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血铸红梅唤春归 >

第5章

血铸红梅唤春归-第5章

小说: 血铸红梅唤春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惠敏也没有说话,小楠、林晚和吴子佳互相看看,一时间也有些语塞。她们能说出的那些话,早在今天上午的时候,孟芸倩站在岗亭上,不管对着闹事的小市民还是对祝翼铖都说尽了,这时再对祝翼铖重复一遍显然全无作用。

就在大家都有些沉默,而围观的人们也开始渐渐散去的时候,许诗虹却突然开口:“政府只依靠军队抗战,而将广大的平民百姓置之不理。然而现在日军武器精良,无论是装备还是战场训练都超过中国军队。所以中国军队才会节节败退,政府才会显得软弱无能,被群众不齿。”

无论是女童军们还是祝翼铖,显然都没想到许诗虹会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并且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吴子佳快言快语地追问:“那,姐姐你倒是说说,我们的政府要怎样才能战胜日本人?”

“只依靠军队和政府片面抗战是没有前途的,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许诗虹用一种循循善诱的语气回答。可还没等她说出下一句话,孟芸倩却抢先张口反驳:“如果日本人打过来就要靠百姓去抵抗,那还要军队做什么?”

祝翼铖本想说点什么,可是孟芸倩却发起了倔脾气,和许诗虹较起真来,平素逞强好辩的祝翼铖,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也有被别人的话挤得插不上话的时候。

许诗虹还想说什么,孟芸倩却一句接着一句,不容许诗虹插话:“政府的军队就是应该保护民众,才对得起民众上缴的税款!强敌压境,军人理应冲在民众前面,断没有军人还要靠民众掩护的道理!打起仗来还要朝民众的身后躲,那索性不要当兵算了!”

讲这些话的时候,孟芸倩的胸口明显地起伏着,显然是非常激动。趁孟芸倩因为太激动而不得不大喘气的功夫,许诗虹终于抓住机会,反问了一句:“你说抗战要靠军人,那你又不是军人,为什么不让军人保护你?你们这些小孩子,又为什么要参加抗日?”

“我们是童子军!”一边凑过来的男孩何策早就忍不住了,马上接了上来。许诗虹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又被孟芸倩抢了先:“首先,我们参加抗日,但是我们现在做的就只是医护和帮忙募捐、安置难民这些事情。如果有一天需要我们上战场,我们一定毫无怨言、毫不犹豫。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军队还有一枪一弹,他们也不会反而躲在我们身后!”

孟芸倩说着,声音越来越高,几乎变成了演讲一样的高喊:“其次,我们虽然不是正规军,但我们是童子军!”说着她伸出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根手指,一根根扳过去:“我们的信条是智、仁、勇,我们要跟着中央军,和日本人拼命!”

许诗虹看着孟芸倩,表情有些复杂,祝翼铖的眼神里却多了些赞许。孟芸倩没看他们两人,自顾地说下去:“更何况,我们的军人保护我们,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所在后方什么都不做呀!保卫民众是军人的职责,但是保卫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职责!中华民国也不仅仅属于军人,它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祖国!”

孟芸倩的周围很快又聚集起了一小圈围观的人,这时候都对这个女孩子比出了拇指。祝翼铖更是突然鼓起掌来。祝翼铖的掌声,一开始显得有些突兀,然而很快,其他的童子军和周围的民众,便同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只有许诗虹还呆立在原地,似乎仍在仔细琢磨着孟芸倩刚刚的话。

掌声未落,许诗虹的嘴唇又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终于没说出来。吴子佳朝着许诗虹骄傲地一仰头,一副胜利的表情。只是表情还不过瘾,吴子佳想说什么,却被杨惠敏从后面拉住。林晚也拍了拍吴子佳的后背,示意她算了,这位姐姐既然不再说话,她们也就不要这样穷追猛打下去。

“你这伶牙俐齿的才女,这次可是落败了!”祝翼铖突然看着许诗虹笑道。许诗虹还不服,皱了皱眉,祝翼铖却说:“诗虹,她们说的没错。政府虽然腐败无能,毕竟也是我们的政府。而上战场杀敌,就是国军的职责。就算是百姓都是自私自利的市侩,或者目光短浅的愚民,他们也一样有被保护的权利。”

说到对民众的定位,祝翼铖又露出了一丝嘲弄的表情,不过转瞬即逝。他看了看孟芸倩她们几个童子军,语气认真起来:“如果军人不能保卫民众,那国家要军队有什么用处?百姓自发抗日是出于爱国心,也许值得鼓励,但是政府不可能会去动员百姓抗日。事实上,民众纳税,军人扛枪,本就是各有各的使命!”

祝翼铖话音才落,孟芸倩便第一个猛烈地鼓起掌来。拍了几下手,她才发现好像周围其他人都还在琢磨着祝翼铖的话,大概还没有完全消化,一时间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双手举在胸前,放下也不是、继续鼓掌也不是。幸好这时,杨惠敏、吴子佳、林晚还有小楠她们也反应过来,一齐爆发热烈的掌声。

躲在大家的掌声中一起拍手,孟芸倩突然感到脸上有些发烫。她想不出为什么,只觉得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孟芸倩偷眼环顾四周,还好,没有人注意到她脸上的异样,她才放下心来,可同时却似乎又有些失落。祝翼铖一脸认真,没再说话,许诗虹却抿着嘴,沉默地立在原地,眼神有些游移,不知在想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这段算是对“片面抗战”有感而发吧……
常常会觉得国民政府实在悲剧,在抗战的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卫了华夏国土炎黄根基,结果还被批判为不抗日……
八年血染的烽火岁月,轻飘飘的几句话就给抹杀了……
20110321补充:这一段也是因为杨惠敏的年龄问题做了点小修改,还好后面没再写到这一点……
20110322补充:童子军的守则是“智、仁、勇”,误写成“仁、智、勇”,在别处被一位前辈指出来,于是马上跑步前来修改……
这问题很严重,汗~于是……仍然真的不是要伪更啊…… 
  7、缺医少药
等到大家都平静了一些,许诗虹突然又开了口,却平静温和德仿佛刚才的事情全没发生过似的:“天色不早,姑姑一家大概还在等我回去吃饭,我先走了,大家再见!”

虽然刚刚争执得很激烈,不过跳出所争论的问题,大家还是友好的。孟芸倩她们和许诗虹道别的时候,表情还有些不舍,完全看不出她们刚刚才进行过一场争论。许诗虹看了祝翼铖一眼,欲言又止。祝翼铖却没有注意到,只是随意地挥挥手:“诗虹你先回去吧!有机会再见。”

许诗虹向祝翼铖点点头,“嗯”了一声,也挥了挥手道:“祝兄,那再见了,今天聊得很愉快!”说完,她想了想又补充道:“改天在一起出来玩玩吧,也带上远诚一起。毕竟你们都在上海,我也在上海,这倒是很巧呢。”

“是够巧的,可巧北平就被整个丢给日本人了呢!”祝翼铖鼻子里哼了一声,回答中带着讽刺。许诗虹听出他话里的刺,虽然明白这刺未必针对自己或者眼前的任何人,却还是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想了想,她便只是勉强地笑了一笑,就离开了。

临近傍晚,天色渐渐地暗下来。许诗虹离开后,女童军们也和祝翼铖道了别,回到了她们设置在租界中的集体营房。祝翼铖看看外面的情况,现在怕是还无法回学校宿舍。他也不着急,就在这难民区当中,漫无目的地闲逛。一边慢慢走着,祝翼铖一边还带着些愤世嫉俗的优越感,苛刻地打量着周围的人群。

这时候难民区的百姓大都吃过了晚饭,便又开始为了一个铺草席的角落或者一块饭后的西瓜争论起来。也有的市民摇着蒲扇,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解开上衣扣子斜靠在简易座椅上纳凉,或者索性甩掉了上衣,围成一圈开始搓麻将。有的人腿脚慢些没捞着上场,便围在旁边一边看着场上的战况,一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搜索着上场的机会。

祝翼铖一边左顾右盼地溜达下去,一边却在心里鄙视着这些小市民。冷不防有人在他旁边喊了一声:“哥,你在这里呀!”祝翼铖循声望去,果然又是祝远诚。祝远诚一见祝翼铖,便热情而恭敬地说:“哥,我问过别人,听说你们学校宿舍关闭了,学生们都回不去,现在也都在这边,我就来找你了!”

祝远诚拉着祝翼铖的胳膊,继续诚恳地说:“哥,我知道你对家里还有意见。可是这兵荒马乱的,在外面总归不方便,还是在租界里有个固定住处,毕竟安全些。要不然你还是去我那里住几天吧,反正我那地方也不小,有几个房间,我们两个人都绰绰有余了!”不愿和别人住一个房间,是祝翼铖的又一个怪癖。他离家这么多年,这一点祝远诚却还记得。

对于祝远诚的话,祝翼铖皱了皱眉,坚决地摇了摇头。祝远诚还想劝,祝翼铖看出堂弟心里的话,抢先道:“远诚,家里给你多少钱,你怎样用,我都不过问,也不会对你有什么看法,毕竟这都是你的事。那些钱你作为祝家二少爷,用得也并不违法。但是我不会去那里住,因为这钱是从北平寄来的!”

祝翼铖的态度让他那才满二十岁、还是个少年的堂弟愣了一愣。祝远诚下意识地解释了一句:“哥,没关系的。我过来上海之前,大伯和伯母已经说过,他们不会再逼迫你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情。”他解释得很小心,一边说一边还留意着祝翼铖的脸色。

“我不是这个意思。”祝翼铖却根本没看祝远诚的表情,便打断了他,“我不是因为和他们闹别扭才不肯花他们的钱。而是因为现在北平在日本人的手里,他们的钱,当然也是和日本人沆瀣一气才赚到的!这钱上面一股亡国奴的臭味,脏得要命!”

堂兄祝翼铖的态度十分坚决,祝远诚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得随祝翼铖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于是,祝翼铖便住进了难民区。当然,这意味着他每天都会看到身边上演着各种他眼中的“丑态”,或者嗅到弥漫在烟火人间的市侩气息。这些人间烟火,从第一天开始就让祝翼铖愈发感到中国已经没有希望。

尽管如此,祝翼铖却仍然不肯搬去和祝远诚住在一起。过了一两天,他的导师汤飞凡教授组织了医疗队,进入难民区开始做义工,祝翼铖便也加入其中。他出国深造的事情已经基本定下来,只是因为上海突然爆发了战争,便推迟了一段时间。按照他导师的计划,等上海的局势稍微平静一点之后,便送祝翼铖去美国,对方正是他自己的母校。

这些医学生做的都是些医疗、救护方面的工作。八?一三之后没几天,在汤教授的主持下,一个简陋的医疗区成立了。其中的医疗工作者,就是上海所有自愿义务奉献的医生和医学生。而为他们打下手的,除了懂得一些医护知识的神职人员,就是受过基本互助和野营训练的童子军。

出于对导师的尊敬,祝翼铖加入了医疗工作的行列。不过他的心里却对这种纯义务的组织颇不以为然。既然祝翼铖固执地认为人性本恶,民智未开,那么在他眼里,为民众服务的事情,自然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实际上,与其说他是抱着服务的心态,倒不如说他将这当做了一种另类的实习。

这实习的内容之一,也许就包括如何在药物和绷带都缺乏的情况下完成各种手术。

“消毒水是外科最基本的药物,连这都没有,若感染怎么办!这情况我处理不了!”当着眼前这个陌生中年人的面,祝翼铖暴躁地摔了手中的绷带和手术剪吼道。孟芸倩刚刚帮他递了装满医疗器械的托盘过来,看着祝翼铖发火,一时间似乎又不好离开,尴尬地立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中年人是被日本飞机投下炸弹的碎片刮伤,脸上、背上、手臂上都是流血的伤口,有几处已经结痂,颈部更是被弹片削去了一块肉。他脸色铁青,抿着的嘴唇因为痛苦而有些扭曲。尽管如此,他却紧咬着牙关一声不吭,皱着眉头坐在祝翼铖对面,眼睛死死盯着自己手臂上的伤口。

祝翼铖见孟芸倩没有反应,心情更加烦躁,突然“噌”地站起来,右手在简陋的工作台上一拍,话中带刺地质问:“你们童子军不是说要为难民募捐,而且王晓籁已经答应捐给你们外科药物了么?怎么,难道说他在各大报社记者面前出尽了风头之后,他讲过的话也就不算数了么?”

无论从年龄还是经历论起来,上海商会会长王晓籁都无疑该算是祝翼铖这个青年学生的长辈。祝翼铖却如此桀骜不驯地直呼其名,不仅祝翼铖对面等着处理伤口的那个中年人摇着头皱了皱眉,就连孟芸倩都深觉不妥。虽然有时候这样的态度在青年当中也是一种时髦,但是当那个被反叛对象是不遗余力支持抗战的王会长时,孟芸倩忍不住有话要说。

“祝大哥,你太误解王会长了!”由于祝翼铖平时表现得实在太暴躁而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