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战犯的国际审判:二战后的创举 主要战犯的国际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创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的。德国的正式投降是在1945年5月8日,日本的正式投降是在同年9月2日。 纽伦堡国际法庭东京国际法庭在德日投降之后,战胜的同盟国便分别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先后设立了两个国际军事法庭。前者的名称是“国际军事法庭”;后者的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后者冠以“远东”二字,以示区别于前者。一般人对这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简称是“纽伦堡国际法庭”和“东京国际法庭”,或者“纽伦堡法庭”和“东京法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Nuremberg;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Tokyo。...
序 远古的游历(1) 王斌 沁园春与我结识于网络,我们共同迷恋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这样一个神奇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相识,似乎也有了“奇异”的可能——或许无需太多的语言,太多近距离的接触,在虚拟空间中留存的文字,就足以让相知却不相识的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与沁园春便为典型一例。 沁园春隶属“80后”,如今这一称谓也成了一个颇为时尚且时髦的名词了,它的后缀还要引申出诸如任性、骄狂、自私、沉迷于网络且追逐流行及时尚的诸般解说,而在这一切的说明中,却暗含着对这一代“沉沦”的叹息。我亦属“叹息”一族。 坦率地说,在沁园春驾轻就熟的历史知识面前,我自愧弗如。他告诉我,少年时就迷上了历史,他像一位好奇且又执拗的“探险者”,一头扎进了历史的汪洋之海中,开始了他漫长的游历。...
引言(1)10年前,我无意间从一幅古代地图中获得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尽管它没有带我去发现埋藏着的宝藏,但它暗示了我们所知的几个世纪以来代代相传的世界历史知识不得不要做出根本的修正。 中世纪历史,特别是探险家的地图和海图,成了我欲罢不能的追求,消耗着我的热情。我喜欢仔细审视那些古老的海图、描摹的轮廓线、海岸线、改变着的浅滩和沙洲的外形、岩石和暗礁的危险。我顺着潮汐起伏,顺着暗潮的牵引和季风的推送前进,一层层地剥出藏在海图中的信息。 我的研究是从明尼苏达寒冷的草原上开始的。发现那样的一件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献,这儿未必是一个首选之地,但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贝尔图书馆收藏着值得注意的早期地图和海图,其中特别的一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是托马斯·菲利普斯(Thomas Philips)爵士的收藏品之一。菲利普斯爵士是一位富有的英国收藏家,出生于18世纪晚期,但他的那些藏品事实上一直不为人所知...
一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北伐军先头部队突然出现在兰江两岸。孙传芳部守军 3l师不战而降。北伐军迅速控制了兰江和涟水交接处的重镇榆关。孙传芳在临口大量集结部队的同时,抽调精锐之师驻守涟水下游棋山要塞。棋山守军所属32旅旅长萧在一天潜入棋山对岸的村落小河,七天后突然下落不明。萧旅长的失踪使数天后在雨季开始的战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阴影。引子萧接到师部给他的秘密指令是四月七日的上午。师部让他率32旅驻守棋山对岸的小河村落。这个仅有几十户农家的村落像犄角一样突出在涟水拐道的河口,是一个理想的防御地点。按照师部的命令他必须于九日凌晨潜入小河村,尽快查明那里可以知道的一切详细情况。师部提醒他:既然我部已注意到这片没有遮掩的神秘区域,同样,北伐军对它也不会无动于衷。就在萧准备渡船出发的前夕,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序章 日落紫禁城(1)光绪三十四年十月(1908年11月),严酷的冬季过早地笼罩了北国旷野,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枯枝败叶,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窜动不息。神圣威严、王气逼人的紫禁城,弥漫着一股阴森、神秘、恐怖的气氛。 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晏驾于被囚禁的中南海瀛台【1】居所,清末紫禁城上空最后一颗希望之星陨落了——这位年轻的皇帝神秘而又极其凄苦地离去,使许多立志改良的有识之士在经过了一阵大悲大痛之后又深深地为之惋惜:假如这位力求变法改革的光绪帝死在他的政敌慈禧老佛爷之后,或许大清帝国的落日还可以另一种方式斜挂西天。 但是,历史老人没有这样安排,他所赋予芸芸众生的是这样一个富有嘲弄意味的画面:十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光绪皇帝登腿翘辫子的第二天,紫禁城内的空气进入了短暂的凝固之后,“嘭”地一声炸开,本朝惊天动地的大事终于发生了——驾驭大清帝国近半个世纪,权倾朝野的铁血女人,74岁的慈禧...
枪魂传奇(序) 《枪魂传奇》序之作者的自白 草于公元2008年10月27日第一章夜访卖报了,特大新闻”一个报童正拿着一沓报纸,在一个人潮拥挤的街头高声地喊着。“拿一份报纸”一个年青人向报童打招呼道。报童拿了一份报纸向年青人递了过去。年青人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带着一个礼帽,礼帽仅仅的压着,遮住了眼睛“多少钱”年青人向报童问道。“一法币”年青人掏出一张纸币递给了报童,然后一转身,走进人流中,很快消失了。“当,当,当,”在黑暗的小巷中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你找谁”从门里面传来了一个老头的声音。“002号”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过来。“快进来”门吱的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老头,提着一盏灯,老头边往前走边说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上楼在说,老胡在吗”那人回答道“在”老头边说边领着他上了二楼,老头敲了敲了门,里面传了一阵咳嗽声。“老胡是我,永强来了”老头话音刚落,本来黑暗的小屋里,突然...
作者:树犹如此 1、驸马降敌 ... 秋雨整整下了三天,南川国的皇宫被一片压抑的气氛环绕,阴沉潮湿的天气让本来悲伤的人更添了一层哀痛。槐花的清幽顺着湿湿的空气飘在宫殿里,香气怡人。 雨后的宫殿沉寂着,一望无际的绵延建筑,让这座百年古城显出更深层的意蕴。 然而最近没人敢乱说话,当值的宫人们一个个低着头,谨慎的应付手上的差事。距离三驸马降敌的噩耗传来已经五天,南川国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就这样陨落了。朝堂上下哀鸿遍野,从前的主战派渐渐被打压,主和派占了上风。 和北岳国的战事持续了一年有余,大大小小的战役始终败多胜少,损兵折将后,朝野上下已经人心动荡。尤其骁勇善战的南川第一猛将,三驸马纪尧尘被俘,率军降了北岳,给南川国沉重的一击。...
开篇自述我自从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经历也是艰难的就是了。我一九二七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央秘书长,二十三岁,谈不上能力,谈不上知识,但也可以干下去。二十五岁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从那时开始干军事这一行,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建国以后我的情况你们就清楚了,也做了大官,也住了“牛棚”。你问我觉得最高兴的是什么?最痛苦的是什么?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的三年。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却都在打胜仗,这些胜利是在以弱对强、以少对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建国以后,成功的地方我都高兴。有些失误,我也有责任,因为我不是下级干部,而是领导干部,从一九五六年起我就当总书记。那时候我们中国挂七个人的像,我算是一个。所以,在“*”前,工作搞对的有我的份,搞错的也有我的份,不能把那时候的失误都归于毛主席。至于“*”,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一生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