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乐蔓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微微闭起眼睛,回想倒下之前发生的一幕。郑乐蔓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然后奇妙地发现并没有预料中的伤口,反而是左手的手腕上包了厚厚的一层纱布。 郑乐蔓愣了一下,她记得那一刀应该是砍在头上,竟然不知道为什么伤的是手。若是当时她以手挡刀也该伤了手臂或者手背,无论伤哪一处也不该是内手腕啊? 就在郑乐蔓失神的时,门被粗鲁的推开。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男人快步走了进来,看到郑乐蔓的时候,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极力压制自己的愤怒。 “郑乐乐,不要以为寻死觅活,我就会喜欢你!世界上怎么有你这么任性、粗鲁、无礼的女孩子。我真怀疑善良的安然,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妹妹,该不会是伯父伯母当年在医院里抱错了孩子吧?”西装男怀疑地挑了挑眉,恶意地猜测道。显然方才的深呼吸也没有能够帮助他收敛愤怒的情绪。...
第一章 前奏(一)历史的车轮缓缓地滚进了1945年8月,离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帝国大本营在全国进行了总动员,又纠结起了多达二百四十几万的部队和几千架粗制滥造的飞机,准备进行本土决战、“玉碎”到底。 大本营的官员们都清楚这中间究竟有多少水分,号称的二百四十万的部队只不过是一些由十几岁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组成的杂牌军罢了,战争、瘟疫和严重的病虫害让绝大多数人青壮年都死去了,那些一天到晚饥不裹腹的孩子和老人连行动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去参加军事训练了;而所谓的几千架飞机只不过是由轻便木头制作的风筝而已,发动机使用的燃油都混合着动物油食用油,起降用的轮子大部分都是木头制的,因为联合舰队的覆灭和联军的封锁让他们不可能获得宝贵的石油、钢铁原料和橡胶等原材料。...
() 八月,天气格外的炎热,如果不是有必须要做的事情的话,估计路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只有寥寥无几的出租车停在有些yīn凉的地方,开着空调等着乘客主动上门。 客车稍微好点,因为客车绝大多数都是有空调的,而且因为工作原因,他也是必须上路的,可是…… 一列火车慢慢悠悠的开动起来,这是一辆看起来外表挺新,可是是实际上已经快要老掉牙的车了,车里面连个空调都没有,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空调人还特别特别的多。 现在是八月底,大学开学的rì子,回家美美的过了一个假期的大学生们大半都赶在这个时候返校,而这趟车绝对是奥特曼号超长途列车,整个行程要走二十多个小时,而且据说创记录的从无正点到站历史记录,走上三十几个小时那都不算事,几乎你能看到的每个小站都要停一下,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趟车里面的乘客的数量绝对是多的让你汗流浃背——当然...
书名:百年袁家作者:王碧蓉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王碧蓉,浙江慈溪人,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哲学讲师,《群言》杂志社的编辑、记者,1990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先后就读于蒙那西大学艺术系和澳大利亚心理咨询师专家学院,现任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关注民国史和家庭史,对袁氏后人做了大量细致的调研和采访工作。内容简介:“祖父袁世凯,我们五姊妹都没有见过,但是他带给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真是百年沧桑一言难尽。”这里讲述的袁世凯,不在于结束帝制、走向共和的乱世枭雄,不在于复辟帝制,而是重点展现“家庭中的袁世凯”和“袁世凯的家庭”——一个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袁世凯,一个孝子,一个有10位夫人的男人,一个有32个子女的父亲,以及袁世凯的五夫人和他们数十位后裔的人生轨迹。__...
抗日战争(1)我这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要向世人证明父亲是积极抗日的,这是父亲一生光明自私的关键。虽然现在大家都知道这点,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又会说出一些很奇怪的话来。有一次,华视播出访问张学良的实况,说到父亲在西安拒绝与杨虎诚、周恩来见面,后来中共非要见面谈一谈,所以父亲才见他们。关于这件事情,节目的旁白居然说:“于是委员长软化了。”这简直是岂有此理,什么叫做软化,委员长软化了什么呢?我对华视非常不满意。总政战部几十年的教育居然是这种结果,如果不是他们的脑子里有一条细菌在作祟,认为委员长是受不了共产党的威胁之后才答应打日本的,否则怎么会说“软化了”这三个字呢?如果要对日作战,首先就要安内,如果内部不安定,如何能对日作战呢?第二,不能两面作战,所以对苏俄方面要百般忍受,使苏俄对中国友善,不会趁火打劫。以战略来讲,绝对不能同时有两个战略目标,就好像以前普奥战争时,普鲁士军...
属于她的宿命,在出生那天起已经开始改变。生存于南北乱世,挣扎于禽兽王朝,看世事缭乱合上那张狰狞的面具,从这一刻起,她就是--兰陵王。兰陵缭乱 作者:vivibear武定一年,。似雨非雨的奇怪天气,这几天来一直笼罩着东魏都城邺城。今天也不例外,阴霾沉郁的天空,如垂眉的惆怅容颜,朵朵乌云如墨,似浸饱发漳生宣,仿佛下一刻就要滴下水来。挟带着一丝寒的轻风陡然增急,卷起了无数瓣,白的瓣在空中随风飞舞,更为邺城平添了几分萧瑟。此时,位于城东的一栋普通人家的园内,却是一番不同的景像。造型古朴的凉亭中,一位身怀六甲的年轻伸手拈起了一粒红玛瑙般的樱桃,优雅的放入了嘴里,唇边的笑容仿佛阳光一般明媚,让人几乎忘记了这恼人的阴暗天气。...
第一章 上海滩的教父 第一节 生活在最乱的时期 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教父》中维克托•考利昂重复着这句话,他的一生都在纽约这个城市通过各种肮脏高明的手段把考利昂家族发展成纽约乃至美国势力最大的黑帮。甚至美国人把考利昂的生活当成男人的圣经,就是因为要把这个美国黑社会老大塑造得并不让人讨厌,事实上更象位英雄,在书中考利昂家族从来不涉及毒品和娼妓买卖,而是从赌博业和走私中获利,并通过开办电影公司等手段洗钱。这是个好莱坞式的黑帮老大,多少有些娱乐化的色彩。 如果书中的考利昂先生能够来次上海,见一见当时和他年龄、经历很相仿的中国男人,他一定会把教父的称号恭敬送出,这个能让考利昂折腰的男人就是杜月笙,一个真真实实的教父式的人物,就在我们的历史上确切地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