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朋友对我说,我们喜欢你的心理散文,可是它们分散在报刊和杂志上,杂乱无章。你能不能编在一起呢?我的散文,基本上都是这样写出来的。心里一动,就好像钓鱼的鱼漂沉浮了一下,我就去探究自己因为什么而感动触动激动甚至是蠢蠢欲动了呢?这后面是一定有个结儿的,追索下去,这个结儿有时就摇身一变成了一篇文章的籽儿,渐渐膨胀起来抽出了芽叶。这本集子里收录的篇章,多半和心理学有点枝枝蔓蔓的关系。有些是我在北师大读心理学硕士和博士方向课程的时候所写,有些是我开设心理诊所的时候所写,有些是我和心理学界的朋友们谈论某些问题后所写。承蒙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曲建文先生将我几乎所有的散文读了一遍,然后把它们选了出来,成为一本和心理学有较大关联的集子。我对他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深深的感谢!...
内容简介: 生活在现代中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全球化的影响,那么到底我们现在的生活“全球化”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可以看看,在我们一天24小时的生活中,当我们看杂志的时候,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我们洗头发的时候,我们所用的东西已经慢慢接近西方,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世界上的任何信息。 而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接触西方的商品的时候,其实那里头的内容就代表着它那个文化,以及想要输出来的文化的价值。 在100年前,梁启超那个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还在谈论所谓的西学东渐。在当时中国人的生活里头,西方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刚刚碰到表面。到了100年后的今天,它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个生活状态。它已经从大门、从窗子、从地下水道、从门缝里头全面地进入。已经从纯粹的思想跟抽象的理论层次,深入渗透到你生活里头,你呼吸的,你眼睛看到的,你的最具体的生活内容之中了,这是我们的生活状况。...
五、故乡的人们 青年时代已经离他那么遥远了!自安娜。著特雷治人士安葬以来,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那个失踪的新郎早已返回故乡,为的是寻找过去新娘的踪迹;然而除了情敌的绯闻以外他什么都没有找到。当年那个能干的土地测量员,一个可靠的小伙子,如今已经成为了斯普林菲尔德很受拥戴的律师,人们常常有事求他,他的那位情敌也曾给他写过一封求助信。曾经被那个人抢走了几年内心安宁的林肯,很平和地给那个骄纵的幸运儿回信:“尊敬的麦克。纳莫先生,关于购买土地的税收问题……” 他和父亲、兄弟们也变得疏远了。父亲,六十好几的人了,却依旧和第一次婚姻时一样生活在债务和破产的危机之中,生活在希望和一再出现的新打击之间。的确过不下去时,他也会向这个干得不错的儿子求助。“我亲爱的父亲……我很高兴地寄上来信所说的二十美元,以保住您的那块土地。奇怪,您竟然把判你败诉的判决忘记了,更奇怪的是,...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8日 10:16主讲人简介: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论著多种,曾受北京大学派遣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内容简介:2002年,对于中国电影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忘却的年头,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在这一年打破了低迷多时的中国电影市场的寂静,在强大的明星阵容,和3000万美元的巨资打造下,这部以刺杀秦王为主题的武侠故事片在中国乃至国际影坛掀起了一股《英雄》狂潮。同时也在舆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尽管有鲜花和掌声,但是如潮的批评声依旧成为舆论界评价这部电影的总的论调。...
黑的雪作者:刘恒《黑的雪》李慧泉成长在那个“史无前例”的,“伟大”的时代。他是一个孤儿,被父母抛弃而被父亲的朋友收养。他仇恨一切却出奇地耿直,善良。他认为他的出生是命运之神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对待这一切,他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打架。由于一次偶然的事故,他被强劳了三年,当他再度踏入生活,生活面对他的只有冷漠和无情。他在社会一隅挣扎,最后死在一个漫长的暗夜,象天际的一颗流星一样消逝了。他的朋友们一次又一次欺骗他,甚至连他最思念的人也由于生活的恶作剧,从纯洁而变得市侩,庸俗。这一切都使他无法忍受“世上没有纯洁的东西”,“人就是牲畜”。。。这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愿和朋友们同流合污,他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一个多余的人,光明却离他很远,很远,这是酿成悲剧的原因。也许在他临死前,也会认为:雪是黑的吧?只不过裹了一层白外衣!...
[原文]大邦①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②。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③。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④,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译文]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大国的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要过分想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主讲人简介1918年3月4日周汝昌生于天津咸水沽镇,从小就有颖慧之誉,读书过目不忘,十六七岁就翻译过冰心的很多作品,1939年考取燕京大学西语系,1947年涉足于红学研究,成为继胡适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常说:如果你想了解中华文化,最为简便的方式就是读《红楼梦》,读懂了《红楼梦》就读懂了中华文化。年轻时的周汝昌生性活泼,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可是造物弄人,命运偏偏让他双耳失聪,两眼几近失明,但却完成了几百万字的专著,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这样为自己写道:我耳目皆损,唯头脑尚为全衰,每日仍在笔不停挥,希望自强不息。我所不逮,时贤来哲,当有不弃而进教者,切磋之功,是为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