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第2期 - 科幻之窗弗雷德里克·布朗 朱丽甚至当你已经习惯了这一切,有时候这一切还是会让你沮丧。例如在那个早晨——如果你能称其为早晨的话。事实上那是在夜里。但是在波莱斯,我们按地球时间作息。在这个疯狂的星球上,“波莱斯时间”将会像此地的其它任何事一样古怪离奇。我的意思是,你将会过六小时的白天然后两小时的夜晚然后十五小时的白天然后一小时的夜晚然后——不管怎么着,想在这个星球上掌握时间是不可能的,既然它是以一对双星作为中心,以8字形为轨道,就像只逃出地狱的蝙蝠似的在双星四周和中间环绕、穿插着。这对双星是如此的贴近并且飞快地相互环绕运行,以至于地球宇航员一度把它们只当作一颗恒星,直到二十年前布雷克斯探险队到达这里之后,这一错误才得以纠正。...
何宏伟“噢,出来了。”贝兹博士两眼放光地盯住正从钛合金轨道上缓缓滑过来的一堆废然大物,“休伦里,你瞧它多漂亮。”那个叫休伦里的高个青年满脸都是谦卑和崇拜:“这是您的杰作,万能时代已指日可待。”贝兹博士满意地咂咂嘴:“真是个好东西。应该给它起个名字,我看就叫贝兹得了,哈哈哈……”“是的,先生,就叫它贝兹。”邱先伸了个懒腰,说:“起床了。”这个声音通过拾音器钻进了家庭电脑那万分灵敏的耳朵,于是,伴着悠扬的音乐,床头开始慢慢翘起,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的确,“舒适”!实际上,现在除了M80区外,你进入宇宙中的任何一个人类聚居地都可以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这个词的意义。自从当年可敬的贝兹博士建立了“意愿完成体系”后,人类的生活即已翻开新的一页。任何难点任何问题都能从体系找到答案,并由体系所辖的机器着手解决。体系的核心是一台名叫“贝兹”的智能光子电脑,从社会到每个家庭,从计算恒星寿命...
1997 第5期 - 环球邮箱赵如汉我来到芬兰的时候正是秋末冬初时节,秋叶的灿烂已经过去,阴雨和风雪翻卷着最后几片黄叶。然而,这里的空气异常的清新,低矮的房屋、整洁的街道和远处教堂高高的尖顶交织出一种异域的风情。因为芬兰国名的芬兰语是Suo-mi,英语是Finland,芬兰人有时便以缩写SF代表芬兰,并用于邮政编码、汽车后面的国家标志等等。芬兰的纬度很高,所以冬天夜长昼短。在我所住的东部小城约恩苏,冬季白天最短时只有3个多小时,而在芬兰北部的拉普兰地区,冬天太阳从不升起。每当我在早上或者下午,在深沉的夜色中去学校或从学校回来,走在被金黄色的路灯照亮的铺满白雪的路上,听着十字路口处为盲人指示红绿灯的“嘟嘟嘟”的声音,看着街上奔驰的标有“SF”标志的汽车时,真有一种身处科幻(SF)国的感觉。...
本店定制10位生日QQ号,出售7-8-9位精品QQ靓号,客服QQ:88988567-8-9位精品QQ选号平台:yuhanxsl.blog.163◇◆○●☆★◇◆○●☆★◇◆○●☆★◇◆○●☆★◇◆○●☆★◇◆○●☆★◇◆○●☆★◇◆◇◆○●☆★◇◆○●☆★◇◆○●☆★◇◆○●☆★◇◆○●☆★◇◆○●☆★◇◆○●☆★◇◆《破碎时空》作者:槐南【完结】纵横中文网2014-02-11完结红票:17209票 总点击:498415内容介绍: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突然惊醒,因为想到生命逝去后,一切成为虚无。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恐惧……极速穿梭三万年,宇宙尽头在哪里?在金属棺材中生老病死,以游戏取代真实的人生,这样有没有意义?...
1997 第7期 - 人与自然唐俑一纸来自成都的邀请函动摇了我在西藏继续呆下去的意志。多年来我像游魂那样到处漂泊,行踪不定,我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相对自由。甚至喜欢由此而带来的孤独。但我不想拒绝邀请。无论这种邀请来自哪里,只要带着温暖,都是我所需要的;事实上,喜欢孤独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而已。就像讨不到老婆的穷光蛋到处标榜他喜欢打光棍一样。最终选定动身的日子没费多大工夫,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动身却今我颇费心思。我明白,这一去很可能一去不复返.但我必须满足一个心愿。那就是再看一眼那意蕴独特的高原风光。说到底,我之所以将青藏高原作为我人生孤旅中一个很重要的驿站,很大程度上缘于它的雄浑和美丽。于是我退掉预定好的飞机票,决定走陆地回川。...
1999 第2期 - 科幻影视怡雯科幻片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但其电影和电视片制作直到80年代仍徘徊于主流影视的大门之外,90年代才渐入正轨。影视界权威人士认为:早期科幻片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之作。如: 《死亡城》(The Omega Man)、《超世纪谋杀案》(Soylent Green)和《我不能死》(Loganis Run)等。这些影片具有不同寻常的想像中心,而且做到了故事的“言之有物”。进入八十年代后,科幻片落入了俗套:常常是拖出一个触须一大堆的外星怪物,从而使科幻成了动作类型片中最逊的一个旁枝。这一格局的形成使影视界的科幻迷深感不安和焦虑。英籍新锐导演超级科幻迷保罗·安德森认为:“无论是视觉效果,或情节铺陈,科幻片又到了该翻新的时候。”...
2000 第1期 - 银河奖征文孙蕾她在药物研究所工作十年了。21世纪30年代初,一个中国植物学家发现了“活性分子运动定律”,虽然并未解开人类生命的奥秘,却使得人类控制生物分子如同20世纪的人玩纸牌游戏一样简单。如今人们复制任何一个人的全部DNA也仅需23小时。她在这十年的工作中,除了运用“活性分子运动定律”结合天然植物为一个“中老年美容用品公司”提供一些美容制剂配方以外,从未取得过任何突破,她几乎开始厌倦这些缺乏创造性的“小发明”了。联合政府听取各方意见,发出禁令,严禁随意复制人和人体任何器官,以免引发骚乱;否则,大家都可以更换器官,哪还需要什么美容用品?那她恐怕早失业了。虽然对目前的工作已感到厌倦,但她必须干下去,不然连维持生计的钱都挣不到,难道活不到30岁她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