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公主》作者:[美] 埃德加·赖斯·伯勒斯 引子 当我把卡特上尉的这本奇怪的手稿印成书送给你的时候,我认为讲几句关于这位了不起的人物的话会使人感到有趣的。 我对卡特上尉的最早的回忆是:正好在南北战争开始之前,他在弗吉尼亚州我父亲家里待了几个月。虽然那时我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可是我确实记得这位身材高大、皮肤发黑、脸孔发亮的运动员,我称他为杰克大叔。 他似乎老是在笑;他参加孩子们的游戏也像参加成年人的游戏那样尽情欢乐,那样充满友谊。或者,当他津津有味地听我的老祖母讲她在世界各地所过的放荡而又奇怪的生活经历时,他会整整一小时坐着不动。我们都热爱他,而我们的奴隶则对他所走过的地面都相当崇敬。...
金色…… 一个恰如其分的词,配得上这个难得一见的美好日子,愉快的金色的光芒,照着人的灵魂,暖洋洋的。金色的日子里是一片平静。 有些日子是灰色的,铅云低垂,阴雨连绵,伴随着刺目的闪电和隆隆的雷声。有些日子是鲜艳而冰冷的蓝色,在结霜的穹顶和屋棚上空延伸。有些日子甚至还是红色的——春风裹着尘土,把傍晚的天空漆成红色,这时的庄稼还没有在土里扎稳根。还有的日子甚至在天空铺上了一层天鹅绒般深蓝的毯子,一直延伸到夜幕里。 他喜欢这样的秋夜,凝望深邃的星空,他会忘却自己的世界。他想像着,上帝为了让自己的光穿透夜幕,在夜的苍穹上刺出了一个个针孔。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喜欢看着星空,希望能一直看到最深处,看到这位造物主的影子。他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凝望,即使在他过了十九岁的生日,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应再这样做。...
□ 阿瑟·克拉克阿瑟·C ·克拉克 (Arthur C. Clarke)没有一个人能想起他们这个部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次长途跋涉的。那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他们原来的家园,眼下只不过是一个朦朦胧胧的梦。许多年来,沙恩和他的族人穿过丘陵起伏,湖光如镜的原野,一直在逃跑着;现在,前面又横着连绵的山峦。这个夏天他们一定要翻过这些山峦到南方去,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来自极地的白色恐怖在身后追逐着他们,把大地碾为尘土,使空气凝成固体,现在离他们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了。沙恩揣想冰河大概无法攀上前面的大山,因而在他的心中不禁有一线希望油然而生。或许,这些大山会成为一道屏障,就连那无情的寒冰也无法越过。这样,他和他的族人就有可能在传说中的南方找到栖身之地了。...
一切都从兔子开始。 那时我坐在那间冷清乏味的大房间里,陪我的只有一张方桌和墙壁上的拱形大镜子。我看看镜子里自己的形象:高、瘦,略显苍白,分外隆起的鼻子,黑色人造蛛丝衬衫,手腕上的天球表,手指上戴的微型远程电话和定时激素注射器。典型的金星移民的形象。众所周知,经过十几代的繁衍,金星移民与地球祖先在外貌上已有了一些不同。但很多金星人心里,还是铭刻着永远无法磨灭的地球情结。 就像我,为了重新移居地球,返回故乡,已经通过了数次考试。那些考试,有的纯粹是无理取闹。 “戴上头盔。”一个声音说。 我举目四顾,发现身边并没有人。那声音又重复了一遍,我才明白过来。桌上确实有个头盔,连接着一些导线。我把它拿起来,稍稍研究了一会儿就弄清了用法。戴上之后,没有什么不适感。透过眼镜还能清楚地看到房间中的一切。...
绿杨空间站里,鲁文基教授耐心地调节着激光分析仪,察看着一块陨石的光谱。他的助手梅丽急匆匆走进来:“教授,刚才接到个电传,我叔叔出了潜水事故,受伤了。我得回去看看。”鲁文基头也没抬:“既然没死,看什么。”梅雨知道自己一走工作倒没问题,主要是教授得自己做饭了,便故意说:“我只请七天假,这几天我没有什么紧要工作。做饭嘛你是行家,去年你做的法国大菜比餐馆的还好吃。”“你还记得?那回牛排做老了,咬不动。不过你们年轻人牙好,老一点更好吃。”“就是。那么我走了。”教授叹口气:“你花样真多。准时回来!”梅丽走后教授硬着头皮啃了两天饼干,往后不得不亲自掌厨了。但头一餐便出师不利,他按《法国名菜谱》的方法做只奶油大龙虾,忙中找不到眼镜,便带看带猜照书配好了佐料塞进微波炉。煨好之后拿出来,盘子里没见龙虾,却有一副眼镜拌在奶油里。老头子就这样混了几天,直到梅丽回来才松了口气。...
第一章 奇怪的棕榈树 我第一次看见了海市鞲楼。茫茫沙海,有时会突然卷起一个黄色的秒柱,直冲云霄。尔后,这奇妙的空中之岛又散落下来,和沙漠融为一体。 沙漠中的气温每对每刻都在上升,浮动荡漾的热空气,俨如凹凸不平的曲面镜,使整个世界都改观了。狂风卷起了无致个高高的沙丘。而远处的天之尽头,朵朵蔚蓝色的云彩仍依稀可辨。本来就模糊不清的的路迹,有时竟然完全消失了。因此,我总是提心吊胆地望着司机。 司机是位阿拉伯人。他个子高大,沉默寡盲。一双红肿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前方。浓密的黑发上,落了一层灰尘。就连那鼢黑的脸庞,黑黑的眉毛和干裂的嘴唇,也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尘埃。他只是一心一意地开他的车。那些沙丘和蓝天此起彼伏在我眼前晃动,象跳环舞一样,从四而把我们围住,即使我们置身其中,也迷失不了方向。...
第一章 越来越熟练的谎言 肆虐的狂风,拍打著用厚实木板钉成的白漆外窗,从窗户缝隙之中钻进来的风,发出“嘶嘶”的响声。 窗外满是狂风呼啸的声音,听著这令人烦闷的声音,恩莱科暗自猜测,住在山下的巴山以及部族之中的其他人,现在怎麽样了。 在云中之城住了几天之後,恩莱科总算明白为什麽那位老者告诉自己,蒙提塔并非自己想像之中那样平静和谐。 在云中之城有温暖舒适的房间,厚实的墙壁抵挡住了肆虐的狂风,厨房的炉子上用小火慢慢炖著一锅羊肉,香气从厨房之中飘溢出来,弄得整个房间都是。 住在云中之城,风暴并不能够阻止人们的行动,如果自己感到无聊,大可出门到处转转,这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他是新来的兵器制造大师。...
红岸工程部分文件,这批文件的解密时间是叶文洁向汪淼讲述红岸内幕三年之后。一、世界基础科学研究趋势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原载《内部参考》196口年口月口日) 【提要】从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有两种模式:渐进型和突变型。 渐进型:基础理论成果被逐步转化为应用技术,技术逐渐积累,最后产生突破。最近的例子有宇航技术的发展和突破。 突变型:基础理论成果被迅速转化为实用技术。产生技术突变。最近的例子是核武器的出现,直到四十年代,还有一部分最优秀的物理学家认为释放原子能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但核武器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基础科学向应用技术的转化跨度极大,时间极短,我们定义为技术突变。...
作者:[美]约翰·丹顿第一章船在天际还只是个小点时,休就发现了。他看着它向小岛驶来,波浪形成一道巨大的白色弧线。早晨的太阳穿透薄雾照射在海面,在水面形成刺眼的粼粼波纹。尽管他把手罩在眼睛上方,却仍不得不眯缝起双眼。成百上千只早上觅食的海鸟在他周围聒噪飞腾,有尖叫的燕尾鸥、黑燕鸥和嘴里叼着鱼归来的鲣鸟。一只军舰鸟在一只海鸥身后盘旋,它把尾部的羽毛猛地往后一拉,伸展开咽喉,然后一个螺旋俯冲扑向猎物。像这样杂技般迅烈的表演,他早已是看惯不惊了。船身看上去已经像一把大砍刀大了。但也怪了,运送物资的船应该还有好几天才到啊。休盯着驾船人黑色的侧影。从驾船人一只手臂返身搭在油门杆上迎风站立的姿势来看,有点像是拉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