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骈拇”指并合的脚趾,跟旁出的歧指和附着的赘瘤一样,都是人体上多余的东西。什么才是事物所固有的呢?那就是合乎自然,顺应人情的东西。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情的思想,就是本篇的中心。全篇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非天下之至正也”,说明智慧、仁义和辩言犹如人体上的“骈拇”、“枝指”和“附赘县疣”,都是不符合本然的多余的东西。第二部分至“使天下惑也”,着力批评仁义和礼乐,指出天下的至理正道,莫如“不失其性命之情”,即保持本然之真情,而“仁义”和“礼乐”却使“天下惑”。第三部分至“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进一步指出标榜仁义是乱天下的祸根,从为外物而殉身这一角度看,君子和小人都“残生损性”,因而是没有区别的。余下为第四部分,指出一切有为都不如不为,从而阐明了不为仁义也不为淫僻的社会观。...
(生平第二篇武侠,自我感觉最好文之一:D)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是为序(一) 那个女人,每天晚上瞒着人出来跳舞。所谓瞒着人,也不过是瞒着皇帝一个,因为在皇宫里,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人是不会把位于自己之下的人当人看的,我们不过是她的奴仆,不是人。 她在御花园里,随侍的宫娥太监就不少,再加上陪她练舞的彩女和丝竹班子,实在是一大帮子的人。其实全皇宫和整个梨园都知道她在瞒着皇帝练习跳舞,但大家一致帮她保密。她说她要编一出新的舞蹈献给皇帝,在这支舞练好之前谁都不许走漏风声给那真龙天子。她要给他一个惊喜。所以大家都串通一气,皇帝什么都不知道。有时候我想,位于人上人也不是什么好事,压根就不知道下面人在想什么,好在这只是跳舞,万一是谋反他还是一点风声都不知道……算了,这些都和我无关,我不过是个宫女,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只配站在角落里看看月光花影下尚且年轻的美...
她有言必信。她可以受得了大量娱乐,她永远不会在见解上让步。每次,她拿起报纸(她每天坐在家里最软的椅子上用单片眼镜看两个小时报纸),总能发现一种她肯定安妮会喜欢看的东西。安妮说她讨厌那东西也不会有用,她母亲总这么劝她道:“喏,我亲爱的安妮,我相信你懂事些了;我得告诉你,我亲爱的,你辜负着斯特朗博士的好心呢。” 她总当着博士说这种话,安妮就算一百个反对,我觉得,也就多半收回了。她几乎总由着她母亲调摆,去老兵想去的任何地方。 那时,麦尔顿先生很少陪她们。有时,我姨奶奶和朵拉受到邀请也就无碍地接受了。有时,只有朵拉一人受邀,我本为朵拉前往有点不安,但想到那一夜在博士书房中发生的一切,我的怀疑心情就变了。我相信博士是对的,我的猜疑是要不得的。...
【幺篇】我着这草喂了羊,谷喂了鸡。(带云)这铜钱呵,(唱)着小孩儿每,吵吵闹闹斗争相戏。趁哄里,向堂前,将身平立。哎!周公也可早则颓气了你那巽离坤兑。(正旦做立科)(彭大云)孩儿,你一会不言语,可敢死了?我试看咱。(正旦云)伯伯,你看我怎的?(彭大云)没。(周公上,问彭大云)如何?(彭大云)我说你不济事,就不济事了。(周公云)难道这一次他也不死?(彭大做抓脸科,云)他还活活儿的哩。(周公云)他怎生活了来?(彭大云)他可先算计了,道是这时候该鬼金羊,昴日鸡巡绰,把些碎草米谷,撒一步行一步,又撒下些五色铜钱,等小孩子们去相争相抢的,他自家把个镜子照了脸,打闹里走进墙院子,如今在堂上立着哩。(周公云)都是你这老弟子孩儿,你不要与他这草谷,可不死也?(彭大公云)你家那里有草谷、五色铜钱与我带去哩?都是他自家预备的。(周公云)便是他备的,你也不要与他撒才是。(彭大云)老官人,他的算计比你高的多,他央着石...
林唯平周日大清早被进城来探望她的妈妈从被窝里揪出来, 听她老同学儿子的电话, 心情非常不爽, 清清喉咙半眯着眼接完电话, 刚想溜回去孵个回魂觉, 却被妈妈拖住问:“你昨天吃饭时候答应他的事, 怎么现在听起来好象变卦了?” 林唯平心里只想着睡, 懒懒敷衍了一句:“是啊, 我叫他去香港注册一家公司, 这样在税收方面更有优惠.” 妈妈不依, 仍拖住她:“可是你昨天答应得好好的, 怎么能说变就变的, 我们不能这么不讲信用.” 林唯平瞄了眼妈妈非常认真的脸, 知道再不解释清楚, 一向耿直实在的妈妈会发怒的. 只得在心里叹了口气放弃再睡的念头, 跟妈妈解释:“是, 昨天那小子说要开一家贸易公司, 我想既然是你好同学的儿子, 可以帮帮他的, 再说我们公司在开发区高价买的经营性用房因面对大海, 被小老板用作度假屋, 没利用了享受开发区政策总是可惜, 我本来的意思是想把房产证拿出来借给他办注册登记的, 这样你同学儿子就可...
反三国志演义 作者:周大荒 楔子 雨夜谈心伤今吊古 晴窗走笔遣将调兵 话说世有恒言,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此古往今来之定例,不如此难称惊天动地之人材。垂及今日,昌言打倒,不知打倒之辈,即为有心开创,造成时势之流。及其成功,新人物即新英雄,颠来倒去,身入其中,未尝自觉。旁观冷眼,掷笔而叹,旧打倒者特名词耳!特名词易位耳!万古格言,长悬天半,一时人杰,去比恒沙;不但成例不见打倒,即英雄亦何能打倒也!中国一辈文人,最为利害,知英雄万难打倒,而又无力挽回时势,自逞英雄。瞻恋徘徊,焦思极虑,遂生一策:以无英雄即无时势,无时势将无世界,世界不灭,英雄永生,如欲打倒英雄,非脱身时势,远离世界不可。于是幽栖岩谷,不问治乱,唾弃世界,不值一钱,使英雄闻风大骇,相顾失色,自丧所据,趣味毫无,惶惶然将无所之,必弃其鞭棰天下之具,折节来投,以求不获一夫之教;而后安车蒲...
陈列室在信河街这一带,魏松是属于第二批下海的人。第一批要比魏松早四五个年头,他们原来都在各种杂七杂八的单位上班,什么剪刀厂啊、造纸厂啊、毛巾厂啊、自来水厂啊、拉链厂啊、鞋厂啊、冷冻厂啊、樟脑丸厂啊,都有。这一批下海的人,有许多是魏松的朋友,像许大游,两个人就是从小一起玩大的。许大游原来是剪刀厂的技工,辞职后,自己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厂,租了一个旧仓库,购买了两台机器,去乡下招了几个小工,就干开了。只过了两年,许大游就有发达的迹象,具体的表现是开上了摩托车,而且是“本田王”。那时候,“本田王”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奔驰”,一般的人只有咬牙切齿的份。骑上“本田王”不久,许大游顺利地骑到一个女人身上了。这个女人许大游想念了很久,但她却没怎么把许大游放在眼里。许大游约她出来,她只是在鼻孔里不置可否地“哼”了一下。可是,许大游有了“本田王”之后,情况立马改观,她看见许大游时,脸上就熠熠生辉了。许大游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