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 前言 ——格林斯伯罗,北卡罗莱那州,1999年《安德的影子》作者:[美] 奥森·斯科特·卡德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一部 顽童 第一章 颇克 “你认为为了发现了某个人,我们的预算就要大幅度削减么?” “那与格拉夫发现的这个孩子无关。他低于你以前找到的孩子的质量。” “我们知道比较上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所培养的孩子仅仅是为了战斗的而活着的。” “你的孩子们营养失调到这种地步,你在开始测试他们之前他们甚至就会由于心智严重受损而被除名。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人类的社会道德观,他们太糟糕了,他们甚至不偷窃、破坏、捣乱就不能过日子。”...
2000 第6期 - 封面故事汪叶3月20日 星期一 晴 有风最近,一种奇怪的念头总在我脑中盘旋,我觉得一切都不对劲,似乎有奇怪的事情正在发生着。我感到不安,同时又感到莫名的兴奋,仿佛黑暗中有某个声音在呼唤着我。每当我一个人仰望苍穹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我想我可能有点轻度抑郁,因为我总是感到孤独。而我的母亲薇,她总是很忙。当然,我并不是怪她,事实上,我十分内疚,因为她如此废寝忘食地工作只是为了我——她惟一的儿子。我由于身体不好,休学在家已经一年多了。除了偶尔拿起书翻上两页外,我很少与朋友来往,也很少外出……今天,就在我洗澡的时候,有一瞬间我发现我的身体居然泛出一种可怕的绿色,可能是灯光影响,也可能是眼睛的错觉,毕竟,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否则,我岂不成了怪物?幸好,当我洗完出来皮肤果然正常。母亲今天在家,而且说明天要给自己放个假,我知道她的用意,明天是我的生日。...
一、贝莱 伊利亚·贝莱站在树荫下,嘴里自言自语地咕哝着:“我知道,我在出汗。” 他抬头环顾,一群男女零零落落地散布在旷野上。他们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青年,也有几个年龄和他自己相仿的中年人。这些人有的笨拙地在用锄头挖土,有的在干其他活儿。照理这些活儿应该由机器人干的,而且,那些机器人干起来肯定比这些人强。可现在,机器人受命站立一边,袖手旁观;那些男女青年却在坚持不懈地辛苦劳作。这些人每星期出来劳动一次,风雨无阻。参加劳动的人逐渐多起来。市政府虽不鼓励这项活动,但也从不干预,可算是他们施行的仁政吧。 贝莱极目向西眺望,只见地下城众多拱顶伸出地面,栉比鳞次,犹如向上伸展的手指。城内则是五光十色、斑驳陆离的生活。他发现远处有一个小点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并正在向这边移动。那闪光的小点实在太远,一时难以辨认。但从其移动的样子看,贝莱能肯定,那必是机器人无疑。对此贝莱并不...
发信人: xky (走个不停), 信区: SFworld标 题: 与拉玛会合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与拉玛会合作者 阿瑟·C·克拉克(A. C. Clarke)译者 张辉 一 太空卫士计划 2077年9月ll日,那是一个特别美丽的夏日.早晨,格林威治时间上午9点46分,欧洲大部分居民都看到一个光彩夺目的火球出现在东方天空,过了几秒钟,它的亮度就超过了太阳。当它在天空中移动时——开始的时候是寂静无声的——后边留下了一根不断翻腾着的烟尘柱。这个火球在奥地利上空开始分崩离析,造成一系列极为猛烈的空气震动,因而使100多万人永远失去了听力。1000吨重的务员和石块,以每秒50公里的速度向意大利北部平原撞...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 作者简介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和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并以海军军官身份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复员。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费城海军航空试验所任工程师。 1947年起,他的短篇作品出现在《星期六晚邮报》及其它高价杂志上,而他的长篇则是一系列少年儿童科幻故事,如《伽利略号火箭飞船》(1947)、《太空军官候补生》(1948)、《红色的行星》(1949)、《星球人琼斯》(1953)、《星球兽》(1954)和《银河系的公民》(1957)。这些作品不仅吸引了青少年,而且拥有成年读者,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这些是他的杰作。...
《光晕3:初次反击》内容简介 摧毁光晕后,从光晕上成功出逃的约翰-117尽力收拢被打散的人类残余部队,力图回到地球。而致远星也并未被圣约人彻底摧毁,约翰-117的部下大多还活着。这是因为致远星上有着圣约人渴望得到的光晕建造者所留下的“圣物”。约翰-117超人一般永不停息地战斗着,居然成功抢夺了一艘敌舰杀回致远星,救下了自己那些已夺得“圣物”的部下。然而在逃回地球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圣约人竟集结了约五百艘战舰的庞大舰队,意欲进攻地球!地球的命运已经危如累卵……导读 炫目的光晕 遥远的未来,人类进入了宇宙时代。由于人口过剩等问题,地球上的居民不得不前往宇宙深处开拓新的殖民地。随看超光速引擎投入了实际应用,大大缩短了跨越星际的时间,人们终于可以自由来往于星际间。...
从机窗俯瞰太平洋广阔无垠的海面是一件相当枯燥的事情。陈橙斜靠在座椅上,目光有些飘散地看着窗外;阳光照射进来,不时刺得她眯一下眼。陈橙看看时间,还有三个小时才到目的地,这使她不禁又一次感觉无聊起来。林欣半仰在放矮了的座位上轻声地打着呼噜,不知道在做什么好梦,居然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笑。新四经济开始兴盛的时候陈橙的志向是成为一名"脑域"系统专家。当时她刚开始攻读脑域学博士,那正是新三经济退潮的时期,曾时髦到极点的新三经济代表产业IT业颓相初露,IT相关专业的学长们出于饭碗考虑正在有计划地加紧选修"脑域"专业的课程,陈橙不时都会接到求助电话去替他们捉刀写论文。用"新"这个词来表述一个时代的习惯大约始于二十世纪后半叶。当时有不少"新浪潮"、"新时期"、"新经济"之类的颇令时人自豪的提法。但很快这种称谓便显出了浅薄与可笑,因为它不久便开始繁殖出诸如"新新人类"以及"新新经济"之类的既拗口又意义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