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神座》作者: 余云飞绞杀魔像这是DND官方的东西关于神祗和怪物等设定的说明原则上神祗和怪物都是来源于龙与地下城核心书3R和4E,混杂了少量5E的东西。至于主角的刺客方面的技能实际上来源很杂,混合了3R和4E两个版本的游荡者和刺客技能,还有一些是魔兽wow的设定。我并没有严格按照原著的设定。光是那些跑格子,每天只能用多少次的法术和技能就让我想死了。我想大多数读者也不喜欢使用看到太多限制的技能。所以就有了阴影能量条。另一个就是等级设定了。因为DND刚出现的时候电脑还没有这么普及,严格意义上这是一款桌游,光是记录数据什么的都让主持者(地下城主)烦得要死。所以才有了20级升级为传奇人物的设定。...
龚如心档案:别号:小甜甜、神奇女侠 家庭状况:丈夫王德辉于1990年遭绑架后失踪,无子女(失踪) 母亲 两妹 一弟 公公:王廷歆 身份:亚洲女首富,财富超过英国女王5倍 涉足行业:房地产、酒店、航运、生物医药、娱乐等 财富状况:2004年以23亿美元资产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31名;2005年以31亿美元列188位,是华人最富有的女富豪。 最爱的发型:梳孖辫 最开心的事:投资 最讨厌事情:穿平底鞋 特点:60岁的年龄,40岁的外貌,20岁的心境 招牌装扮,树立成功资本(1)两条细长的小辫在耳边跳跃,一件闪亮的迷你裙在身上摇曳,身材娇小,步态轻盈,这不是一位活泼可人的青春少女吗?可她一转身准会吓你一跳,原来是位慈眉善目的超级老太太,这就是龚如心——“小甜甜”的经典招牌装束。因为身材小巧玲珑,她的背影像极了一位妙龄女郎,当然,龚如心如此打扮并非要赚取300%的回头率。...
【书名】南非斗士曼德拉【作者】李安山【正文】前言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是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他进行了长达50年(1944—199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铁窗面壁28年(1962—1990年)。最终,从阶下囚一跃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新南非开创了一个民主统一的局面。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使我得以承担并完成这部传记,但对曼德拉这个名字的熟悉和追踪决非偶然。记得1987年5月在位于风景如画的加拿大金斯敦的皇后大学召开的第16届非洲学年会上,我和加拿大朋友菲利普·扎奇鲁克漫步在千岛湖边,谈论著南非正面临的重大变革。当时,一场“释放曼德拉”的运动正席卷全球。我们俩毫不怀疑曼德拉的释放只是时间问题,但又不约而同地对曼德拉出狱后将面临的艰巨任务忧心忡忡:白人极右势力的负隅顽抗,黑人民主力量的严重分歧,非国大国内派与国外派的可能分化,...
书目:·车站·有只鸽子叫红唇儿·Soul Mountain·读王蒙的《杂色》·高行健:我的创作观·为了自救而写作·高行健译诗一首·绝对信号·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相关文章·建立一种现代禅剧——高行健近期剧简论·通往灵山的路--和高行健相遇·张辛欣:诺贝尔,艺术化的幽默作对?·韩少功谈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王朔话高行健·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斗胆为高行健翻案——中国当代文学年会纪要 读王蒙的《杂色》作者:高行健 当代文学是很少被认为有杰作的,因为是当代人写的,写的又是当代活人的事,远不如古人写的死去了的生活那样幸运。崇尚已经作古了的人是文学史的事情,于是被注释、被评点、被分析得头头是道。而一经入史便成为大家,于是又被引证、被考据,成为准则,当作经典,连现今的言行也从中找寻出处和根据。作家一旦死去,作品方变得神圣起来。当代作家生前则难得有这分荣幸,即使受到推崇,也总留有余地,免得骄傲...
第一章林谋盛逃离新加坡 序幕上2010年圣诞前夕,我买好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机票,准备启程前往马来西亚去拜访抗战时期的国民党老兵梁元明先生。即将起飞时我发邮件问他,我得去马来西亚哪个城市找他,他回答说他根本不住在马来西亚,而是住在台湾台北市。我这人做事粗心大意,老是会摆乌龙,可这回的差错还是有原因的。我和梁元明老先生在网上认识已有两年,几乎每次的话题都是有关抗战时期特工人员在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独立之前西部的旧称)的渗透、潜伏和丛林游击战,以致我的脑子里会根深蒂固地认为他是住在怡保或者吉隆坡。梁元明1920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父亲是法国租界电车公司的工程师,因此他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梁元明由于住在法租界还能正常上学,而这个时候他已决定要参加抗日报效祖国。国民政府退到陪都重庆后,曾号召沦陷区青年到后方参加抗战工作,并表明需要很多无线电通讯技术人员。梁元明因此进入...
一 河东河西,相距不足十里,中间隔着一条宽宽的大沙河,一座石桥连接东西。 河东村外的河畔上,立着一座孤女坟。坟身已经下陷,只有周遭的苦蒿象征性地显示着它。十年前的事情,已经给人淡忘了。只有婷子,年年不拉地到这里来,烧上一刀火纸,掬上一掊新土,撒上一把的泪水……这里躺着的,是她的大姐。 大姐出殡那年,她还是个流鼻涕的小丫头。她是唯一一个把大姐送到坟地的亲人。爹娘的哭声只留在了村头。棺木下地那一刻,她跳下去,扒掉人们铲上去的冻土,号啕不止。人们把她拖上来,草草地埋了大姐便离去了。剩下婷子一个人拼命地扒着那堆新土。她哭哑了喉咙,扒破了指头,直到天黑,才终于明白大姐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又将扒下来的土坷拉一捧一捧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