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风暴 作者:张胜友 引子 上帝大概嫌世界太寂寞了—— 公元1990年5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这个上嘴唇蓄着一撮小胡子、经常身穿陆军元帅服、身材魁梧的阿拉伯军人,发表了一个震撼整个中东地区的著名讲话。他强烈抨击苏联遣放大批犹太人到以色列定居的不可容忍的行径,并扬言将用武力摧毁半个以色列国家——此刻,这个巴格达的主人俨然已成为阿拉伯人心目中的英雄!自从1970年9月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纳赛尔病逝后,还没有人敢于像他萨达姆这样威胁、恐吓那个犹太人的国家。 5月28日上午,21个阿拉伯国家的国王、酋长及政府首脑们聚集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此次阿拉伯国家联盟会议的原定议题是:商讨对付以色列在它的占领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走廊大量安置犹太移民的对策。然而,萨达姆不顾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的极力反对,突然将联盟会议变成了一个秘密会议,不允许其他阿拉伯的盟友出席旁听。他坚持说...
前言译者的话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崕.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巣.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1914年回纽约,同生物学家斯坦棄.R.本尼迪克特博士结婚。1919年,因为想从事“忙碌的工作”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并在选听了著名人类学家F.博厄斯教授的课后,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F.博厄斯的悉心指导下成为该校人类学系的一个主要人物。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36年F.博厄斯退休后,她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系主任,直到1939年。此后继续从事教学和研究,于1948年病逝,享年61岁。...
zjwuye/- 《蒙古帝国》传奇历史之一: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序 成吉思汗后裔再现《蒙古帝国》 身为成吉思汗的第36代长孙女,因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脉相承,包丽英从小就痴迷于祖先的丰功伟绩。在她就读北京大学期间,即开始投入“蒙古帝国”的创作。工作后更是多方收集历史资料,四处考察古代遗迹,力图用成吉思汗后裔的独特目光,还原祖先以及那段尘封的历史。包丽英说,在她的眼中,那些他人笔下只懂征服和杀戮的决不是她和蒙古民族的祖先,在她耳濡目染的记忆,以及她毕生所搜索到的史料中,他们是重情重义、善良纯朴、光明磊落的人物。因此,作为后裔的她被一种责任感驱使去完成这部创作。因此,这些刚毅、强悍、甚至野蛮的蒙古英雄,在她的笔下展现出了内敛、温情、智慧的一面,让人读来颇有新意,也对那个时代和人物有了些许改观。...
特殊年代的军人故事:红领章 作者:陈怀国 陶纯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 红领章一 红领章 第一章(1) 一 公元1970年刚一入冬,中原伏牛山区的年轻人就坐不住了,他们日思夜想,就盼着部队的人快点来招兵。那年月,参军入伍是最令人羡慕的事情,谁要是穿上了绿军装,就好比是祖坟上冒了青烟,马上就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觉。参军,是年轻人最美最好的一个大梦,每年一入冬,那些有希望当上兵的年轻人,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就盼着招兵的人来到面前。 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从县里传来消息:征兵工作开始了。 西王村是伏牛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适龄的青年里,赵海民和李胜利今年最有希望。赵海民个子高,相貌好,还是初中毕业生,文化水平高;李胜利文化水平仅次于赵海民,他爹又是生产队长。别人想争,也争不过他俩,因此,村里的其他年轻人只得识趣地让开了。农历十月初十,赵海民和李胜利代表西王村到县上应征。赵海民用架...
一部晚清史,套用一句老话,道是:从何说起!李鸿章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可算是政治家的宏大叙事;王国维言“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则是诗人的切肤之痛。其间波诡云谲,山重水覆,不但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是故百年以来,以晚清为题材的文字著述,可谓车载斗量,汗牛充栋。然而不管从哪里说起,有一个人,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这个人,我不说你也知道,就是慈禧太后。在正经史家那里,慈禧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想必早已盖棺定论。阴险刻毒、冷酷自私、专横跋扈之类的标签,信手拈来,方便实用。但有一些人,总是不满足这样那样的标签,他们试图揭开历史的重重帷幕,回到鲜活的历史现场,将冷冰冰的标签还原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个体。西格雷夫的这本《龙夫人——慈禧时代》,我想,其初衷亦正在此。他自己说:这“是一次针对历史遮蔽的讯问。我们不单单是寻找慈禧,也是寻找一个失去的年代。”“就好像除去一幅油画上...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指婚 辰时刚过,我便被老管家养的忠义狗吠醒了。 说起那癞头土狗我还是禁不住要赞上几句的。平日里温顺得很,逢人便摇曳起那条大尾巴,可就是…… “使不得,使不得,老管家快将这狗拉紧了……” “莫,莫要让它过来……” “旺财!可不敢跟琼夙姑姑这般无礼!” …… 唔,可就是不大待见西王母宫里的掌事姑姑琼夙。 “汪!汪汪汪……” 据说这旺财土狗也是有来头的,说是炎帝家养的吠日神犬的亲家的八房小舅子,故而这天上的其它仙犬们对它亦是忌惮了三分,久而久之旺财便有了仙犬二头头的架子,除了眼里还有我同那吠日老狗外,素来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
(注:本文中许多情节内容如美人鱼、评职称、贾府、玄武教、酱油、琼浆玉液酒等纯属于虚构,是为了故事展开的需要,请读者不要对号入座。谢谢!)第一卷职称风波一、谪仙出世却说李白离开父母,从天府之国来到长安,结交不少朋友,天天出入酒楼。李白为人十分豪爽,如遇到知已”五花马,千金裘,呼将儿出来换美酒”,直到口袋的银子用完为止。如此天天出入酒楼,纵是金山银山也要吃垮,更何况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的大都,物价十分昂贵,李白吃住都在酒楼,盘缠不知不觉中快要花光。看着李白出入酒楼的次数越来越少,他的心事早已被朋友们看了出来,朋友都愿意借钱给他。无奈这李白是十分孤傲的人,任凭朋友再热情也不接受,令他的酒朋诗友不知如何是好。...
王光美深情回忆录:我与少奇 作者:王光美 上世纪40年代,辅仁大学理学研究所物理学部毕业的王光美,放弃美国知名大学的留学机会,走上革命道路;作为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英语翻译,王光美和中共领导人刘少奇相识、相恋。两人于1948年喜结伉俪,此后在人生道路上相知相扶;“文化大革命”中,王光美和刘少奇不离不弃,其间王光美承受牢狱之苦12年,还经历了“丧夫三载方知晓”的深切苦痛;晚年的王光美,积极参与打造“幸福工程”,倾囊救助贫困母亲……。 该书收集了王光美1959~2003年间的讲话稿、文章和书信共38篇,还有近百幅珍贵历史照片和王光美手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王光美85年荣辱悲欢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