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毒医-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看这丫头愿不愿意配合了。
被老鸨用打量货物的眼神看着,王琴雅感觉到一丝不自在。她下意识的就想往后退,但最终还是硬生生止住了这种念头。她明白自己如今的处境,除了安静的做个听话的人形木偶外,最好不要动任何不该动的心思。
王琴雅不是无知少女,对青楼并非一无所知。在没有进入李府之前,她就曾听说过青楼为逼姑娘接客而闹出人命的事情。
作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王琴雅自觉还不想这么早就香消玉殒。她还有新仇旧恨没有报,现在必须坚强的活下去。除非王家老小都死绝了,她心中的恨意才能得到解脱,否则就必须忍辱负重的活下去,寻求报仇雪恨的机会。
打量了她一会儿,老鸨这才冷笑道:“原以为你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没想到竟然是浪得虚名。就为了你这个废物,老娘破费了一千两百两银子。”
面对老鸨的冷言冷语,王琴雅低下头语带歉意的说道:“让妈妈破费了,我一定努力赚钱还债,争取将妈妈的损失补回来。我真的没有别的心思,只希望妈妈能给一口饭吃,能给一个赚钱还债的机会。”
见她没有推脱责任,老鸨心情一下子就阴转晴,冷哼一声道:“哼,说的好听,谁知道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像你这种口是心非的姑娘,老娘见多了。”
虽然言辞仍然犀利,王琴雅却还是从老鸨的语气中感觉到了心情好转的变化。她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为刚才的灵光一现感到庆幸。还好她没有选择出言反驳,否则定然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估计只有进一步激怒老鸨的份儿。
放低姿态,王琴雅故作惶恐的哀求道:“回这位妈妈的话,我真的没有别的心思,一心只想为妈妈把损失的银子赚回来。”
看见她的样子,老鸨这才放下心来,语气缓和道:“好吧,既然你有这个心思,那以后就一切听我的。只要你够听话,莫说是一千二百两,就算是一万两千两也是赚得回来的。当然,赚到了钱对你也是一件好事。”
低眉顺眼的答应了一声,王琴雅就安静的立在那里,等着老鸨进一步的吩咐。她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波澜不惊,但心中却难免感到一阵紧张。
受以前听到过的传言影响,王琴雅对青楼是有一种恐惧心理在里面的。她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会是怎样,但如今却又只能默默的接受。
☆、第278章 受虐
与李氏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后,老大媳妇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不安,但后来见一切平静如常,心中悬着的石头这便落了地。
经过了这一次的事件,老大媳妇对李氏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以前受孝道影响,从来没敢忤逆过李氏的意思,到头来却换来各种不满与冷嘲热讽。现如今,她将李氏彻底踩在脚下,却反而收获了李氏的小心对待。
经此一役,老大媳妇算是搞明白了。什么孝道都是浮云,谁信谁倒霉。恰恰相反,敢闹敢折腾才是在后宅生存的诀窍。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琴雅的事情在王家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原以为事情就会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却不料竟然来了一个峰回路转。在王琴雅被发卖后的第五天,王家毫无征兆的迎来了一群府衙派来的衙役。
面对衙役,王家老小一个个静若寒蝉。他们胆子向来小,莫说是府衙的衙役了,就连县衙的衙役都不敢招惹。
见王家老小都在,府衙衙役当场就开门见山提出要回李府银子的要求。用他们的话说,这些银子都是李府重利盘剥得来的,所以都是犯罪所得。按照高知府的宣判结果,这些银子必须全部收缴国库,否则不足以平民愤。
面对府衙衙役的强势,王家老小半点反抗的心思都先不起来。有二麻子的证词在,他们最后只得乖乖交出当初李府给的所有银子。
在王家老小所有人中,老大媳妇算是最幸运的一个了。她从王琴雅那里拿到过五百多两银子,却幸运的没有被李府记录在案。这样一来,在上缴完李府一开始给的一千两银子后,她手中还留下了五百多两私房钱。
有这么多银子傍身,老大媳妇心中并没有如王家其他人那般慌乱。她默默的盘算了一下,发现带着这些银子还是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事到如今,老大媳妇已经没了先前那些不切实际的愿望。李府在一夜之间覆灭,她一下子失去了靠山。救出王家老大的念头随之就淡了。她明白就凭她手中这些银子,能不能真的把王家老大救出来,还真是一个问题。
与其奢望这些不靠谱的事情,她还不如为将来的生活做一些靠谱的打算。比如拿着这五百多两银子。她或许可以考虑带着儿子分家出去单过或者回娘家。
打定主意,老大媳妇就直接向李氏摊了牌。用她的话说,王家现在就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如果继续和王家老二住在一起,肯定多有不便。为了避免外人说闲话,她打算带着儿子出去单过。
面对老大媳妇带孙子一起出去单过的决定,李氏表示了反对意见。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她的反对意见已经没了原来的影响力。
无视了气得跳脚的李氏,老大媳妇当天就带着儿子搬出去住了。她先在村子里寻了一间茅草屋,以当做临时落脚的地方。她身怀五百两银票。若想能光明正大的拿出来用,就必须避开李氏的视线,因此将来必然会离他们生活了许多年的村子远远的。
住了两三天,老大媳妇就带着儿子从村子里搬了出去。别人问起来的时候,她给出的理由是回娘家。
回娘家。这当然只是一个借口。老大媳妇都嫁过来二十几年了,娘家早就没了她的容身之处。她嘴里说着回娘家,实际上却是带着儿子搬到了云州城。她已经想好了,趁着现在手中有一些闲钱,正好可以做一点小生意,省的坐吃山空。
收到老大媳妇搬走的消息时,李氏这才猛然回过神来。她之前一直沉浸在银子被官府没收的痛苦中。竟然忽略了老大媳妇这么做的背后动机。
依照李氏对老大媳妇的了解,她绝不是一个能轻易接受一千两银子被没收的人。李氏仅仅是被没收走了几百两银子,就痛苦成这副模样。老大媳妇被没收的可是一千两,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缓过劲儿来。不用问,这件事里肯定有猫腻。
至于什么样的猫腻?那还用说。能让老大媳妇没时间心疼失去的一千两银子,那只能是另外一笔数额不菲的银子。
一想到这里。李氏心中就暗恨不已。她发现她这回严重低估了老大媳妇的心机,竟然藏着私房钱没露出半点风声来。早知道她那里还有多余的私房钱,李氏肯定会想办法逼她教出这部分钱来。就算她一个人做不到,大不了叫上王家老二一起。
只可惜现在老大媳妇已经跑路了,她却连一点风声都没收到。哪怕如今反应过来。她一时半刻也没办法找到老大媳妇的落脚点。
为了想办法从老大媳妇那里要银子,李氏最后还是将想到的这些可能告诉了王家老二。她原以为王家老二会跟她一起记恨上老大媳妇,却不料先被记恨上的则是她自己。她被刚刚得知噩耗的王家老二指着鼻子骂了一顿,各种难听的话都无所顾忌的喷了出来。
活了大半辈子了,李氏还从来没被自家儿子这么骂过。她心中委屈极了,一下子觉得这世上简直没任何可值得留恋的东西。
说实话,王家老二之所以骂李氏,完全是因为她不长脑子。原来老大媳妇在的时候,她不说这些可能,现在人都走了,才把猜测的想法说出来。问题是现在说有什么用,老大媳妇人都跑了,他们想找也没线索。
当然,王家老二觉得这件事都是李氏的错。至于他自己为何从头至尾没想到这种可能?他根本没在脑子里考虑过。
大概是迁怒,王家老二将对老大媳妇的不满全部发泄在了李氏身上。他开始抛弃孝道的束缚,时不时对李氏冷嘲热讽几句。在他看来,他们一家落到现在这般一穷二白的状态,全都是李氏这个老不死的功劳。
说实话,若不是李氏糊涂透顶,对老大媳妇的异常浑然不觉。他们说不定早就发现了老大媳妇的阴谋,将她藏起来的私房钱全部逼出来了。
刚开始几天,王家老二还只是对李氏进行语言上的冷嘲热讽。等发现这么做没什么严重后果后,他就开始越来越变本加厉。直到后来,王家老二的儿女开始有样学样,时不时对李氏进行嘲讽数落,甚至诅咒谩骂。
看见一家人都对李氏落井下石,老二媳妇终于抛弃了孝道的伪装。她这么多年没少被李氏挑剔,现在总算是迎来了复仇的好机会。
作为一个成年人,老二媳妇整治李氏的招数多了。她一方面对李氏进行恶毒的言语攻击,以打垮其精神支柱,另一方面还派一些重活给李氏干,以对其进行身体上的压迫。这么多年被刁难的仇恨,她可一直牢牢记在心里,现在就是一起讨要回来的时刻。
面对老二一家的刁难,李氏一开始还进行过反抗。问题是她现在势单力孤,一个人怎么可能对抗得了团结一心的老二一家?
最初的反抗无效后,李氏只好默默的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她一天到晚干各种脏活累活,时不时还要遭受老二一家恶毒的言语攻击,有时候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就算李氏自觉是个能隐忍的,也受不了这种非人的折磨。
没过几天时间,李氏就有些受不了了。她鼓足勇气向王家老二表示了不满,结果却遭到一顿史无前例的毒打。
不得不说,李氏运气实在是差了点,表示不满之前竟然忘了看黄历。按照王家老二的本意,虽然不待见这个亲娘,却也不会严重到拳脚相加的地步。
问题是李氏太没眼色,竟然挑了一个王家老二满肚子怒气的时候表示不满。本来就在外面被人狠狠的挤兑了一番,回家却还要面对李氏这个老太婆的抱怨,王家老二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被挑了起来,脑子一热就动手打了人。
将李氏毒打了一顿后,王家老二心中的怒火算是宣泄干净了。直到这时候,他才反应过来,心中不免感到一阵懊悔,于是就草草的表示了一下歉意。
面对王家老二一脸敷衍的态度,李氏心中感到了这辈子从未有过的绝望。她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时不时就要面临儿孙的嘲讽和打骂,简直看不到丝毫活下去的希望。
尽管面临这样的处境,李氏却还是没放弃改变生活的念头。既然王家老二靠不住,那她就只能靠孝道压人了。只要她去里正那里告一状,不怕老二一家不服软。若是他们还敢继续虐待自己,肯定会遭到千夫所指。
想到这里,李氏就暂时放弃了与王家老二的计较。她从地上爬起来,就先回了自己的屋子,以等待出门求助的机会。
没过多长时间,李氏终于等到了机会。她趁着老二一家都出门的时候,就出门直奔里正家里而去,打算将自己的冤情哭诉一番。
ps:
求票,粉红票和推荐票都行。拜谢!
☆、第279章 李氏之死
一见到里正,李氏马上就开始哭天抹泪。她将这辈子的演技都展现了出来,声泪俱下的控诉老二一家的惨无人道,样子看起来真是令人同情。
面对李氏的哭诉,里正表面上虽然露出一副耐心倾听的模样,但心里实际上却对此极为不耐烦。在一个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他还能不了解李氏的德性。像她这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怎么可能会在儿女面前吃亏?
不得不说,李氏这还真有点儿自作自受的意思在。她平时表现的太强势,以至于这时候并没人真的相信她所哭诉的一切,都以为这不过是欺压儿女的一种手段。
等她哭诉完,里正就耐着性子劝说道:“王家嫂子,你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能跟小辈们一般计较?像我们这种做长辈的,半截身子都埋进土里,有些事情该看开就得看开。都争了半辈子了,现在身边就自家儿女,还有什么可争的?把身外之物看淡点,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闻听此言,李氏脸上立刻闪过一抹惊讶之色。她原以为里正会陪她一起数落老二一家的不是,却不料竟然将错处都记在了她的头上。
面对这样心存偏见的里正,李氏自然不肯忍气吞声。她马上发扬精湛演技,再一次将这段时日的悲惨遭遇哭诉了一遍。她在哭诉的同时,还没忘在这些悲惨遭遇里添油加醋,企图以此博取里正的同情。
只可惜她添加的有些过头,最后反而弄巧成拙,使得说出来的话越发缺乏可信度。
面对她的哭诉,里正的耐心终于告罄。他甩下一句好自为之后,就转身离开了会见李氏的屋子,到别的房间寻求清静去了。
没有了观众,李氏的哭诉自然无法继续表演下去。她心中愤恨不已,最后却只能满心绝望的往回走去。与来时的心情不同。她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