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明泉 半夜里顾明泉做了个同学聚会的梦,男男女女一大群的围着一张圆桌,像海啸一样发出一阵阵喧哗,人头攒动,面目时而模糊时而清晰,这时有个人跳上了桌子中间,他认出了这个人居然是郑栋才,便大声对他喊道,喂,你什么时候出来的?但是没有人听到他的声音。房子外面下着大雨,雨滴像漫无边际的黄土似的把房子包围了,一点一点地埋葬,而房子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郑栋才在桌子上扭着身子,像扭秧歌一样扭得有模有样,他的脸也扭得变形了,闪烁着一种五彩斑斓的颜色。顾明泉发现没有人认识他,可是他都认识他们呀,大家都是马铺一中85届文科班的同学,他还看到班主任刘锦标戴着面具出场了,像大人物一样挥着手说,同学们好,同学们辛苦了。在持续不断的喧哗和骚动中,只有顾明泉亮开嗓子应了一声,然而没有人理睬他,他被人从桌子前挤到了后面,一种巨大的惯性使他踉踉跄跄往后退;他看到许多屁股在晃动,那都是同学们的...
吉林人民的好代表王维忠 王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年来,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忠于职守,他们密切联系群众,从各方面反映民情、民意,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扬。其中,全国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王维忠同志可谓人大代表的典范。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多年前就认识了王维忠教授,他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著名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维忠教授1993年加入中国农工党,历任中国农工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党吉林省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任职期间,身为民主人士,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为吉林省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做出了突出贡献。...
1967年 女 21岁 B市某大学毕业生 1967年 男 25岁 B市作家协会干部 托李敏送给毛主席的生日礼物——在两种崇拜之间痛苦的抉择——一连10天参加他的批斗会——结婚之夜抱头痛苦——他是从五楼窗户跳下去的——竞然是革命样板戏救我一命——逃离魔掌——崇拜的毁灭和毁灭的崇拜 上部分:崇拜的痛苦 一 我并不怎么钦佩作家,作家们都自我感觉很深刻,但常常会写出很肤浅的话。比如,有位作家写道:崇拜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我料定他根本就没崇拜过谁。 崇拜是把自己掏空了,交给人家。如果人家拿过去随手一扔,或在人家手里丢失了,你呢?你就光剩下一个空壳,整个完了!人生是一次性的。你便永远像个空纸盒那样被遗落在世上,无法挽回。...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加QQ群:81503152参与讨论-↖(^ω^)↗-《柏杨曰(二)》提要 史之有「太史公曰」、「臣光曰」,有「论曰」,有「赞曰」,无非是史家在相对客观的史事陈述之后,明确表达他的史观、史识,《柏杨版资治通监》的「柏杨曰」亦然,柏杨语译司马光《资治通监》,十年有成,八百六十二则「柏杨曰」是另一项更重要的成就,辑录成书,以「柏杨曰──读通监?论历史」为名,「通监学」在二十世纪再添成果,与王船山《读通监论》前后相互辉映。但诚如唐德刚先生所说,过去的史论家论史,从「太史公曰」到「臣光曰」,就只是孔门一家的框框之见,而柏杨在翻译《资治通监》时,从他本身的现代多元文化背景,读不下去而痛批之,是为「柏杨曰」,它为传统的论赞学打下了句点。...
故事得从1999年讲起。那一年,北京城里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世纪末情绪,北京所有的聚会场所都被塞得满满的,“世纪末”这个词在每一个时尚男女的嘴边挂着,在他们的想象里,前方不远处有一个闪闪发光的门槛,关于那门槛里的世界,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想象。 外面刮着很大的风。 “方向盘酒吧”里却很温暖。 北京的好处就在于,室内室外存在着巨大的温差。北京人都习惯在厚厚的羽绒服里穿很少的衣服,张皓天刚来北京的时候,可不习惯这样,他一定要穿得规规矩矩,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自己。他现在也习惯了在羽绒服里直接穿一件很酷的短袖T恤,T恤的底色是黑色的,胸前绘有奇特的图案,常有女人情不自禁地伸手摸摸那凸起的纹路,娇滴滴地说一句“好好看”。每当这种时刻,他都明白她们伸手摸的不是那些纹路,而是纹路下面那结实隆起的胸肌。...
本册《寿春三叛》,叙述二十四年史迹,三个帝国的分裂局势,已经稳定,而内斗转趋惨烈。曹魏帝国发生两次政变:一次罢黜皇帝,一次诛杀最高统帅;三次兵变:都在东方重镇寿春(安徽省寿县)。东吴帝国发生三次政变:一次罢黜皇帝,两次诛杀丞相。蜀汉帝国比较平淡,但最高统帅被叛将刺死。 每次政变,都引起屠灭三族的惨剧,每次兵变,更死人山积——寿春一连发生三次叛乱,几乎空城。诡诈、残忍、勾心斗角,遍地是血。然而,那些不成才的野心家,只看到荣华富贵,却看不到失误;只看到自己前程如锦,却看不到人民苦难。今天还是炙手可热的神圣人物,明天霎时间变成国家蟊贼,全家斩首,还把千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也带入刑场。官员的尊严靠赤裸裸的军事力量维持,是和非、对和错,全看你是胜是败?人性急剧堕落,种下未来更悲惨命运的种子。...
懒得离婚作者:谌容第01节 第02节 第03节第04节 第05节 第06节第07节 第08节 第09节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第13节 第14节 第15节第16节 第17节 一 倒霉就倒霉在那个星期天,要不是那个星期天,接到那个电话,跑到公园里去,怎么会陷入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 记者部的例会,照例热热闹闹。平常日子各路记者撒下去,跑机关的,跑工厂的,跑农村的,跑学校的,跑旮里旯栏儿的,各有使命,各显神通,难得见面。只有每星期一的例会,老、中、青记者们聚会一堂,传达领导意图,交流各方信息,畅议报导思想,共商重点选题,兼及小道消息,名人轶闻,歌星走穴,球场风波,香菜三块钱一斤。笔头上的功夫见诸于报端,嘴头上的才华显露于会上。与会者高谈阔论,东拉西扯,轻松活泼,人称“神仙会”。...
写完,从头读阅一遍,自下判语:要不得!有种种原因使此书失败:(一)五年多未写长篇,执笔即有畏心;越怕越慌,致失去自信。(二)天气奇暑,又多病痛,非极勉强的把自己机械化了,便没法写下去。可是,把身心都机械化了,是否能写出好作品呢?我不敢说。我的写作生活一向是有规律的,这就是说,我永远不昼夜不分的赶活,而天天把上半天划作写作的时间,写多写少都不管,反正过午即不再作,夜晚连信也不写。不过,这种细水长流的办法也须在身体好,心境好的时候才能办得通。在身心全不舒服的时节,象去年夏天,就没法不过度的勉强,而过度的勉强每每使写作变成苦刑。我吸烟,喝茶,楞着,擦眼镜,在屋里乱转,着急,出汗,而找不到所需要的字句!勉强得到的几句,绝对不是由笔中流出来的,而是硬把文字堆砌在一处。这些堆砌起来的破砖乱瓦是没法修改的,最好的方法是把纸撕掉另写。另写么,我早已筋疲力尽!只好勉强的留下那...
1.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2.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是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断,是用似是而非的桩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 3.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和其有关,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漫不经心,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回不去。 4.许多亡者的影子成天舔着冥河的浪潮,因为它是从我们这儿流去的,仍然含有我们的海洋的咸味。这条河流对此感到恶心不堪,于是翻腾倒流,把死者们冲回到生命中去。但他们却欣喜万分,唱起感恩歌,摸着这愤怒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