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或刚刚开始。 在这片巨大的基督徒墓地里,大伟的坟算得上是豪华的,它用的全是黑色天然大理石,大概有三米长、两米五宽吧。碑两侧石雕的白色和平鸽默默地昂着头,墓前小花坛中种着几颗多年生的白菊花,它们日夜深情地凝望着照片上那张憨厚的脸,和深刻于坚石之上的文字:大伟之墓,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七日至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与菊花做伴的,还有碑顶上的金色十字架,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是在把一个人的终结合法化,再赐予圣父、圣子、圣灵的安慰。阿门! 凌晨三点多,E-30号欧洲公路上行进着四辆车。那辆银灰色雪佛来“子弹头”面包车上的电话响了,小新关掉音响,行进中的那首壮胆音乐《美国力量(American Power)》嗄然而止。他抓起电话,听筒另一边,“老板”的声音传来:“小新,进停车场卸货吧,我在前面等你。”雪佛来缓缓地停下,其余三辆轿车停在了五十米前的地方...
序言 切剔历史庞大肌体的庖丁圣手(1)——有感于徐旭的独特历史写作 中国,在数千年统一、分裂、乱世、盛世的变幻过程中,在一直追求大一统的王朝更迭中,农民战争,确实成为许多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也是历史学者们必不可缺的谈论话题。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杂错纷纭的农民起义皆被冠以“正义”、“高尚”、“反抗压迫”、“历史的推动器”等等褒义词,农民起义领袖都被描绘成具有完美智慧和美好道德的“高大全”化身,这样一来,似乎这些在王朝末年引至无数人民非正常死亡的历史暴戾事件和运动,它们血腥的过程都变成辉煌和悲怆交织在一起的宏伟戏剧。历史的真实,往往被浅薄的臆想和政治上的“正确”弄得扑朔迷离,甚至有时让我们许多人觉得简单、机械得近乎匪夷所思。...
我又心疼又难受。她肯定是控制住了。 我下意识的往前走,但被晋成图给拽住,看他全神戒备的样子,我才意识到。对面那背对着我们的白衣服女的,也算是号人物,晋成图说的差点就把当年秦家老祖宗的弄的风水大阵给破了可就是这女鬼。 秦老二看见打枪没用,往地上一摔,喊。嫂子,真的是你吗嫂子,你这是想干什么啊!我说当年为什么咱家闹凶这么厉害,老大都不让我们找风水师。原来他早就知道这是你啊! 那白影子不理会,就在那飘着吓人,倒是边上领着的小喜松开白影子的手,往这边过来。 之前小喜第一次见我,就想吓唬我,可是她长的跟奶油一样,吓唬人还不如说是去卖萌。当时恨不得都抱着啃她一口,上次她受伤,身体都虚了,但现在她身上黑气缭绕的,当时受伤的地方就跟打上补丁一样,眼里全是凶,眉眼倒竖的,气势都不一样了,这才像是真正的厉鬼娃娃。...
书名:儿子,你要活下去作者:品雅特海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作者简介:内容简介:1975年4月,红色高棉来了。作者品雅特海和他那一大家子,一共十八口人,像全市二百多万人一样,被强制赶出柬埔寨首都金边,在监管下开荒种地。随后两年,柬埔寨简直成了一个大监狱农场。品雅特海一家人被赶来赶去,最后流落到柬埔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大西北崇山峻岭之中,任由红色高棉凶恶的干部驱使。家人一直吃不饱,贫病交加,备受折磨,至1977年初大多死去。品雅特海决定带着妻子翻山越岭逃往泰国,把六岁的儿子纳娃托付给别人照看。可是妻子因林中失火迷路而亡,品雅特海九死一生,终于活了下来。逃出生天后,他想念失散的儿子,悲恸不已。┇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引 子公元395年,欧亚大陆的另一端,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历经近10个世纪的辉煌后,分裂成东、西两部分。同一年,驰骋于中国北方一个叫北魏的国家,与一个叫做后燕的国家在今天的内蒙古凉城,进行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决战,并大获全胜。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96年,北魏政权的开创者,鲜卑人拓跋,大大方方地宣布称帝,向世人宣称,他本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惟一合法的帝王。此后,这个帝国逐渐统治了整个北方。中国历史也以这一事件为标志,进入了历时近200年的南北分治状态——实际上,自晋帝国政府被迫迁都建康的时候起,南北朝的格局已经形成。公元4世纪的最后几年里,发生在东、西方的两个类似的分裂事件,前后仅相差一年。...
() 魏国京都平凉城中,一辆乌篷马车自城西一座大宅侧门驶出,向着城北奔驰而去。时值子时,街上死寂无声,天上也是yīn云密布,不见星月,就连平rì夜里更夫的打更声,似乎也消失不见,只余马蹄踏在青石路面上发出“得、得、得”的脆响声,远远传出,然后随着马车一起消失在漆黑夜幕中。 马车一路疾驰,来到城北一处高墙院落门前停下。这院落以青石大砖砌成,与附近建筑并不毗连,门口两边分别放着一尊面目狰狞可怖的狴犴石像,呜咽风声传来,整座院落在深沉的夜sè里,凝重、威严中透露出一股yīn暗、凶戾的气息,正是大魏天牢所在。 车夫停好马车之后,从车上跳了下来,跺了跺已经冻的麻木的双脚,又往手里哈了两口热气,搓了搓手,这才转身去掀开车帘。...
“我还要回去”(1)1944年7月25日,一架C-54型运输机从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机场出发,穿过厚厚的云层,飞向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檀香山。 飞机上乘坐的是西南太平洋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令人奇怪的是,这位不久前指挥美军横扫新几内亚的美国陆军上将,并不像往常出行那样,带着作战计划和大批地图,身旁有将校级军官前呼后拥。这一次,他只带了三名随员,便悄然踏上了长达几十个小时的单调、乏味的旅途。在飞机上,为了度过无聊的时间,他闭上了双眼,让自己在回忆往事的太空中遨游。 一个多月以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给他打电话,要求他到珍珠港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在此之前,傲气十足的麦克阿瑟曾多次婉言谢绝了到尼米兹的总部檀香山参加会议或做客的邀请。但这次不同,这次是他主动地、严格地按照马歇尔的要求到檀香山来的。马歇尔在电报中通知他“7月26日到檀香山”,在那里“可以见到莱希等人”,并要求他“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