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战场方显英雄色》第001回 《莫名其妙回三国》第002回 《狼狈不堪背论语》第003回 《出口成章惊众人》第004回 《出人意料成郡守》第005回《心神不安踏征程》第006回 《小子营里参军机》第007回 《惜字如金智法正》第008回 《灵活机动组骑兵》第009回 《高酬高薪救饥民》第010回 《野外设伏等孤军》第011回 《骄横轻敌入圈套》第012回 《战场狂飙伏山越》第013回《怕轻视比武试技》第一卷《战场方显英雄色》第014回 《明事理蛮将归心》第015回 《集思广益出奇兵》第016回 《且兰城下会叛军》第017回 《古为今用谋对策》第018回 《志在必得拼死战》第019回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020回 《血火映红且兰城》第021回 《中火计群番大败》...
夜航船(明)张 岱 著 《夜航船》是明代文学家张岱著的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 张岱为什么把他的著作取名《夜航船》呢?夜航船是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其中乘客有文人学士,也有富商大贾。有赴任的官员,也有投亲的百姓。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他在《夜航船》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日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于是,张岱便编写了一本列述中国文化常识的书,便取名《夜航船》,使人们不至于在类似夜航船的场合丢丑。“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矣”。《夜航船》...
《故事会》创刊40年了,40年铸就的辉煌足以使为之奋斗的人们陶醉,但是,编辑部的同志如这本刊物一样平实,不事声张,不搞庆贺,而是平声静气地总结和反思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试图解开《故事会》何以成为中国期刊出版的神话这个谜,于是有了这本《解读》的书。 一本普普通通的刊物,传统的小32开本,装帧谈不上时尚,封面也没有“大美人”吸引人的眼球,可是它40年来送给读者一串串美妙动人的故事,却在中国期刊出版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这的确是一个谜,一个奇迹。据中国故事期刊协会2002年6月15日的统计,全国共有52种故事类期刊,月发行量863万册左右,而其中《故事会》的发行量近400万册,几乎占“半壁江山”。据世界期刊联盟(FIPP)编辑的《世界期刊概况》统计,1999年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文化类期刊的排行榜中,《故事会》名列第五位。近10年来,它获得了一连串的荣誉:1994年,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喜爱的电...
第 一 章 韩立冬这些天有点儿心神不定。 这天上午7点52分,39岁的故道县商业局局长韩立冬刚打开办公室的门锁,就看见地下有一封信。大概是昨天晚上从门底下塞进来的。他拿起来,信没有封口,抽出来一看,信用薄薄的红杠信笺复写而成。他边看,边坐到了写字台里边的椅子上。明媚的阳光从背后的窗口射进来,投到他的背上、头上和桌子上,也投在了举报信上。 信写得不长,但反映的问题却令他口中咝咝地叫着直拍后脑勺。 ……县肉联厂厂长肖守本利用职权之便做买卖,挣了钱私分归入个人腰包。1993年8月7日,他调给桃林县外贸公司一批猪肉,同年10月该公司给肉联厂划过来13万元货款。肖守本不让财务入账,而是将这些钱存入小金库。并伪造了一份证明,说桃林县外贸公司倒闭,无力偿还这笔货款。12月底,肖授意将13万元偷偷私分,肖得6万元,两名副厂长各分得2.5万元,财务科长、会计、出纳各得5000元。但从1994年1...
******************《星月对话》******************-前言 “星月”— 心灵之约 人的一生谁也说不清会遇到怎样的人,谁也预料不到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不能不这样想! 在我的人生轨迹中,也许将来,还会出现、认识更多的人,也许他们会继续支持、帮助我。 这些人中有我的“恩师”张艺谋和李安,有呵护疼爱我的家人,也有一直支持我始终在我周围的影迷们,以及那些时刻关注我的记者朋友们,江月就是其中之一。 认识江月的时候,我还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1998年末,刚刚拍完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那时的我对观众来说还是一个“新人”。江月算是最早约我做专访的北京记者,记得我们第一次采访的地点是“百盛”六层的咖啡厅,是父亲送我去的。...
出版说明出版说明译者前言译者前言一、记载翔实,所有宗喀巴传记不下三十余种,无一有如此书广泛周密的。此一空前巨著,详述宗喀巴大师的史迹而无遗,全文为颂词与散文相间体,这是印、藏文学的风格,在西藏对于此种文笔评价很高。因此,全部史册,几等于一部巨大的长篇史诗,而且内容涉及显密教法,十种明处,行文艰深,可想而知。译者虽已是八十老叟,对于佛学仍是如愚昧无知的孩童,才疏识浅,错误难免!何况我在译此巨著过程中,旧有心脏病,前后复发二十余次,休克八次,每次都是心急跳,手麻木,竟不能写一字,竟不能思一事,头脑昏昏,心思茫茫,只好中断译笔!但是我夙愿人生的价值,当为社会人类作有贡献!愿在手执译笔的当中,呼吸停止而死去,死神于我何惧之有哉!赖此精神支柱,并思及如上所说宗喀巴史迹的重大意义,待得心脉平静,手指灵活,我复重上征途,继续战斗。今幸从生死搏斗中,完成此全部译事。对此全部译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