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题孩子调查 前言三年前中秋的一天,我们参加了一次让人难忘的家教研讨会,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几位母亲的谈话曾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一位中年妇女对身边一位稍年轻些的母亲说:“让你再生一胎,要不?”这位年轻母亲几乎不假思索就回答:“不要,打死也不要!”让人意外的是,年轻母亲刚说完,周围的几个人竟随声附和: “可不,现在的孩子太难带!” “心扒给他们,也感动不了他们!” 人们议论纷纷,竟众口一词:不再要孩子! 这使我们十分震惊。早就听说过欧美、日本一些年轻夫妇不要孩子,被称为“丁克一族”,原因是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对生儿育女承担责任,而眼前这些母亲们不同。事后,我们采访了这些母亲,得知她们绝不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她们都非常喜爱孩子,对抚养孩子也都十分尽责。她们之所以不想再要孩子,是孩子伤透了她们的心。...
目录前言 一把锋利的武器1.分数:依然重要的砝码2.窗户纸不捅不破:所谓贵人相助,其实往往就是一句话在我流连于学校计算机房的时候,我遇到了几个贵人,当时我只是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这一点 。 一次偶然的机会(好像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碰到了一个技术性的难题,于是向周围的人 请教),我认识了一个在旁边上机的高我几届的师兄,他并不是我的同门师长,而是管理科 学系的高手——他叫田剑云。我当时对他的崇拜单纯而简单,就是一个菜鸟对于一个真正的 计算机高手的敬仰,知识在他的手中散发着魅力,我就看他特别顺眼。而他也确有大哥的风 范,经常指点我,不厌其烦。毕业后,他分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更为重要的是,他无意 中的一番话对我日后的求职和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约是在我大三暑假实习的时候,当我第一次拿着一份简历诚惶诚恐地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当时还在复兴路老的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大楼里办公)...
书名:冈底斯遗书作者:陈庆港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作者简介:陈庆港,摄影家、作家。1966年生,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系,曾就职于多家媒体,曾为《杭州日报》首席记者。目前供职于《浙江日报》。代表作《走出北川》获得52届荷赛突发类新闻一等奖。曾出版《真相:慰安妇调查纪实》《丽嘉则拉》《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陌生地带》等。内容简介:那是一次逼近天堂,逼近死亡的旅程。那次旅程,让我懂得死亡不是终极,今生今世只是你的一部分。明白生命是个奇迹,它与万物相连,没有独立的存活,一切都与天有关、与地有关、与山有关、与水有关、与云有关、与风有关、与雨有关、与草有关、与树有关、与羊有关、与狼有关与善有关、与恶有关与你有关、与我有关明白每个生命都是另一个生命的神灵﹩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第一章 雨夜邂逅雨还在不紧不慢的下着,清明时节的江南。 除了性别和名字跟《聊斋》中那位降妖伏魔的道士一模一样以外,燕赤霞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已经过去六辆车了,没有一辆因为他用力的招手而停下来。他悻悻的掏出一支烟点上,一身几乎湿透了。路边很安静,静得可以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和他疲惫不堪的脚步声。无奈的找了个树下的路桩坐下,大雨过后他已经走了近十公里的山路,入夜后他已经沿着公路走了整整七公里,路桩上显示的里程离省城云沙市还有六十五公里。 “该死的天气……抽支烟再走吧。”燕赤霞默默的念着,湿冷和饥饿令他感到十分疲惫。好不容易才点着的烟没吸几口就灭了,“妈的,今天这是怎么啦,省道上的车都那么少…..。”...
第一章 你是天使,也是魔鬼(1)你的心中也有一个幽黑的山洞 在遥远的非洲部落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那里,哪个姑娘的项链越美丽,追求她的男性也会越多,所以姑娘们都以拥有美丽的项链为荣。 部落有一个姑娘叫艾美,她善良、勤劳,也很漂亮,有许多男性追求她。这让村子里其他的姑娘很是嫉妒,于是她们想了一个恶作剧去戏弄艾美。 艾美每天都会去村头的河边洗衣服。有一天,当艾美在洗衣服时,那些嫉妒她的姑娘们对艾美说:“艾美,你知道吗?这河里住着河神呢。如果你跳下去,河神就会送给你世上最美丽的项链。” 艾美当然也很想得到世上最美丽的项链,于是她毫不犹豫就跳下了河。艾美在河里游啊游啊,在河的深处,她发现了一个幽黑的山洞。在山洞的入口处,站着一位长满脓疮、丑陋无比的老婆婆。...
1.1世上没有永远的权威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一天妻子让丈夫去肉店买火腿,丈夫很快就买来了。妻子一见到火腿就很生气,问丈夫为什么不叫店主把火腿的末端切下来。丈夫很奇怪,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她的母亲就是这样做的,这就是理由。 第二天,恰好岳母来看他们,小两口就问她为什么总是切下火腿的末端。母亲回答说,因为你们的外婆就是这样做的。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三个人一起去拜访外婆。外婆听了他们的问题,差点笑出了眼泪,她答道,她之所以切下火腿的末端,是因为当时她家里的烤炉太小了,放不下整只火腿…… 原来,被家族几代人遵守的规矩,居然是由一只或许早已不见踪迹的小烤炉引起的。这个笑话反映的,正是传统与权威的力量。传统在延续的过程中,作为权威的个人就应运而生。于是,崇拜权威就成为延续传统的一种方式。要打破旧的传统,必须先停止对权威的崇拜。否则,个性的呼声就将长期被权威的声音所淹...
导言:日常经济学(1) 东西—你和你的日常生活。经济学往往从飞机的角度看待“经济”,也就是从上往下“鸟瞰”,这 道而行之,从下往上看,于是人恢复了正常大小,研究的主题也变成了人与“制度”的相互影 响。 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交易活动的科目。美国经济学家赫布?斯坦(Herb Stein)亦曾给国民生产总值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说是10亿人早晨起来去工作,之后就有了 与节约,母亲和孩子,孩子和教育,以及幸福和可能对幸福造成威胁的东西—犯罪、征税、健 康和衰老。这些东西琐碎、平凡、不重要?显然不是。它们就是生活。它们支配着我们的工...
尖沙咀,密实风格里的一次挽留。在我看来,香港,似乎一切的星光和流行,还有很多市井生活都与尖沙咀有关。2005年,还是学生的我,第一次去香港,落脚点就是尖沙咀。我记得那是一个4月的上午,我们从深圳过关,从罗湖一路坐九广东铁经过新界、九龙,抵达尖沙咀。走过地铁站里长长的通道时,安静的过道里只有行人匆忙的身影,和着扶手电梯运转的频率,尖沙咀以一种快速运转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25岁前看过的香港电影里的尖沙咀和现实的场景对应了起来,让人恍惚之间找不到真实感,需要时间的过渡和消化。然而,香港旋律是不需要过渡的快速章节,弥敦道上来来去去的行人,以及镶嵌其中的店铺,多到令人眼花缭乱,让我内心生出一种亲切感?我向来热爱城市的节奏,习惯呼啸而过的汽车,而尖沙咀给了我一个熟稔而饱满的香港印象?这种印象,在这么多年过去后,在去了无数次香港后,还清晰可辨,荡涤于心。...
时光归档我在档案里面找到三张未报销的发票,发票上的日期都和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有关。我的第三任老总骆先生,在他上任第一年的某一天,把一份包装精美的礼品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惊诧异常并惶恐于收礼的不安:他为什么无端端地送礼物于我?我惴惴地拆开礼物,里面有张小卡片,卡片告诉我说今天是“国际秘书节”。这真是个鲜为人知的节日,包括身为秘书的我自己。 小卡片里面夹着礼物的发票,清清楚楚地告诉我这个礼物值多少钱,这很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按照我的理解,上司要是给我发票就涉及到报销和入账事宜。我拿不定主意这份礼物的发票是否要报销,我一连三天仿若无心地把它夹在给骆总签名的文件里,但他都没有在上面签字,没有签字就表示不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