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知遇最可贵,也最不易得。所以《文心雕龙》有“知音篇”,劈头就发为感慨:“知音其难哉?”学问文章亦复如是,见知于当代,总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陈寅恪宁愿相信:“后世相知或有缘。”文化史上一些典范性著作,常常藏有特定文化系统的密码,由谁来完成这样的作品,接受群体中谁能成为当时或后世的真正“知音”,参与其中的个体生命角色固茫然若无所知,历史也无法预设。不只是知识和学养的问题,对他人和前人的著作能否具有“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尤其重要,甚至还需要“有缘”。《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可谓深明此中三昧,他先就对阅读他的作品的人表示了相当怀疑的态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的二百多年间,有多少读者、研究者,曾殚精竭智地想解开《红楼梦》的谜底,颇不乏痴心不改或谬托知己的“解味人”。研红解红的一大特色,在一个“痴”字,不痴不呆,不...
譯者序言?春香傳?, 是韓國的優秀古典名著之一, 以藝妓之女成春香和門閥子弟李夢龍爲主人公, 描寫靑春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 同時主張打破封建社會等級觀點, 可以代表用韓文寫成的傳統文藝作品, 被譽爲韓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深獲韓國人民的喜愛? ?春香傳?的故事, 自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之間的朝鮮時代, 相當于中國的明?淸年間, 經過口傳?手抄, 流傳于市廛閭巷, 約至十八世紀末, 才形成了一部完整的文藝作品? ?春香傳?在文體上具有?說唱文學?的特色, ?說?的部分用敘事筆墨寫成, ?唱?的部分用韻文寫成, 體裁近于中國的古代?詞話??此一譯本是根據全州完板本?烈女春香守節歌?, 譯者在中國武漢華中理工大學(今?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任敎時, 與同濟醫科大學肖亞東敎授合作草譯的? 漢譯過程中, 碰到有些需要商討的問題, 有時意見相左, 各執一詞, 爭論不休, 甚至吵起來? 所以我倆每次開始翻譯工作時, 不說?現在開始翻譯吧?, 而總是戱之曰?現...
白云翔:1955年生于山东省淄博市,197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先后从事田野考古、学术期刊编辑和考古研究。曾参加陕甘地区泾水和渭水流域的考古调查,甘肃镇原常山、庄浪徐家碾、陕西长武碾子坡、隋唐洛阳城、香港大屿山扒头鼓等遗址的发掘。1990年和1994年先后在日本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留学和在日本奈良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研修,就中日古代生产工具和中日文化交流进行学习和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秦汉考古、生产工具考古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首次提出了“生产工具考古学研究”的命题并进行研究的实践,使之初步形成体系。现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考古》月刊和《中国考古学(英文版)》副主编、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
主讲人简介郑家栋,1956年生,黑龙江饶河人。1978年考取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2年考取吉林大学研究生院,198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转赴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提前获取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教授,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亚欧比较哲学会主席,同时担任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主要著作:《当代新儒学论衡》、《当代新儒学史论》、《学术与政治之间—冯友兰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牟宗三》、《断裂中的传统—信念与理性之间》、《儒家文明》、《中国哲学志》等重要著作。...
马祥林 张扬前 言第01章 曼施坦因收义子 第02章 少年军校高材生 第03章 未竟学业陷战场第04章 堑壕鏖兵命险丧 第05章 倾心坦克闪击战 第06章 国防军中的精英第07章 短命的参谋次长 第08章 恃强凌弱侵波兰 第09章 攻陷华沙再调西线第10章 屡进奇计遭排斥 第11章 指挥二线步兵军 第12章 入侵英吉利前夜第13章 装甲军闪击苏联 第14章 危险的希仑河畔 第15章 攻地峡独当一面第16章 肃军纪痛斩大将 第17章 损兵折将彼得堡 第18章 斯大林格勒受挫第19章 冬季风暴空雷鸣 第20章 逞口舌希魔见疑 第21章 卫城作战苦经营第22章 替罪羊解甲归田 附 录 曼施坦因年表...
再往后孙怀清连收账这种差事都交给葡萄。收账原先是他账房谢哲学的差使,谢哲学面子薄,谁都不得罪,有的账一拖能拖年把。铁脑也不行。孙怀清对这个小儿子不指望什么,说他是狗屎做的鞭——文(闻)不得,武(舞)不得。葡萄出去跑,村里很快就有人说,葡萄给教得没个样儿,谁家的闺女整天往村外跑?铁脑妈把话学说给孙怀清。二大说八个闺女变成媳妇还不容易?圆房呗。孙怀清从西安回来是一个人。在车站他已听说铁脑的事。去接他的账房谢哲学等他上了骡车才说二大,您老可得挺住了……铁脑不在了。接下来谢哲学简略地说了那个黄昏的事件,村里一下子添出九个寡妇。他说村里人判断铁脑是给当奸细除了的。车子快进村的时候,见葡萄吆着老驴从河上孙家的水磨房回来,隔老远,她便叫着问道:“俺妈呢?”...
周光召,1929年出生,1954年北京大学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全国人大第九届副委员长。主要从事高能物理、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做出过突出贡献。 内容简介 物理学在这一百年中间,有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从物理学中间这一百年也分化出了大量的学科。物理学进入化学、生物、天文、地学、数学、技术科学,就出现了所谓的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天体物理、地球物理、计算物理、技术物理等等新兴的交叉学科。那么到底是什么动力使得物理学在这百年中间能够得到飞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是因为物理学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广泛的应用,不断提高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地开辟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反过来呢,市场和国家的需求又推动物理学迅猛快速地发展。物理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间,始终是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