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血铸红梅唤春归 >

第4章

血铸红梅唤春归-第4章

小说: 血铸红梅唤春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翼铖这时候显然还很不成熟~ 
  5、燕大那点事
此后半天,祝翼铖都没再说话。祝远诚不知堂兄在想什么,还以为是自己的话又有什么地方让祝翼铖看不惯,连忙又解释道:“去请愿的是我的同学。本来他们也邀请我一起,可是父亲和大伯都不准我去,我就没去。哥,我知道你觉得由我这样一个弟弟很丢脸,我的同学们也对我很鄙夷,我太怯懦,让你们大家失望了。”

祝翼铖却摇摇头:“没什么,远诚。不用太在意了,你的那些同学,或许还不够理解你的家庭背景。况且我逃出北平,留给你的压力就更大,你也不用自责了。”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祝翼铖的表情似乎突然又变得波澜不惊。他看了看窗外,道:“天色不早了,你今天才刚安顿下来,收拾收拾早点休息,我回学校宿舍了。”

“哥,要不等等我们一起吃个晚饭吧。”明知祝翼铖决定了的事情,就基本不可能会改主意,祝远诚还是挽留道。祝翼铖摆摆手:“改天吧。”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跨出了门外。祝远诚也只得送出几步,向堂兄道了别。

离开祝远诚的寓所,祝翼铖走出租界的刹那,似乎突然跌进了一个完全相异的空间。那间房子里太整洁安静,祝远诚也太知书达理、文静礼貌了。在那里坐了一会儿,祝翼铖几乎忘记了房间外,还是个正遭受战火洗礼铁蹄蹂躏的世界。

租界的外面,是一个充斥了惊慌、离乱与各种丑态的空间。

头顶似乎还听得到日本飞机盘旋的马达声,街上的民众无不是一脸惶惶不可终日的惊恐表情。大大小小的店铺都关了门,上海小商贩吴侬软语的吆喝声也被哭叫、哀号所取代。平日繁华的大上海,如今竟是满城萧条、一地恐慌。

这样的场景,祝翼铖白天在租界就已经见到过。只是白天他还是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本人却置身其外的言论者;而现在,他却仿佛突然一下被拉入了现实当中,各种他上午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的感觉,一下子全都向他涌来,几乎将他扑了个趔趄。

祝翼铖四周看看,照这情形,这几天学校宿舍大概也要疏散学生了。在头顶似有似无的日本飞机嗡鸣声中,祝翼铖信步走回了公共租界一带。

公共租界的难民区已经初具雏形。虽然仍有难民源源不断地从上海的各个角落涌来,这里已经不像上午一样混乱无序。早一些进来的难民,许多已经安定下来,甚至已经将临时地铺打的舒舒服服,窝棚也整理得精致整洁。即使兵荒马乱之下,毫无预兆的攻击,也并不能改变上海人爱整理的精美性格。

祝翼铖看到忙碌着的童子军,一眼便认出了孟芸倩。孟芸倩也看到了祝翼铖,然而因为中午的事情,她还有些犹豫要不要打招呼。祝翼铖却一贯都是对事不对人,见童军们都在忙碌,却不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不由得主动向孟芸倩摆了摆手,半调侃半认真地说:“你们这些娃娃兵们,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孟芸倩听了这话不由得扁了扁嘴:“谁是娃娃兵,听好了,我们是童、子、军!”孟芸倩嘴里说得似乎义正言辞,还向祝翼铖敬了个童子军礼,她的嘴角却不自觉地就弯了上去。祝翼铖笑笑没说话,孟芸倩快步走来将手中放着医用棉、医用酒精和几卷绷带的大托盘塞给祝翼铖:“既然来帮忙,就去把这个给小楠那边送去吧!”说着指指不远处忙碌的女孩子,“我这边忙得都脱不开身。”

叫小楠的女孩子接过托盘道过谢,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送托盘过来的是个陌生人,便又支使他去做其他的事情。祝翼铖便跑来跑去地帮这些孩子们跑腿打下手,差不多到了为难民分发晚饭的时候,他已经和这些活泼的少年们混熟了。

孟芸倩是女童军当中年纪比较大一点的,已经十九岁,仅次于二十二岁的杨惠敏。那个和孟芸倩年纪相仿、两根小辫子跳来跳去、讲话脆快笑声爽朗的小姑娘,是孟芸倩最好的朋友林晚。林晚旁边的是吴子佳,是个江苏小姑娘,性格文静,一讲话就会脸红,干起活来却一点都不肯落后。

她们的另一边,有个女童军垂着头,似乎很难过的样子,祝翼铖认出那就是小楠。孟芸倩说,小楠是上海人,父母都被日军的飞机炸死了,她在学校才幸免于难。而站在她旁边正安慰她的女孩子,眉宇间有些英气,两条辫子利索地搭在肩上,是杨惠敏。除了这几个女孩子,童军当中还有一部分男孩子。长得又高又壮却仍是一张娃娃脸的是何策,那个戴着眼镜,模样干净、文质彬彬的是魏鑫桐。

祝翼铖一边帮忙,一边和童子军们聊着,对难民却没怎么留意。相比起这些被他贴了“市侩”标签的难民,他更喜欢和童子军打交道。有时候他心里甚至会想,这些孩子们都跑出来为你们做事,你们却一边接受救济一边还要抱怨政府,连小孩子都不如。当然这些话他只是腹诽,不屑于说出来的。

正忙着,排队等待打饭的难民中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祝兄?”讲话的似乎是个北方口音,祝翼铖听到声音有点耳熟,忍不住诧异地向声音的来源方向看过去。喊他的是个年轻女子;虽然是在难民当中,却仍然是一身整洁的学生装,半长的披肩发一丝不乱,脸上、手上也都洗得干干净净。祝翼铖认出对方,有些迟疑地叫了一声:“许小姐?”

“祝兄不要这么见外,还像从前在学生会一起做活动时那样,喊我诗虹就行啦!”许诗虹笑道,声音很悦耳。

“诗虹,你怎么来上海了?”祝翼铖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前问道。许诗虹是祝翼铖在燕京大学低两级的学妹,两人都曾经是学生会干部,也共同组织过社团活动。在上海见到大学时代相熟的同学,祝翼铖是有些惊喜的。

许诗虹笑了笑,将手里的东西都交给身旁一位中年女人,又说了句什么,便走过来将祝翼铖拉到一边,道:“祝兄,真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你毕业那年,我还向社团里的学长学姐打听了,可是谁都不知道你去了哪里。”说到这里,许诗虹顿了顿,又笑了:“我也问过远诚,可是远诚也说他不知道。不过,他应该不会是真的不知道吧?”

对许诗虹的话祝翼铖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却说:“祝远诚也说起过你。这些年在燕京大学,还要谢谢你照顾他了。远诚现在也在上海,是因为北平沦陷,他不想在北平日本人统治下当亡国奴,就来了上海,可巧我正在上海读书。”

“是啊,北平沦陷了。”许诗虹略略抬起头,眼神有些复杂,却不知道目光该落到哪个点才好。沉默了几秒钟,许诗虹勉强地苦笑一下,看了看祝翼铖,道:“我也是因为北平沦陷,才离开北平。本想来上海投奔姑姑家,”说着她一努嘴,指了指刚才自己身边的那个中年女人,“结果哪里想到……”

祝翼铖明白许诗虹想说的是什么,便安慰了几句,同时朝许诗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许诗虹的姑姑是个大概不到四十岁的女人,梳着时下流行的发式。她的衣着打扮不像一般的上海太太那样张扬,款式也有些旧了。不过却看得出,无论是搭配还是保管,都非常细心,也并不显得有什么落伍。

中年女人注意到祝翼铖和许诗虹往这边看,便矜持地咧了咧嘴,朝这边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不过她的注意力很快又被正在发放的物资所吸引,不再看这边了。许诗虹不好意思地笑笑,祝翼铖倒是没当回事,也随意地笑了一下,只是心里暗暗地又多写了一张“小市民”标签。

“对了,祝兄,你刚才说远诚也在上海?他也和你在一起吗?”许诗虹见祝翼铖没再说话,便开口问道。祝翼铖耸耸肩:“他在租界找到了住处,现在没有和我在一起。”祝翼铖的态度让许诗虹有些疑惑,在她的记忆中,祝翼铖和祝远诚一直就像同胞手足一样。可是今天祝翼铖却是这种语气,莫非两兄弟是闹了什么矛盾?

心里这样想着,许诗虹却没有直接问出来,而是有些感慨地说:“祝兄,说到远诚,我不由得又想起我们原来在燕京大学学生会和社团的那些事情了。记得一开始的时候,远诚还是个高中生,却总喜欢跟着你掺和我们社团的事情,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同学们也都很喜欢他呢!”

祝翼铖仍然没有接话,却像是在回忆什么。“后来你毕业之后那年,燕大新生入学,我们学生会可是一下就从新生当中认出了远诚。远诚后来也加入了学生会,做事积极,又聪明勤奋。大家都说,不愧是祝兄的堂弟,真是能干呢!”

说到这里,许诗虹抬起头打量了一下祝翼铖的神色变化,却发现祝翼铖的目光直视着面前某个虚空的点,不知在想什么。许诗虹诧异地伸手在祝翼铖眼前晃晃,祝翼铖才猛然反应过来,有些歉意地说:“是啊,远诚一直都很聪明也很勤奋的。现在比起那时候,他是长大了不少,刚才我有点走神了,真是抱歉。”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于是作者表示妥协,改成了间日更新……
不过还是会努力写的XD~
20110321补充:改一个巨大的bug……原来记得是在别处看到杨惠敏送国旗的时候是15岁,所以设定小孟18岁,但是后来被一位前辈发现……其实那时候,史实中的杨惠敏生于1915年,那时候已经22岁了,汗……于是马上修改之,不是伪更……
附资料:维基百科:杨惠敏 
  6、职责
许诗虹听了祝翼铖的话,又否决了自己之前的推断。祝翼铖的眼神坦率平静,完全不是和祝远诚有什么矛盾的样子。既然如此,许诗虹也懒得再费什么心思去想祝翼铖和祝远诚兄弟两都在上海,为什么却不在一起这种问题。反正这和她应该没什么关系。

想到这些,许诗虹又笑了,和祝翼铖回忆起原来学生会或者社团活动当中,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一些事情来。许诗虹一边说,一边不时“咯咯”轻笑,祝翼铖被她感染,说到有趣处也忍不住笑起来。

聊了一阵,许诗虹的姑姑在另一边喊她。许诗虹却有些意犹未尽,便请姑姑先回去,自己晚些回去。姑姑便叮咛了几句,先离开了。许诗虹则继续和祝翼铖聊着大学时代的那些趣事。

两人正聊着,却听见另一边突然有一串叽叽喳喳的声音,一起喊祝翼铖。祝翼铖连忙转头,原来是一群女童军,打头的是杨惠敏。发完了难民的口粮,她们便过来喊祝翼铖。没等祝翼铖答话,孟芸倩从后面蹦出来,看了看许诗虹,促狭地嚷道:“难怪说来帮忙,结果才过了没多久就又找不到人影了,原来是在这里呀!”

听着女孩子们的哄笑,许诗虹的脸微微红了一下,和女童军们微笑着挥挥手,打了个招呼。祝翼铖却没想那么多,朝着杨惠敏、孟芸倩她们挥挥手,爽朗地说:“这是我大学低两级的学妹,当年可是我们学校的大才女!”

许诗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推了祝翼铖一下。祝翼铖却笑着不接招,又转向许诗虹:“她们都是上海的童子军,可别惹着她们呀,她们都厉害着呢!”杨惠敏、孟芸倩她们正在朝祝翼铖走过来,听了他这话,都笑了起来。许诗虹笑吟吟地眯起眼晴,故意问道:“那她们是厉害在那里?我可没有看到她们有三头六臂呢!”

祝翼铖仍然在笑,可是语气却突然认真起来:“她们厉害就厉害在,她们小小年纪,就知道投身抗战,保家卫国!”祝翼铖的话让许诗虹愣了一下,没有答话。而原本还在嬉笑着的女童军听到祝翼铖对许诗虹的这句答复,也突然一下收敛了欢声笑语,表情骤然严肃认真起来,腰杆也下意识地挺直了。

“童子军的厉害,就是他们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小小年纪就知道组织起来帮助民众、抵抗日本!”祝翼铖自己也收敛了笑容,一字一顿地说。末了,却还不忘顺带讽刺一句:“比起某些只知道喊着政府对不起自己的人强过不知多少倍。可惜政府无能,中华民国的国土,难道就要靠这些孩子们来守卫了吗!”

话音未落,周围有路过或者围观的人听到了,便纷纷为童子军鼓起掌来。女孩子们一开始有些不好意思地互相看看,待周围的掌声渐渐平息,孟芸倩忍不住又反驳:“祝大哥,政府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我们的政府是不会抛弃百姓不管的!”

孟芸倩才说了一句,祝翼铖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表示不想听,截断了她的话。孟芸倩本来还想争执一番,被祝翼铖这样一打断,却不知该从何说起了,只能不服地立在原地,重新组织语言。一边想着,她一边求助地看看身边的杨惠敏,说起来,杨惠敏虽然看起来瘦弱单薄,却是她们中最伶俐的一个。

杨惠敏也没有说话,小楠、林晚和吴子佳互相看看,一时间也有些语塞。她们能说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