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第6期 - 科幻影视何大江一、愚蠢的机器人一辆汽车开到马丁家门口,两个工作人员从车上抬下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些像棺材的大匣子。马丁从窗子里看到这些,心里有些激动,高声大叫:“所有的人都下楼来。”他对莫名其妙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说,“我要给你们一个惊喜。”匣子打开时,马丁夫人吃惊得睁大了眼睛:一个皮肤呈金属光泽的人——确切地说是一个机器人站在面前。马丁走上前去,取下遥控板,轻轻按了一下,机器人的手动了一动,但还有些僵硬,跟着又眨眨眼睛。马丁的小女儿美斯惊恐地退后几步,被妈妈揽在怀里。机器人开始自报家门:“北商机器人NDR114,编号83625。”它通过电眼见到的马丁一家人,最初是一幅模糊的图像,几秒中之内,一下变得清楚起来,然后它开始打招呼,“你好!你们是我的家人吗?”...
2000 第5期 - 每期一星田肖霞他们对我说:你不过是尘埃。我回答道:我是尘埃,但我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走到公寓门口,我看了看表,从车站到家花了十分钟。平时的记录是十五分钟,不管你是否承认,数字有时确实能说明很多问题。电梯十点半就关闭了。当然,我付的房租不多,也不能奢望在半夜回来还有电梯管理员守候。我只好爬楼梯了,去我那位于十二楼的一室一厅。当我终于平安抵达自己的安乐窝时,却发现门口和平时不太一样。有着“欢迎回家”字样的擦鞋垫和土里土气的棕红色铁门依然故我,只是门前多了什么。如果用我被工作狂轰乱炸后幸存的思维能力来表述的话,那是一名年轻男子,打着一丝不苟的斜纹领带,手提黑得呈现不祥之感的考克箱,正对我报以微笑。...
1999 第6期 -雷·布雷德伯里 李罗鸣进入蓝色的群山之前,托马斯·戈梅兹在那间孤零零的加油站前停下来,给车加油。“这儿有点冷清,是吗老爹?”托马斯说。老头擦着小卡车上的挡风玻璃:“还不坏。”“你觉得火星怎么样,老爹?”“挺好,总有些新鲜玩意儿。去年刚来的时候我就打定了主意。我总会遇到些啥,问些啥,或者为啥吃惊。咱们得忘掉地球和那儿的东西,咱们得看看在这儿自个儿算什么,得看到这有多特别,就是这儿的天气都让我觉得有意思极了。这就是火星的天气,白天热得像地狱,晚上冷得像地狱。我真喜欢这儿特别的花和雨。我来火星是为退休,我想到个啥都特别的地方退休。老头需要特别,年轻人不肯跟他谈,其他的老家伙又受不了他。所以我想对我来讲最好有个地方,能特别得让你要做的就是睁开眼,尽情欣赏。我弄到了这个加油站,要是事太多,我就搬到其它不太忙的旧公路去,在那儿我既能挣钱糊口,又有时间去感受这...
第一章 这是一种奇怪的藤状植物,有着斑驳黯淡叶子的藤茎紧紧缠绕着一棵香杉木光滑的树干。藤茎深深的缠进树干,嵌破的伤口流出的香杉木树液在树干上留下了暗黑的痕迹,干枯的树皮已经片片的剥落了,看起来就象是杉树在寒冷潮湿的清晨空气中发出垂死的呻吟。藤夹沿着藤茎从厚厚藤叶中小心翼翼的探出身来,好像是在印证着杉木痛苦的死亡。 正是那种味道首先抓住他的注意力,一种生命腐烂的味道。理查德甩开了心中失望,一边仔细观察着藤状植物一边用手指梳着他厚厚的头发。他查看着四周希望能看见其它,但只有这一棵。万域森林的其他一切看起来都十分正常,已经变成深红色枫树叶子在清风中丁丁作响,自豪的显示它的新装。已经进入了暮秋,不久的将来,它也会加入心之陆森林的兄弟姐妹们脱下身上的新装。橡树,作为最后一个向季节妥协的树木,依旧坚强的穿着它深绿的套装。...
华氏451°冰霜与烈火苍白先生城市二○○二年八月夜遇湖火箭飞行员火气球火星人马里奥纳特公司的机器人浓雾号角弄巧成拙杀“妻”时光机时间狩猎太阳的故事细雨即将来临雨一直下作者简介 华氏451° 译者:竹苏敏前言 让我们的思想在《华氏451°》丰富而瑰丽的想象中自由驰骋。第一部 壁炉和火蜥蜴 第一章 烧东西乐趣无穷 看着东西被火苗吞噬、烧焦变形,会给人一种特殊的乐趣。手里紧握着黄铜制的喷嘴——这条巨蟒向全世界喷吐着毒液般的煤油,头脑里血脉膨胀,双手仿佛技术精湛的指挥家一般指挥着烈焰与火舌织就的交响曲,让历史的碎片和炭屑在空中四散激扬。感觉迟钝的脑袋上带着那顶象征他身份的标着451 的头盔,映满桔红色火焰的眼睛关注着下一个目标——他轻轻一击,打开喷火装置,房子上立即窜起噬人的火焰,映红了天空,把夜空照得忽明忽暗。他大步流星地走在密集的萤火虫之中。书页像鸽子的翅翼一般扑扇着,飘...
非常高兴的,汉声购买到了当代科幻大师艾西莫夫作品的世界中文版权,使我们有机会、以他的三大科幻系列:《基地》、《机器人》和《帝国》十四部长篇巨著和机器人短篇全集,开启“汉声精选世界成长文学”中的“青年拇指文库”系列。 犹太裔的艾西莫夫于一九二○年出生于苏联。童年的他随父母移民美国。九岁时,他在父亲的糖果店发现了科幻杂志,从此迷上科幻,终身不渝。 要了解艾西莫夫,不能不从他的身世讲起。艾西莫夫是犹太裔美国人,出生在俄国,三岁随父母移民到美国。所以美国对他而言其实是异乡,并非故乡。百老汇有一出有名的歌舞剧“屋顶上的提琴手”,描述的正是俄国犹太人的流浪经验。看过“屋顶上的提琴手”的人,下仅沉醉于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也会同情犹太人到处被歧视迫害的遭遇。他们尽避在俄国住了几代,仍然被视为异族,最后不得不移民美国。...
1997 第9期 - 科幻迷俱乐部杨蓉老编们最惨的要数这群自讨苦吃的老编们了。本来大家都好好的:宇航员按部就班为下次升空作训练,作家蹲在家里潜心静坐写科幻,编辑忙碌而有序地编发稿子,我们则幸福无比地在家吃零食看电视,过一个愉快而平常的暑假。可是老编们这个时候偏偏要把大家凑在一块。早在去年访美时主编杨潇便已施展“科幻外交”了。那些老外一听说到神秘的东方,眼睛便放亮光;再听说邀请单位是全世界读者最多的科幻杂志,高兴得直喘气,拼命点着头说要来。真正的麻烦在所有活动筹备之时便已开始。北京大会和成都夏令营是连续的,这就意味着本来就人手奇缺的编辑部如今还要兵分两路各自为战。从活动进程到具体布置都需要人一点点落实,其工作量之大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你必须成为分身博士。...
1999 第4期 - 科幻影视顾燕诚导演:杰里迈亚·切奇克编剧:唐·麦克弗森主演:拉尔夫·费因斯(饰约翰·斯蒂德)乌玛·瑟曼(饰爱玛·皮尔)肖恩·康纳利(饰奥古斯特·德华恩特)埃迪·伊泽德(饰贝利)英国的气候近来变得越来越不正常,奇怪的现象接连不断,让人难以置信,刚才还是晴空骄阳,万里无云,忽然狂风大作,下起鹅毛大雪和斗大的冰雹,冰雹造成了无数人的伤亡和巨大的损失。更令人奇怪的是,落到地面上的冰雹大小、形状和重量完全一样,如同是一个模子里压制出来的;而气温的骤升陡降尤其让人无所适从,一会儿像是坐在火炉里忍受那炎热的酷暑,一会儿又仿佛置身在天寒地冻的北极世界,还有那可怕的龙卷风不时地袭击城市和民居……种种迹象表明,似乎有人具备高超的操纵气候、驾驭自然的非凡本领,这人正在用呼风唤雨的手段企图按他的意志来控制英国和整个世界的天气,让英国和整个世界向他屈服,以达到他主宰整个世界...
戴建夫时间已是2300年。24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极其发达了,可是人类的故乡却让人类搞得一蹋糊涂。无数珍奇生物灭绝,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国际科学联合会决定进行代号为“再生计划”的时空探险行动。“再生计划”是利用人类制造的第一艘时空飞船“探索号”到20世纪的地球采集已经灭绝的生物细胞进行人工繁殖培养,使灭绝的生物在24世纪的地球得以再生。国际科学联合会挑选了八位青年科学家作为首次时空飞行的候选宇航员,作为该计划的倡导者中国北京大学年轻的生物学教授沈健当然就在其中了。星期天的校园出奇地宁静。沿着美丽的月牙湖,穿过大操场,就到了学校的植物园。一位少女靠在银杏树上,静静地望着远处湖面上的一只水鸟,她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