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铎
|热度
8
|
文学
| 上传:
丢丢 |更新时间:2018-04-09
谐铎清·沈起凤谐铎版本: 清乾隆五十七(1792)年刊本。十二卷。作者: 沈起凤,字桐威,江苏吴县人。乾隆举人,历官祁(今安徽祁门)、全椒(今安徽全椒)训导。以度曲知名吴中,为当时著名的戏曲家,词亦清新。内容: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一 狐媚 平阳范水废园,故多狐。有宁生者,性狷介,日淫于书。因暑月懊闷,假园亭以憩,友劝阻之。宁笑曰:“是何伤?狐所挟以媚人者二,贪淫者,媚以色,贪财者,媚以金。我两无所好,惟好架上书。媚术虽工,遇我亦不售矣。”友漫应而去。...
第1 章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个传说;传说中,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座命运谷,里面住着三个老人,他们掌管了地球上所有人的命运。 人们称他们为“命运之神”。 第一个是“纺工”克娄梭。从他的手中纺出所有人世间的命运纱线,纱线的长短不一,所具有的特质也不同;自他的手中所纺出的纱线从来就不会重复,也不能重复。 第二个是“命运的分配者”拉棋希士。他负责将代表着命运的纱线分配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这并不代表他有权力更改某个人的命运;每一条纱线都有它专属的主人,他只不过是将纱线放到它该去的地方罢了。 第三个则是“无法回首”的阿愁波丝。她手上握着讨人嫌的剪刀,将已走到...
郭敬明专栏:虚构的雨水与世界尽头(1)01 _ 雨水最近几天的上海一直浸泡在雨水之中,中途我去了一次北京,两三天后回来,走出机场,依然是庞大的雨水笼罩着日暮下的上海。灯火在水雾里融化开来,流在马路上,被过往的车辆飞溅起来。我抱着我的大旅行包,望着窗外又冷漠又妖娆的上海,心里想,嗯,我又回来了。世界在庞大的雨水里变得安静。变得孤单。变得寂寞。变成了一个让人悲伤的星球。缓慢地旋转着。呐,我在这里呢,离你几千公里外的地方。南方哗哗下起的大雨,会飘过千里之外,在你头顶暗得发蓝的天空下,变成雪花,飞扬而下么?...
江山无虑
|热度
10
|
文学
| 上传:
小秋 |更新时间:2018-04-09
江山无虑作者:周建新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 第一章丁人众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成为陈文佐秘书的,那次机会是丁人众的命运转折点,如果没有那次机会,丁人众不可能成为无虑县的人物。那时候,丁人众也就是二十几岁,在离无虑县城最近的城郊乡做团委书记。副县长陈文佐到乡下检查工作,乡里的书记乡长都不善饮酒,就破例让丁人众陪着。中午到食堂就餐,丁人众麻利地布菜敬酒,服务得细致周到,劝酒的话也说得令人心花怒放,酒令行得妙语连珠。陈文佐很欣赏这个小伙子的勤快,说城郊乡慧眼识...
(孙大云)你来这里做甚么?(正末云)你兄弟上坟来。(孙大云)俺家坟里有你这等人?我和你甚么亲,你来上坟?(正末唱)【那吒令】哥哥道是不亲,我须是姓孙;哥哥道是不亲,孙虫儿上坟;哥哥道是不亲,这两个是甚人?(孙大云)这两个是我死生交的兄弟也,比你?(正末唱)哥哥你自忖量,你自评论,您直恁般爱富嫌贫。(孙大云)你这一万年不得长进的人!(柳、胡云)哥哥,这等人不长进,则待馋处着嘴,懒处着身,不拈了他去,待做甚么?(孙大云)小的每,拈这厮出去!兄弟每把盏,则管吃酒,不要采他。(正末云)你看他两个贼子帮着俺哥哥吃酒,好不快活也!(唱)【鹊踏枝】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吃的醉醺醺。(孙大云)兄弟,好酒也。(柳、胡云)好酒!您兄弟都吃醉了也。(正末唱)吃的来东倒西歪,尽盘将军。(柳、胡做使酒科,云)孙二,我尽盘将军,是吃你的?没廉耻穷叫化弟子孩儿,今日俺家员外上坟,特特请我两个来,这所在只有我坐处,可有你站处?...
养生主
|热度
29
|
文学
| 上传:
闪啊闪 |更新时间:2018-04-09
【题解】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三国闲话大全 作者:李国文(一)张角 在《三国演义》里,谈到张角,直接冠名为“贼”。就因为他搞了一次农民起义。 张角提出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挺压韵的。 在历代农民起义口号里,最好听的有三个。除了张角这个,还有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很有煽动力。还有李自成的“开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很生动地表现出了民以食为天的基本需求。 扯远了。 那张角起兵,人马是很多的。体现在我打《三国志》游戏时,那些贼兵数量真的很惊人。但士气和带兵将领实在不好。 张角搞黄巾军,利用的是宗教麻醉方式。所谓的“邪教”是也。应该予以取缔的,这点不说了。...
通令 ---------- 译者序 马克·吐温(1835—1910)的《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①(1884,简称《赫克》)是美国文学中的珍品,也是美国文化中的珍品。十年前(1984),美国文坛为《赫克》出版一百周年举行了广泛的庆祝活动和学术讨论,也出版了一些研究马克·吐温,特别是他的《赫克》的专著。专门为一位大作家的一本名著而举行如此广泛的纪念和专门的研究,这在世界文坛上也是少有的盛事。----------①关于马克·吐温的生平,参阅附录《年表》。②海明威《非洲的青山》,纽约,1935,22—23页。...
太阳又西沉赤川次郎1“哎呀!”“嗨!”“好久不见呀!”“是呀!你还好吧?”“马马虎虎啦!你呢?”“还是老样子!”这段对话如果是出自在路上突然相遇的老朋友的口中的话,倒也不怎么稀奇。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却有点奇怪。因为,现在说话的男人是今野淳一,而女方则是他的妻子真弓。他们夫妇鹣鲽情深是众所皆知的。(其实知道的只右作者和读者而已)所以,他们两人没有理由会分居。...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出版人沈镇昭 责任编辑朱雷 出版农村读物出版社 850mm×1/32开本1168mm 印张14 字数360千 版次2000年1月第十版2000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3500册 定价20.00元 内容提要 1938年,蒋介石炸开了花园口,黄河泛滥成灾。大水中,在一块小小的高地上,八路军干部李炳彪从水中救起了国民党军官李佟柱,接着他们又共同救起了地主李培德。大水退去以后,这三个同姓同属相的患难兄弟各奔东西。 十二年以后,他们的三个孩子出世了。李培德为了逃避土改把儿子扔在了陕北小村狐皮沟,山里人收养了他的儿子,并为他起名林昊。林昊在山里人的呵护下,在右派程果平的培养下成长。李佟柱去了台湾,他的儿子丁胜跟着爷爷(著名的起义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长)在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和拥挤狭窄的简陋民房的巨大反差中,在爷爷的爱抚...
琼芨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她怀上了我。惊恐不安中,琼芨只想把胎儿送回死亡和往生之间,中阴那漫长的迷途中。她就要斩断我与这个世界可能相联的脐脉了——她的胎水像湿漉漉陈旧的牛皮绳,把我缠绕在前世黑色的狎昵里。我蜷缩着,紧闭双眼,沦陷在回忆的路上。但突然,我听到外面的太阳在哗哗流响,我多么向往那个闪着光的世界啊!琼芨仍拼命地朝山上跑。她的背后,长长的发辫在她翘起的饱满的臀上扭动,好像两条满怀情欲的蛇。清洌的汗水湿透了衣衫,贴在身上,透出她双乳的轮廓以及她喘息时,闪现的那白月般的细齿;我想要出生的渴望就越来越强烈了,好比男人进入她,进入她,和她血脉相融——...
第一部分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影片中,他们如何相遇并不清楚明了。因为问题不在这儿。世界上到处都有萍水相逢的事。重要的是,这些常有的相遇之后所发生的事。...
紫陌红尘
|热度
17
|
文学
| 上传:
水王 |更新时间:2018-04-09
池莉文集紫陌红尘北京是首都,我是外省人,我老想借出公差的机会到北京旅游一下。所以,领导一说让我出差,我忙问:“哪里哪里?”我们领导当了我们所十年的领导,党政一肩挑。十年来我在他手下工作学习思想和生活,我们领导深知我心。于是,领导说:“哪里?不是北京!”群众哗地一笑。我头脸发涨起来。这是在所会议室,各科室干部群众一大堆。当着广大干群,领导竟不给我一点面子,那就怪不得我了。我说:“不是北京我不去。我总也不是北京,你们领导总是北京!”领导一愣,说:“你这个同志。”领导对我的不反抗是比较有把握的,意外的是我反抗了。一个人老是满足不了要求,...
危机.....................[美国]罗宾·库克/著 王 睿/译案件....................[美国]埃米尔·路透/著 梁庆春/译跪者的尊严............[澳大利亚]蒂姆·温顿/著 韦建华 莫云春/译幽灵在等待............[阿根廷]阿尔弗莱德·萨里那斯/著 刘 洁/译[诗歌]威廉·默温诗六首...........[美国]威廉·斯坦利·默温/著 谢艳明/译[散文]母亲的蓝色药瓶...........[美国]帕梅拉·佩里·布莱恩/著 孙开元/译...
禁果
|热度
42
|
文学
| 上传:
天净沙 |更新时间:2018-04-09
作者:徐訏有一次,有一个诗人写一首诗:他大大地骂亚当夏娃,说是他们在这样快活的世界里,还不肯少吃一种果子,弄得人类将永远永远要吃不尽的苦处。居然有一个好事的人将这首好事的诗译成某一种文字,刊在那某一个王国的一个好事的报上。这报的销路并不很好,但是在某一个咖啡店里,居然被一个有钱的寡妇看到了。她一时高兴,写了一封信给那个报馆,问这首诗是从哪儿译来的。这位寡妇是有名的,报馆对于她的信,当然非常重视,于是写信问译的人,译的人就回了一封信,说是从作者的本国的一个报纸里译出来的,并且介绍了那位作者的生活与住址。也不知是什么冲动了那个寡妇,她会又写一封信给作者,上面她介绍她自己,后来她说,她愿意供给他,像上帝供给亚当夏娃般地供给他,只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许向她求爱。...
Prefaceemilesouvestrenoonesucceedsinobtainingaprominentplaceinliterature,orinsurroundinghimselfwithafaithfulandsteadycircleofadmirersdrawnfromtheficklemassesofthepublic,unlesshepossessesoriginality,constantvariety,andadistinctpersonality.itisquitepossibletogainforamomentafewreadersbyimitatingsomeoriginalfeatureinanother;butthesesoonvanishandthewriterremainsaloneandforgotten.others,again,withoutbelongingtoanydistinctgroupofauthors,havingfoundtheirstandardinthemselves,moralistsandeducatorsatthesametime,haveobtainedundyingr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