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能力:一个县委书记的故事 作者:哲夫 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以山西某县一位县委书记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故事为主线,涉及诸如矿权改革、教育改革、民生民主、环境保护等难点和敏感问题,忠实记录了一位善于正确处理和化解各种不同性质矛盾的县委书记的“执政历程”,提出了“勤政、廉政,还要善政”的理念,为我国广大的基层执政者化解各种尖锐矛盾和强化执政能力提供了一整套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一章 一根针执政官 题记 法制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国现行制度和状态之下,相对而言有四组八个人,可以称之为是说了算的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这八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决定中国和地方的命运。...
作者:公木一、开篇在直隶的东南隅,河间府的辖境内,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县邑,名曰献县。这里,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是京畿通往东南地区的门户。"南京到北京,御道十八弓",其御道穿境而过。它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南控齐鲁,北锁京津。汉设河间国,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兄长刘德,封为河间王,其都城即在此地。刘德死后,因其工于整理古籍,抢救文化遗产,聪明睿智,谥号为"献",后人称刘德为"河间献王",献县之名,由此而来。唐窦建德率领农民起义军,在此建大夏国,其王宫金城宫即在献县境内。行旅过客同流水一样,在这儿观览过、思索过,便又匆匆地逝去了,不曾片刻停留。所留下的和重复着的,亦只有那春夏秋冬四时景物,以及那东西南北八方风云。正因如此,它曾吸引着和吸引过历史上的和现代的多少行人过客。难怪,清代诗人、户部尚书王鸿绪来此,曾禁不住情怀的激荡,遂放襟吟咏道:地势迎关壮,...
圣地作者:欧文·华莱士 译者:王金铃圣母玛利亚将于某年某日在法国某地显灵的秘密一经传出,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朝圣者形形色色,朝圣的目的也大相径庭,人群中有虔诚朝拜的信徒;有搜新猎奇的记者;有年轻漂亮的女演员;有沽名钓誉的商人;有怀着鬼胎且化名他人的大国政要;有图谋伺机滋事的恐怖组织成员……作者将充满金钱、情爱、权力等人欲横流的现实世界聚焦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世界宗教圣地),特定的时间(假设中的圣母显灵的日子),演化出一幕幕悬念层生、高潮迭起的传奇故事。01 漆黑的夜晚,天色渐渐变灰,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分。正当凌晨一点时,小巧俊俏的村姑伯纳德特·苏比劳斯沿着山路来到山岩的凹口——马萨比耶勒山洞。此时,早已有150位村民等候在那儿,观看着她,盼望着奇迹的出现。...
White Noise Don DeLillo To Sue Buck and to Lois Wallace I Waves and Radiation 1 The station wagons arrived at noon, a long shining line that coursed through the west campus. In single file they eased around the orange I-beam sculpture and moved toward the dormitories. The roofs of the station wagons were loaded down with carefully secured suitcases full of light and heavy clothing; with boxes of blankets, boots and shoes, stationery and books, sheets, pillows, quilts; with rolled-up rugs and sleeping bags; with bicyc
了解一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不会不知道李立三这个名字。 但知道他最多的,莫过于在20世纪30年代某一时期,党内曾有过一次被命名为“立三路线”的机会主义错误,其代表人物正是李立三。除此以外,至于李立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能进入到中共领导的最高层?在此之后他又做了些什么?……恐怕真正知道者就为数寥寥了。 事实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李立三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但也正由于他曾经有过那么一次虽然短暂(前后不超过4个月)却广有影响的失误,他作为一个“错误路线的代表”、一个党内的“另类”,长期未能得到正常的介绍和评价,以至于人们心目中的李立三,几乎只是党史教科书中的一个特定的“符号”,而并非一个活生生的人,更别说他曾经是、并一直是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一个一生忠诚的职业革命家,一个历经坎坷却始终不曾动摇信念的共产主义战士!...
作者:海因茨·G·孔萨利克 译者:华宗德、常克强、徐晓英目录·序·序 幕·第一部·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二部·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尾 声·后 记序孔萨利克和他的新作《黑品官》——代序崔少元 孔萨利克对中国怀有美好的感情。1981年和1986年他曾先后两次来中国旅行。他说:“早在10岁的时候,我就梦见了马可波罗曾游历过的那个神奇的国家,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魔力和具有几乎不现实的美的国度……以后,一个为西方世界知之甚少的民族所具有的数千年历史的高度文明,越来越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吸引着我。”1994年,他推出了长篇新作《黑品官》。在卷首,他写道:“我得感谢柯,她使我爱中国。——不仅仅爱中国。”书中生动...
做书的人记得:“有一年坐了火轮船在大海里行走,那时候天甫黎明,偶至船顶,四下观望,但见水连天,天连水,白茫茫一望无边,正不知我走到那里去了。停了一会子,忽然东方海面上出现一片红光,随潮上下,虽是波涛汹涌,却照耀得远近通明。大众齐说:“要出太阳了!”一船的人,都哄到船顶上等着看,不消一刻,潮水一分,太阳果然出来了。记得又一年,正是夏天午饭才罢,随手拿过一张新闻纸,开了北窗,躺在一张竹椅上看那新闻纸消遣。虽然赤日当空,流金铄石,全不觉半点藃热,也忘记是什么时候了。停了一会子,忽然西北角上起了一片乌云,隐隐有雷声响动,霎时电光闪烁,狂风怒号,再看时,天上乌云已经布满。大众齐说:“要下大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