  
  “小殊还是少年时,就对男女之事极不上心。和靖早已收了不少丫头,小殊却从没对哪个女子青眼相待,即使是过了加冠礼,去了南疆,我也听说他的身边没一个女子,并且还将‘不设女眷’立成了规矩。见他如此,我还一度以为,他对女子不感兴趣呢。”
  
  长安一听便明白了,原来荣妃是见慕言殊迟迟不与女子亲近,以为他……是个断袖啊!
  
  想着他与她缠绵时,令她几乎几欲魂飞魄散的本事,长安心中不禁低声暗叹荣妃多虑了,慕言殊在某些方面,可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除了有些……精力旺盛。
  
  荣妃看着长安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便知道她脑海里在想些不可与外人道的画面了,见她与慕言殊的感情这样好,荣妃便也放心了。
  
  长安却紧忙扯开话题,问她:“母妃,我嫁给言殊之后,自然要每日侍奉你,为何你不也搬回上京来住,也好让我和言殊有机会尽孝?”
  
  见她眼中恳切,荣妃虽将上京看作伤心之地,却也难免心动,只是说道:
  
  “这些事,等你们成亲后再说吧。我在那皇宫中住了太多年,无论走到哪里,都难免触景伤情。”
  
  荣妃说着,难免有些惆怅。
  
  她对于那深深宫城之内的世界,实在没什么好的回忆。被她当作天一样看待的男人,享有数之不尽的女人,他宠爱她,可看着她时,眼神却又总像是在透过她看着另外一个女子。慕言殊是她后半生的骄傲,她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卷入宫廷纷争,被派往南疆镇守了十年。
  
  宫外之人,看着宫墙之内,只觉得艳羡无比。他们向往着宫内的世界,以为那里有世间最好的一切,以为住在那里的人生活中只有喜悦美满。
  
  然而她却知道,宫城里什么都没有。
  
  只有无法独占的、微薄的爱,以及无尽的寂寞。
  
  这也是为何她活了大半生,看尽了世间的繁华,归隐于人间仙境,却还要羡慕长安的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