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赤壁賦 蘇東坡現在過得是神仙般生活。黃州也許是瞅隘骯髒的小鎮,但是無限的閑暇、美好的風景、詩人敏感的想象、對月夜的傾心、對美酒的迷戀——這些合而為一,便強而有力,是以使詩人的日子美滿舒服了。在莊稼已然種上,無金錢財務的煩心,他開始享受每一個日子給他的快樂。他有一群朋友,像他一樣,可以把時間自由運用,而且還在一方面像他,身上金錢不多,身邊空閑不少。在那些人之中,有一個奇特無比的李尚,若不是蘇東坡筆下記載他的睡量之大,後代便對他茫然無知了。午飯之後,朋友正下圍棋之時,李尚便到躺椅上一躺,立刻睡著。下了幾盤之後,李尚翻個身說:『我剛睡了一回合,你們戰了幾回合了?』蘇東坡在他的札記裡說:李尚在四腳棋盤上用一個黑子獨自作戰。『著時自有輸贏,著了並無一物。』此等生活真是睡夢豐足,蘇東坡用下面歐陽修的一首七絕描寫得很美:...
作者:七堇年《大地之灯》 记忆中的冬天(1)第一章旦夕之间,情知对于生命的千般流转,尽须付与无尽的忍爱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你真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人,你的杯不应该为我而空——简桢《四月裂帛》1她记忆中的冬天,雪是大地唯一的盛装。天寒地冻之中,散落在雪原上的黑帐篷是避难之地。煮茶的残火在昏暗的空间内闪烁微光,浓香气味随之蜿蜒弥漫开来,带来由食物所构成的最朴素的诱惑,和最原始的抚慰。外面是迷境一般的寒冷,黑帐篷的毡片因为雪积三尺而无法拉开。卡桑。爷爷躺在卡垫上轻声唤她。她在幼年时代,四季都能见到雪。即便六月,遇到天气突变,烈风还会裹挟着薄薄雪花四散而去。到了寒冬,一场大雪过后,望眼便是一片银白的天地。昏天暗地的风雪像是远古时代冰河期的封冻。草场的冻土层很快就僵硬了,从地底渗出寒气。...
作者:蔡登山【由文】开场白 撕碎了又拼贴一九九五年中秋前夕,张爱玲以她独特的方式,告别人世。一时间“满城争说张爱玲”。一篇锦瑟解人难,重读张爱玲亦非易事。从史料或文本上重新地“发现”她,该是一个窗口,藉由此你才能看到无边的风景!不知从何时开始起沉迷于茫茫史海中,寻逡那碎瓦残片。只想从那零星的史料中,去认识那历史的原状,去触摸传主当年的脉搏,去感受他们的岁月烟云。尤其是在从事多年的影像工作后,对于昏黄的照片、苍老的往事,顿时能感受到历史斑驳的残影。于是用文字、用影像,捕捉着、记录着这些人和事就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时时缠绕着我。“今天不做,明天就晚了”的声音一直回荡在耳边,如影随形。于是我屈服了,带着成堆的资料,带着纸和笔,也带着摄影机和录影带,从北国到江南,从东瀛到欧美,我们如一群狩猎者,追踪着半世纪前传主走过的足迹,记录下他们当年的点点滴滴。时光仿佛回到了从前,我...
作者:陆天明一事后,丁洁记得非常清楚,12月18何下午,她亲自驾驶那辆大奥迪车,送父亲去来凤山庄参加那个高级别的聚会,应该说,当时一切正常,无论怎么回想,也找不到任何迹象表明那天会出事。丁洁的父亲刚从大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退下来,决定定居省城。是日晚,热情而又懂事的省市主要领导为尽地主之谊,特地20在著名而又非常幽静的来凤山庄组织了一个小型聚会,为这位劳苦功高的大军区离休司令员接风。虽说是小型聚会,但省市几大班子的主要领导都要出席,安全保卫工作自然是做得严密到位,滴水不漏。头一天的白天,奉命筹办这次聚会的市政府秘书长周密就带着他那一班秘书处的得力干将进驻了山庄,并会同市公安局政保处的人对山庄的方方面面都做了无可挑剔的部署。到晚间,一支精干的警卫小分队便严密封锁了进出山庄的各路径道口,并把警戒哨放到了五六百米以外。18日下午,只有两件事让她稍感意外。一件事是气象台预报没有大...
作者:高效能工作指导委员会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往往会对未来起巨大作用。战胜困难、抓住机会不能靠侥幸,幸运之神不会永远照顾你,想要不被判出局,想要获胜,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坚持为自己加重。当自己变得强大时,困难就会不堪一击,机会也将接踵而来。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你可以学习任何一种必要的技能。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成为各种类型的人才,比方说:熟练的打字员、电脑高手、优秀的谈判者或者是超级推销员。你可以学习在公共场合进行演讲,或者是熟练地进行写作。这些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一旦决定掌握某种本领,就要把它作为优先事件来安排。...
作者:王朔一一望可知,这是那种托了熟人走了关系楞充门面的招待会。专供国宾出入的富丽堂皇的大厅挤质彬彬面带菜色的男女知识分子。很多人的行头不齐,譬如西服虽很笔挺但领带却又艳又俗,非士穿了贵重我的长裙脖上的项链却是假珠子。他们徜徉在一溜长之间,端很精致的餐盘耐心地选择能填饱肚子味道又不太差菜,今人同情的是,他们选择的余地不大。大厅上方挂着一条大红横幅,上面用别缀着一行字:《大众生活》杂志创刊三十五周年纪外设酒会。人人都在交谈,低笑、相互引茬,大厅像个巨大的蜂巢嗡嗡作响。李东宝和戈玲胸前佩戴写有“嘉宾”字样的绸条混迹其中,边吃边喝四下张望。一个仪表堂堂的中年男子,手端酒杯,站在人群中不动声色打量来往起动的人。远处响起几声零星的掌声,一个老先生走上虚设已久的讲台,站在麦克有前,咳嗽了几声。...
作者:《王首道文集》编辑委员会 编-- 10序宋任穷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首道同志来说,今年则是参加革命工作70年,参加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毕业7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70年.值此70年金色岁月的纪念之际,《王首道文集》出版了. 在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十三日,首道同志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张坊区上洪乡的一个农民家里. 原名王芳林,曾用名王一分、王守道.1925年在长沙修业农校加入少共,1926年在广州参加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并在讲习所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9月农讲所毕业,分配回湘搞农民运动、发动武装斗争,担任过中共祁阳特别支部书记、中共浏阳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中共湘赣苏区省委书记、中央组织局秘书长. 红军长征中,任中央纵队政治部主任.到达陕北后,任国家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十五军...
作者:艾根·凯撒·科迪第1节:作者自序历史学家在描述19世纪的历史时,已根据研究把重点放在这个时期的许多和不同方面;阐述孤立的时期、单个事件和个人被分散在成百上千的书籍中。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时期应该考虑在内的某种独特性质已被完全忽略。论及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专门作品通常归为两个类别中的一个,要么是这个家族自己委托人写成的溢满赞美之词的颂歌,要么是仇敌煽动而写成的粗俗的小册子--两者都不令人愉快。然而,有两个作品具有重大的价值,它们很大部分从法律文档中编撰而来,只是其视野过于狭窄。一个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雇员克里斯汀·维尔海姆·博格菲尔所写,另一个是里查德·埃任伯格先生所写的毫无偏袒的作品。不过,这些论述只是这个家族历史中独立的事件,并不能揭示它在整个欧洲的重要性。...
作者:常山居第一章 天灾人祸第一章天灾人祸一九六一年春天比前年春天风少、比去年春天暖和、比往年春天下的雨多。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大地上的草儿猛地往上窜。田野的杨柳吸吮几场雨水,吐出了嫩芽、长出了嫩叶。几天过后,那绿绿的树叶被饥肠难奈的人们采摘了个精光,一棵棵树变成光秃秃的树桩。这几年人们过的太艰难了:谷糠、草籽、树叶都变成添饱肚皮的食物。社员说,五八年,风调雨顺,地里丰收,社员没多收;五九年天干地旱,大地欠收,社员没收;六零年,天灾人祸,社员缺吃少花生活更加困苦。……城镇居民每人每月供应二十七斤粗细搭配的口粮。社员没有供应。生产队收成好,提留口粮自然就多。生产队欠收,在必须保证统购粮条件下,剩下多少吃多少。然而在浮夸风盛行的年代,只有极少数生产队能够保证社员有充足的生活口粮。而大多数社员只能忍饥挨饿。社员每天下地干活,食不果腹,缺少营养,各种疾病便乘虚而来。五十岁...
编者:民国文林【由文,】《细说民国大文人·国学大师卷》一、黄侃〔黄侃(1886~1935年),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狂戾】黄侃去访王闿运,王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对黄侃的诗文激赏有加,不禁夸赞道:“你年方弱冠就已文采斐然,我儿子与你年纪相当,却还一窍不通,真是盹犬啊!”黄侃听罢美言,狂性立刻发作,他说:“您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况您的儿子。”1908年前后,陈独秀到东京民报社章氏寓所造访,钱玄同和黄侃二人到隔壁回避。陈、章二人闲谈时,谈到清代汉学的发达,陈独秀列举戴、段、王诸人,多出于苏皖,颇为苏皖人自豪。后采话题转到了湖北,说湖北没有出什么大学者。正在隔壁屋子里的黄侃突然跳出来反诘道:“湖北固然没有学者,然而这不就是区区;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陈独秀听了默然而去。...
作者:阜城金秋第一章张光前站在高高的运河大堤上,望着滚滚的运河水和不远处传来的汽艇声沉思着。敌人实行了三光政策,斗争更加残酷了,有人悲观失望,动摇了;有人投敌卖国,当了可耻的叛徒。特别是县委强调化整为零,把大部分枪支收缴埋藏以来,五区的游击工作陷于瘫痪被动挨打的局面。前天区小队两名队员被敌人杀害了,今天早上埋藏的枪支又被敌人起走了。从广大老百姓的脸上看出了悲观、失望及恐惧,再这样下去我这个区小队副队长也真成了光棍一条了,要枪没枪,要人没人,整天被敌人追得东躲西藏。不行,我得去找队长和区委刘书记。他想到这儿,望一眼鬼子汽艇上的太阳旗和鬼子头上的钢盔,大步走下大堤。敌人的巡逻车和巡逻队以及夜袭队特务,随时都会出现在路上、田野和村庄里。张光前警惕地走着,穿过一片庄稼地,来到一条大路边。这是通往东光县城的大路,路上没人,他伏在路边浓密的庄稼地里等了会。从西边来了几个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