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第11期 - 每期一生寒武一、噩梦,高层领导中混入了奸细三个,还是四个?屋子里阴森森的,我看不清这审讯室的打手到底有几个。踝骨上又挨了一棍子,疼痛使我稍稍清醒了一些。机器人吗?不,不是,他是个叛军少校,脸藏在防护面罩里。“快说!”又是一拳。左眼立时钻心地疼,完全丧失了光感,一定是视网膜破裂了。这家伙,为什么不去参加太阳系拳击协会?我想骂几名粗话,但只是吐出一些腥咸的唾沫。真奇怪,火星叛军中居然还有如此酷爱中世纪宗教法庭的少校,我一边舔舔粘糊糊的上唇,一边想。“告诉我吧,我的孩子,把你知道的一切都告诉我。”蒙胧中,我听见一个老人在说话。这声音低沉而缓慢,带有不可名状的威严与神秘。...
弗雷德里克·布朗 孙维梓 译正当尤思蒂斯完成时间机的装配时,他欣喜万分,但没有吱声。至今还没有任何人知悉他的发明,也不知道他已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主宰:哪怕是最富有的亿万富翁也不敢奢想自己能象尤思蒂斯那样,在转瞬之间将财富召之即来。他只需朝不远的未来轻轻一跳,打听一下何种股票行情上涨,或者几号赛马获胜,然后回到当今,只消再买进这种股票或押上这匹马的赌注不就行了?一开始当然只能搞赛马——上交易所搞投机买卖需要一笔可观的资金,而在赛马场他却可以只下两元钱的赌注而获利上千。苦就苦在目前只有加尼福利亚州或佛罗里达州才有赛马,这对尤思蒂斯来说同样是可望而不可即。不管他上哪个州,买张飞机票都得化费上百元,可他囊中羞涩,连这笔钱的十分之一都拿不出。作为商店的一名仓库保管员,靠工资来攒上这笔钱还需要好几个月。尤思蒂斯已经急不可待了。...
老人是昨天才发现楼下那个听众的。这些天他的心绪很不好,除了拉琴,很少向窗外看。他想用窗帘和音乐把自己同外部世界隔开,但做不到。早年,在大西洋的那一边,当他在狭窄的阁楼上摇着婴儿车,在专利局喧闹的办公室中翻着那些枯燥的专利申请书时,他的思想却是沉浸在另一个美妙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他以光速奔跑……现在,普林斯顿是一个幽静的小城,早年的超脱却离他而去,外部世界在时时困扰着他。有两件事使他不安:其中一件是量子理论,这个由普朗克开始、现在有许多年轻的物理学家热衷的东西,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他不喜欢那个理论中的不确定性,“上帝不掷骰子。”他最近常常自言自语。而他后半生所致力的统一场论却没有什么进展,他所构筑的理论只有数学内容而缺少物理内容。另一件事是原子弹。广岛和长崎的事已过去很长时间了,甚至战争也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他的痛苦在这之前只是麻木的伤口,现在才痛起来。那只是一...
第一章 夏普先生寻访巨款继承人 “这些英国报纸编得真好!”和善的大夫仰靠在一张大皮扶手椅里自言自语地说。 萨拉赞大夫一辈子就这么自言自语的,这是他的消遣方式之一种。 他年已五十,眉目清秀,眼睛有神,清澈亮晶,戴着一副金属架眼镜,相貌既严肃又和蔼可亲,让人一看就是一个正人君子。这天早晨,尽管他此刻衣着并不十分考究,但却早已刮好脸,结上了白领带了。 在他下榻的布赖顿的一家旅馆房间里,地毯上,家具上,到处都放着《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新闻报》。刚刚敲响十点钟,萨拉赞大夫就已经在城里转了一圈,参观了一所医院,回到了旅馆,看了伦敦的各大报登载的一篇论文的全文,那是他前天递交给国际卫生大会的有关“血球验算”的报告。...
何夕何百夕教授弥留之际,眼睛还没有闭上,真哭假嚎的亲友们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分配并花销教授辛苦一生挣下的为数可观的财富。何百夕皱纹密布的脸上一直漾着某种奇怪的笑容,看上去有些让人微微不安,同时也使人无法想像这会是一张垂死者的脸。没有人知道这种笑容到底意味着什么,除了何百夕自己。现在何百夕教授的思想早已飘出了这间笼罩着死亡气息的病房,不管怎样,何百夕想,我终于战胜了那个东西,尽管拖了差不多六十年,几乎耗尽我一生的时间,但是我最终成为了胜利者。这样想着的时候,何百夕教授的心里充满了宁静。临终仪式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位牧师模样的人以颂扬的口吻煞有介事地给何百夕的一生作出评价。何百夕没有听见他说了些什么,只看到他那张不断翕动的嘴。为什么要找牧师来,何百夕有些不满,我是一名科学家,和牧师沾不上边。何百夕的眼睛横着动了一下,看上去是要找什么人。现场的人们猜度着何百夕的意思,...
第一节 无论是在黄金时代,还是在硝烟散尽的今天,着落于威莱斯的大法师之塔都是难觅其踪的。如最凶猛的野生动物在它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游走一样,大法师之塔任由魔力强大的法师指引,游弋在充满魔法的森林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年轻的法师们在威莱斯森林的边缘伫立着,彷徨着,他们的呼吸变得急促,脸色苍白,不安地握紧双拳。他们是在自己的命运的边缘逡巡不决。但是一旦他们鼓起勇气进入树林,那么森林就会为他们开道,塔也会自动找到他们。而他们的命运就再也不能更改。 这只是现在的状况。然而在很久之前,甚至远在大灾变之前,则几乎没有人可以找到威莱斯的大法师之塔。它避开白昼的日光,只出没于夜晚的阴影里。高塔对任何不速之客都小心翼翼,用它那永不息止的,充满怀疑的目光监视着所有胆敢犯禁逾矩的人(当然几乎没有这种人),随时准备猛扑上去并把入侵者摧毁。...
1999 第10期 - 世纪回眸阿来专栏一个叫史蒂文的美国科学家全神员注地注视着显微镜下的一个牛细胞,他的目的是让这个细胞成长为一头奶汁里富含基因药物的奶牛,如果实验成功,这头牛将成为生物学界最具革命性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于这一买验结合了生物学界两项最先进的技术——基因导入和无性繁殖,没有人怀疑科学家会取得成功。生物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从最初的源头开始……从眼镜片开始的故事说来真有点匪夷所思,用于宏观观测的望远镜和微观观察的显微镜都是碰巧发明的。16世纪末,一个名叫詹森的眼镜匠发现了凹镜与凸镜的奇妙组合。但没有证据说明他用这种有魔力的玻璃镜片组合进行过科学意义上的观察。1609年,伽利略把改造后的望远镜对准了月球,“这一时刻,对世界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人们将它与耶鲜的诞生相提并论”。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又用显微镜研究了一种昆虫的复眼,并对其观察到...
目录 第一部 暮争降临第二部 日暮第三部 黎明 简介 很明显,西尔弗格伯对阿西莫夫的原始创意的处理是审慎的;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他的关注点与阿西莫夫不尽相同。虽然阿西莫夫在《日暮》的原始短篇中也写到了愚昧力量对科学的进攻,但他的重点显然是向读者展示一个千年一见、撼人心神的经典科幻场景;而西尔弗伯格所感兴趣的却是宗教与科学的对抗。在他的笔下,夜幕降临、群星呈现都成了这出对抗戏的背景。 从西尔弗伯格的创作意图来说,《日暮》是成功的。这场科学与宗教的对抗被他描写得尖锐激烈、触目惊心。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掌握真理的科学家没有力量战胜愚昧;而宗教势力却利用大众对黑暗的恐惧心理掌控了世界,使文明倒退回黑暗世纪。这个结局让人压抑,作者正是以这种极端的后果,对现实作出警示,提醒人们:科学只有普及开去,才会形成力量,世界才有理智可言。...
重生传说 作者:周行文 ——假如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来过? 2003年,周行文因为一个极其可笑的原因回到了自己3岁的1986年。他欣然接受,重新来过,未来20年的波折坎坷从已知变成未知。 这样的故事到底好不好看?人在该抓住某些东西的时候是否该及时出手?你是否后悔过自己的学识和胸襟没有现在开阔?你在努力的过程中是否屡次偷懒之后却悔恨不已? 人生不能读档,望大家珍重。正文 第一章 1999年圣诞节前夕,天气冷得不象话,我又和几个朋友在奥维小区的某个临街越层门市里喝酒。和我一起的有五个人,张琛、王易、邵科、高康和刘仲。这六个人中,除了我刘仲,其他人都算得上是有为青年。其中王易、邵科和高康还都是通美术通音乐的强人。那时他们还没离开过家乡,都在各自忙着一点生计。只有在周末晚上闲暇,几个人凑几十块钱,随便买一点羊肉小白菜,张琛从家里把电热锅拿出来,在旁边小卖部要一箱啤酒,把...
作者:愤怒的萨尔【由文,】第一章 摸一下大腿正文 第一章 摸一下大腿“两年的军队生涯终于是要过去了,老子这就要解放了,哈哈……”雷彬迈着欢快的步伐,快速的走进了前面一个椭圆形金属构造的白色检查室,进行身份检查。进行完这个身份检查,他只需要再去涂木星执行一个简单的任务,就可以退役回家了。虽然刚刚和那些相处了两年的战友分别有些舍不得,但是本来就极其讨厌军队生活的雷彬,很快就淡忘了那些离别的哀伤,已经开始幻想自己以后精彩的人生了。检查室里面是两个身穿着白色大褂的女兵,面容姣好,画着淡妆,每一个身高都有一米六以上,大褂的里面穿着的是墨绿色的女子军装套裙,裸露的半截长腿上,套着黑色的丝袜,看起来诱惑至极,让雷彬忍不住大吞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