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K匝罨ǖ募酰蹦悖嗔吮就醯氖郑
宝胤强挺起胸膛,愤怒地咬着牙根,“拓跋翰,你最好把我一起杀了,我若活着,你就没有一天安稳日!”
“一个偷香窃玉的淫贼居然也如此猖狂,一个卑贱汉人,本王要杀你易如反掌!”
“哪个敢动!”门外忽然冲进一队兵勇,三下五除二就解除了一帮家丁的武装。为首的上前一步宣称道,“我等奉琅琊王之命接我家大公回府,有什么不满秦王自去找我家王爷理论。”
“老匹夫拥兵自重,欺人太甚!本王要上表父皇,听凭父皇定夺!”
魏宫旧制,子贵母死 第300章 父权如山情陷囹圄
司马宝胤被几名兵士解开了绳索,长长舒了口气,赶忙上前扶起为他跪地求情的女人,“快起来,跟我走。”
带兵的小将一抱拳,“大公,王爷说了,不论出了什么事,只带您一个人回去!”
沉默片刻,举重若轻地说道,“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这……”兵头儿当即犯了难。
宝胤打量着一脸尴尬的女人,当下灵机一动,“你们看看,她是谁?认不得了吗?你们在出征柔然的战场上负伤的时候,是什么人把你们给治好的?”
片刻,士兵忽然有人大喊道,“木兰花?不,花木兰,就是替父从军的那个——木兰军医!”
“是啊。你们就忍心留她在这儿等死吗?本官与她情投意合,这你们是知道的。”脸色一沉,蔑然转向拓跋翰,“当初我俩同住一顶帐篷的时候,还没有王爷呢!”
“你——你好大的胆!”秦王吹胡瞪眼,自视在下人面前丢尽了颜面,“如此,本王就把你的原话呈给父皇。司马宝胤,你找死!”
宝胤全然不理会怒不可遏的皇,搀扶起满眼感激的小女人在一群兵勇的护卫下出了禅院。
当初,他之所以不与拓跋焘争夺,并非畏惧权利,而是认定对方是真英雄。就各方面而言,他都不堪与之比肩。可对方那群皇算什么,一群不肖弟,根本就不配他多看一眼。在他眼里,落羽的选择是对的,他从来不曾怪她,可他不能眼看着她毁在秦王之辈的手里。
匆匆回到琅琊王府,气都来不及喘一口就听见琅琊王老爷暴戾的吼声,“你这个逆,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是在给咱们司马家挖坟掘墓!这女人,这女人……这往轻里说是拐带人口,说重点是辱没皇族!”气得呼呼直喘,面红耳赤,“唉——怪我司马楚之教无方,堂堂世家弟偏偏被女色所迷。来人啊,把这逆给我关进柴房!派车,把这女人给我送回秦王府,听凭秦王发落!”
“父王,父亲!你可以责罚孩儿,却万万不能将人送回去!”砰的一声跪在地上,扯着父亲的衣襟,“送她回去,只有死路一条。父亲若执意这样做,不孝逆唯有一死!”
“胤儿!”
“我意已决。请父亲成全孩儿。”
“司马一家上下百口,还不及她在你心的分量?”觉得儿执迷情爱,简直是无药可救了。
伏在地上砰地磕了个响头,“儿请父亲为我二人主婚,明日一早,我夫妻二人同去秦王府请罪,携手赴死!”
“你……一个有夫之妇,老夫如何为你主婚?你糊涂,老夫不糊涂!”
萧竹站在廊下观望良久,强忍着抽噎,缓缓跪下身,“大公不要为难王爷了……我走。”
“等等——”赶忙起身阻拦,“你死,宝胤绝不偷生;你走,宝胤随你走!”
“天下之大,可怜我俩竟无处容身……”扬手拭去两颊的泪痕,转身就往院外走,垂地的裙摆荡起一路风尘。
宝胤再次跪了下来,不曾抬眼,对着琅琊王砰砰砰连磕了三个响头,“父亲,恕孩儿不孝。孩儿去了!”豁然起身冲向门外,“落羽,等我——”
琅琊王但觉天旋地转,撑着廊下立柱,老泪横流:这儿,当真是不用了……
与此同时,拓跋焘率军到达了长安,下令凡遇到汉人、蛮夷以及与逆贼盖吴串通之人一律诛杀。经过一番调度部署,决胜于千里之外,盖吴叛军在杏城遭遇惨败。
闻听盖吴派出使节向刘宋求救,那个宋帝给了他一些有名无实的头衔,之后只是把大军部署在边境上摇旗呐喊,看似声援,实则观望。听到他御驾亲征的消息,前方的敌人早已闻风丧胆,不禁沾沾自喜,以为这些都是意料之的事情。
是夜,军营之把酒狂欢。随军出征的崔浩私下里将一封密函放在了大帐内的御案上。
拓跋焘灌了一肚酒,身披重甲晃晃地挑开帐帘,遥望着奋笔疾书的崔老夫说道,“司徒大人不去喝几杯吗?”轻提嘴角,指了指对方,“洁身自好——好!不像朕,纵酒无度。”惬意,放肆地打了个酒嗝。
崔浩起身施礼,一派君儒雅,“万岁,快马新送到的密函。貌似,一封家信。”
“家信?呵,煌煌京师,谁人能想起问候朕?”心暗叹:孤家寡人!
“秦王手书。”
阔步走向案头,某些原因,对于“秦王”二字异常的敏感,“他怎么想起给朕写信了?”哗啦一声拆开信笺,借着忽明忽暗的烛光在心默念:儿臣不孝,以此手书向父皇请罪……
信读到一半,拿着请罪书的大手便克制不住地剧烈颤抖——
片刻,将简短的信件撕得粉碎……
崔浩瞬间察觉到了天的异样,起身询问道,“何事惹得万岁发火?”
怔了片刻,“没事……没事!”气势汹汹地冲出大帐,一脚踢散了帐门前的篝火:她……司马宝胤……宝塔寺私会……意图私奔?
居然还当众提起两人曾同宿一帐的陈年旧事……
你二人把朕置于何地?朕不会,不会就这么算了!
如果此时可以抽身,他定会连夜返京,亲手诛杀二人。琅琊王护短,派兵将二人接回了府里。这又算什么?将皇室的体面置于何地?
一口恶气直冲胸口,因战事耽搁多日的病情顺势加重,依着大帐背后的枯木一连吐了几大口血。慌忙拭去唇角的血迹,生怕被阵前的将士看到,动摇了军心。
“万岁,琅琊王密报。”崔浩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
“他?”这老混蛋居然还敢写信来!想羞辱他吗?逼他诛灭司马家的族?伸出满是血迹的大掌接过信,方要撕毁忽听崔浩劝阻道,“圣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万岁该看看,不可执着于一面之词。”两封密函前后而至,皆以私传密报奏事。或许关乎皇室颜面,不宜大肆宣扬。
拓跋焘长长呼出一口气,微微耸动着喉结,“司徒大人所谏极是,朕方才有些意气用事。”
“还望我主保重龙体。太医提醒,万岁的病还没有痊愈,只因急于出征,暂时用药控制住了病情。”
头痛欲裂,轻轻点了点头,扯开信笺借着氤氲的火光斟酌着琅琊王的“狡辩之词”。
怎么?人已被老王爷扣下了?对方还特别提起是“分别关押”的,并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没有冒犯过秦王。
这封信前后的主要意思是说,本该把‘侧夫人’送回王府任由秦王发落,可秦王正在气头上,只怕一怒之下把人给杀了。请奏,等秦王消了火再把人送回去。
这个老匹夫!倒是个明白人……闭目沉思,暗暗说服自己:她还不能死,她欠他一个交代!
魏宫旧制,子贵母死 第301章 太武灭佛罪奴回府
仔细琢磨了一晚上,天快亮的时候,拓跋焘起身披上玄袍在两封信头提笔加了同样的御批:司马宝胤革职留任,勒令即日出京,发回雁门。犯妇萧氏,送交秦王府收押,秋后问审。”不出意外的话,入秋的时候王师已经剿灭叛乱凯旋还朝了,他要亲耳听听那贱奴的诡辩之词!
脑袋昏昏沉沉,全然没有胃口用膳。倚在案头迷瞪了一会儿,忽然被崔浩郑重的参拜声惊醒。凛然正了正冠,抚平衣襟,“司徒大人有何要事?朕方才睡了一会儿。”
“启禀万岁,几名士兵一大早跟寺庙里的僧人争执了起来。双方各执一词,还动了手。”
拓跋焘揉了揉挺拔的鼻梁,邪门地嗤笑,“和尚?和官兵打了起来?为什么?”
“这个……老臣也不太清楚。”
“走,随朕亲自去瞧瞧,朕倒要看看那庙里的胡神长着几只眼。”带着一队亲军跨马来到寺庙门前,冲突负了伤的将士慌忙伏地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尔等因何在这佛门清静之地动武啊?”拓跋焘手持马鞭,飞身一跃下了马。
“禀万岁,小的们打了几壶酒,路过宝刹想进去借个地方喝一杯。可庙里的那些秃驴死活不肯让我们进去。不想打了起来,惊动了圣驾,小的们罪该万死!”
众人跟着附和,“小的们罪该万死!”
拓跋焘把玩着马鞭,缓缓步上寺院的台阶,望着山门前几个满脸挂花的沙弥高高扬起下巴,“众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不过是想借宝刹休息片刻,尔等因何不允?”
“酒乃我佛门一大戒律。只恐坏了这清静佛土。”
帝狼眼微眯,阴沉一笑,“朕不喝酒,朕要与司徒大人一同进去走走。”
“万岁驾临,我寺之幸,万民之幸。请!”众沙门稽首施礼齐称,“阿弥陀佛。”纷纷退避,让出一条大路。
“司徒大人,你虽不喜沙门胡神,且随朕进去游览一番如何?”嘴上说是游览,实为搜查,两人自前殿至禅房步步留心,没有放过一丝可疑之处。
崔浩怎能放过如此机遇,仔细查找,终于在和尚住的一间禅房里发现了一些兵器,遂提着一柄长剑,欣然出门来报,“万岁请看,这清静之地怕是从未清静!”
拓跋焘接过长剑,脸色犹如暴雨来临前的天空愈发阴沉:“该死,这可不是和尚该用的东西!”
崔浩拱手请奏,“以臣所见,寺沙门必是与盖吴想通,准备犯上作乱!”
拓跋焘满肚邪火,狠狠一咬牙,“传朕旨意:查封寺院,寺沙门全数收监!”
“遵旨!”
谁料这一查不要紧,禅寺里除了大量的兵器之外,还抄出了酿酒的工具,以及州郡牧守及富人藏匿的东西数以万计。最可恨的是寺内居然还有为了便于与贵室妇女私行淫 乱而设置的秘密窟室,这让拓跋焘瞬间就联想到萧竹在宝塔寺幽会司马宝胤的事情。
那里,也有专供偷情的密室吗?
太可恶了!
崔浩见龙颜震怒,借机在天耳边喋喋不休的劝说,说胡神害人,应将世上的和尚赶尽杀绝,烧毁寺院,捣毁所有的佛像。
盛怒之下,拓跋焘奋笔写下灭佛的诏书:
从前,后汉的昏君信惑邪伪,妄借睡梦,事胡神妖鬼来扰乱天道的常规。这是自古以来从未发生的事。虚诞夸大的话根本不合人情。在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候,迷惑世人。
因此国家的政令教化不能推行,礼义大坏,鬼道炽盛,藐视王法!自此以来,代经乱祸,民不聊生,千里萧条,不见人迹,普天之下,荡乏穷困,都变成了丘虚。
朕承上天旨意,要铲除伪善,保留真实的东西。恢复神农伏羲时代的太平安定。应将佛教全部荡除,消灭它的痕迹。从今以后,胆敢敬奉胡人神明的,造形泥塑、铜质佛像的,满门抄斩!
不平常的人,才能做出不平常的事。没有朕,又有谁能消除这历经多少代的虚假之物?责令有关部门通告在外征战驻守的诸位刺史、将领,凡有佛像佛经的一律砸毁烧毁。和尚不管年龄大小全部坑杀!”
将诏书交于崔浩,沉着脸色叮嘱道,“将诏书发回万年,召太晃传发全国。违抗政令者,杀无赦!”
萧竹一连几日被琅琊王锁在厢房里,心里时时惦记着被绑去了柴房的宝胤。门再一次打开的时候,不是送饭的婆,而是押送她回秦王府的差役。
“大公他怎么样了?”明知自身难保,却依然担心对方的安危。
“琅琊王已奉旨将人遣送雁门郡,革职留用。”
萧竹霎时慌了神,阔步冲向门外,“已经走了吗?让我再见他一面!”
“王爷有话:姑娘赶紧上路。你们俩,还是不见得好。”
“这是什么话?是圣旨?是那个混蛋皇帝的意思?”
避而不答:“马车就在门外候着,恭送侧夫人回府。”
身瑟瑟发抖,恨得咬牙切齿,心暗暗低咒:拓跋焘,你这天杀的!为什么要抢走所有让我觉得是希望,是幸福的东西?我诅咒你,诅咒你!
你若想我死,只管光明磊落地下一道圣旨。为什么要借秦王的手杀我?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其的利害,回了秦王府,她只有一死……
他是故意的,是故意的!
跟在差兵身后登上门外的马车,看似奢华,实则囚车。透过车窗上细密的孔洞朝通向天边的大道上张望:宝胤,你我的缘分,怕是真的尽了……
为什么总在迟疑呢?为什么连把她抱在怀里的勇气都没有。一辈被沉重的礼教束缚着,一辈温而雅的谦谦君。她很想说:从前,有一个混蛋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