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1944年3月的一天,中国的“陪都”重庆。 蒋介石一大早就来到了办公室,站到一张大比例的军用地图前,仔细端详着中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西部。他的目光在怒江两岸的保山、腾冲一带久久地流连,思绪像怒江的江水一样奔腾不已。 与盟军在东南亚、太平洋以及整个欧洲大举反攻的形势相比,中国战场的战局却丝毫不容乐观。日军于1944年春季发动的大规模攻势仍然没有停止,到处是刺眼的太阳旗和浓浓的战火硝烟,中国的国土仍在继续沦丧,人民大众仍然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同盟国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他急需以一场大胜来提升国军和国民的士气,也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塑造他自己的高大形象。因此,他打算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法,集中兵力,在腾冲地区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彻底消灭固守在云南边境的日军,以便与缅甸北部的抗日战场连成一片。而要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就必须选派一名能征善战且...
前 言1958年下半年起,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家各户分散做饭的中国农民,忽然全都拥至新开办的公共食堂就餐。至是年底,作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生事物的公共食堂,全国达到了345万个,在公共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以上,5亿中国农民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当时,上上下下对公共食堂颇为看好,对其大唱赞歌,总结出了众多的“优越性”,甚至天真地认为,中国农民自此就可以过上吃喝不用愁的好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公共食堂办起来之后,尤其是公社化后曾一度实行“吃饭不要钱”供给制,而且还提倡“放开肚皮吃饭”,这种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公共食堂,其弊端很快暴露出来。到1959年上半年,一哄而起的农村公共食堂有的因无米下锅只好停伙,有的因社员的不满只得解散,因而不少地方的公共食堂相继垮台,农民们又回到自己家里吃起了小锅饭。...
序 历史原来很精彩旷野上,当年明月踽踽而行。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那些残台断瓦、古庙荒冢吗?就是那些发黄的 书本吗?不是,绝对不是。 “历史原来是很精彩的呀!”当年明月大喊一声。声音消失在风中,当 年明月继续踽踽地走着,山野一片寂静。 好一段时间,远远地,传来一阵阵回声:“很精彩的呀,很精彩的呀, 很精彩的呀,很精彩的呀……”声音渐渐消失,山野又归于寂静。 前面那座古庙里有点儿动静,一个小和尚好像刚睡醒,慢腾腾地伸了 个懒腰,抖落了身上厚厚的尘土。噢!那不是朱重八吗?他朝四下看了看, 然后向当年明月走来了。那边还有人,朱棣骑着马,风尘仆仆,身上浸着 汗水,也向这边赶来。后边是方孝孺,一脸正气,拉着朱允,有点儿嫌他走得太慢;沮丧的胡惟庸,骄横的蓝玉,都来了。远远地,过来一个瘦 了吧唧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朱厚照,还是那样儿,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走 路也是一摇一晃的…… 这么多人都围...
1终于来了,虽然一切还是恍恍惚惚,同样的混沌状态,却是很轻松,依偎在这个冰冷的钢铁大家伙里,温暖透至心底,兴奋和恍惚撑的大脑都无法左右,我细细打量这里的一切,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多少次这所有的一切徜徉在梦里,参杂着绝望和希翼,但现在都好了,我活了下来,天依然透彻,人依然未变,不同的是梦已成真,人生的极致也就不过如此,凯撒大帝说出征服感慨时候的心境也就是这样吧。这就是战舰,实实在在的,可以摸,可以打量,这是我的兵舱,这儿是我的床铺。 我会适应这里的,可以没有新鲜的空气,这样小的床铺也行,只要不再陷入苦闷,我满意这里的一切,连个理由都不需要,就仿佛是热恋,事实上也是,在我对女生发生兴趣之前,我就爱上了这些个大家伙,从迷恋到信仰并孜孜以求,贯穿我的少年与青年,占有了我拥有意识以后的全部历史。...
贺龙小传(1)1896年3月22日,贺龙诞生于湖南桑植洪家关的一个农民家庭。4岁时就跟随祖父贺良仕练拳习武、锻炼意志,经多年磨练,养成了他的豪爽侠义之气。贺龙5岁时入私塾识文断字,启蒙老师是他的堂叔贺星楼。贺龙天分极高,每日所学几乎过目不忘。贺星楼不仅向他传授知识,还经常向其讲述贺氏宗族反抗朝廷、杀富济贫的义举。这些故事很早就在贺龙心中扎根,促成了他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秉性。 小时候,贺龙的家乡年年遭灾,母亲卧病在床,使得本来就不宽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维持生计,年幼的贺龙常在家打柴、割草、放牛,农闲时节与父亲一道外出缝衣赚几个手工钱以养家口。艰难的生活使得他不得不辍学务农,失去了进一步求学的机会。15岁时,他向姐夫借了一匹花骡子翻山越岭跑生意,开始了风餐露宿的“赶骡客”生涯。长年沿途所见所闻不仅增长了他的见识,还使他在与税警抗争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反动政府横征暴敛所带来...
序言 我很喜欢写作,也特别喜欢历史,所以我决定写这本《北宋的那些事儿》用自己的笔去还原历史的事实,让更多的人更详细的了解那段历史。。 • 北宋年间,虽然战乱连连,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有一些地区相对安宁一些,故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宋朝时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科学,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等人,而宋朝的词作品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
引言:封面人物,把历史串联好奇常常会是一扇窗户,推开它,可以看到遥远的历史景象。 2001年7月下旬,坐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我借出1927、1943年的《时代》周刊。从1923年《时代》创刊开始,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而且以人物为主。在这2年的刊物上,有2个中国人是封面人物:蒋介石出现在1927年,宋美龄出现在1943年。 翻阅时,我忽然有了一种好奇:从1923年到20世纪末,将近80年的时间里,到底有哪些中国人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这是一种本能的、职业的好奇。时间匆匆,我未来得及在国会图书馆求证这种好奇,只带回这2年的刊物上关于中国的报道的复印件。几个月后,同事袁晞送给我一本画册,顿时让我眼睛一亮:《历史的面孔——〈时代〉杂志的封面(1923—1994)》。这正是我想看到的!《时代》70年里的几千个封面悉数汇集,为历史好奇提供了最好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