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在睡梦中被一阵山崩地裂般的震动惊醒。 四周象墨斗鱼肚子一样黑暗,完全辨别不出声音出自何方。 她的第一个念头是发生了战争。对于军人这是对一切意外声响最合情理的解释。尽管她是医生,还是女人。 她迅速地从床上跳到地下,披上了衣服。她神经健康、五官端正,刚才绝不是幻觉,她现在还能感到剧烈音响过后的那种空气的震荡。 她下意识地拉了一下灯线。“啪”的一声脆响,熟悉而使人心里略为安宁。灯泡却执拗地保持黑暗。丁宁匆忙之中忘了,昆仑高原师留守处没有长明电,每天晚上由柴油发电机供电一小时。 没有声音和光线的暗夜,太使人恐惧了,...
刘志的声音隐藏在黑暗深处,音色疲惫,有些心不在焉,有些自我解嘲。 刘志……说实话,要不是怕死,我早就他妈死了!2录像店 夜内 环境故意营造得有些模糊。 背景是一个巨大的用于摆放录像带的大架子,占据了整个画面。 刘志就坐在架子前的正中,一身旅行者的打扮,身旁放着只巨大的背包儿。光源很局限,从侧面将刘志的脸照亮了一半儿,放大的光束顺带隐约地在刘志脑后留下了一个呈扇形延展的光区,我们于是能确认幽暗的架子上到底放了些什么。 刘志目光懒散地盯着自己对面的镜头,边想边说着什么,语态和姿态都在传递着某种深刻的空虚与劳累……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他说话和思考时总下意识地揉搓自己的下唇。...
米香来得晚。米香来到下野地,下野地已经有好多人了。 有了很多人,还需要人。下野地太大了,有种不完的地。来多少人都不多。谁来,下野地都要。不管咋来的,只要走进下野地,只要说不走了。下野地就把户口给你,把饭碗给你,把房子和衣服给你。只有一个条件,下地干活。 米香找到了干部。 米香说长江发大水了,把村子给冲了。家里的人都淹死了,没办法活了,就跑到新疆了。 干部只问了一句,都淹死了,你咋活了。 米香说,我会游水。 问了这一句,干部不问了,只要能来到这里,都会有个不同一般的原因,用不着问那么多。干部让米香去司务长那里领饭票。...
犯罪生涯 序章 好冷!彻骨的寒意使我在朦胧中睁开了眼睛,头昏沉沉的,但身上传来的阵阵冰冷克服了浓浓的睡意。 四周一片雪白,白得有些刺眼,我眯着眼睛环视四周。这里显然是两幢楼中间的小巷,几台大型的空调机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让原本狭窄的小巷显得更加的拥挤。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好像刚刚溺水一样,肺叶难受的要命。我深深的呼吸了几口干燥的空气,让肺叶在寒冷的刺激下充分的舒展开来,让那种窒息的感觉稍稍得到一些缓解。 从地上爬了起来,我用湿漉漉的手擦了擦脸,总算是清醒了一些。看着周围厚厚的白雪,我又感到一阵眩晕。 “哈哈,快来看哪,这里有个白痴!”身后传来一个轻狂的声音。...
潜伏期........................罗伟章宣德炉纪事......................母国政活捉.........................董 易麻星.........................老 猫夹缝四色.......................林斤澜墨菊.........................邹静之最热闹的电影院....................陆 离户主.........................吴 彤[文学宁夏]雨夜驶过P镇的列车..................平 原...
[获奖青年诗人诗选]我的阅读,我的现实,我的诗..............荣 荣荣荣诗选(十七首)寂寞转身二十年....................李轻松李轻松诗选(十五首)罗克韦尔的画册和时代性................苏历铭苏历铭诗选(十六首)[入围青年诗人诗选]入围青年诗人诗选Poefry Periodical 我始终认为,对于一个写作者,生活给以的是作品中的宽容、豁达还有顿悟,并指向我们内心渴望的一种精神高度。 ——荣荣 写诗是我与自我、非我的一次艳遇。我十分乐于享受那突如其来的激情、灵感,心醉神迷地走进那座文字的迷宫,同时也进入精神黑暗的谷底。...
这种好事,千载难缝。这家俱乐部也实在拽很,200个小姐任随选,款爷给我选了个是湖南妞,湘妹多情,还唱一腔子好歌,穿一身黑色的吊带T恤,硬是饱满很。见着这种女人,如果不动心的,绝对是TMD男人中的赝品。那搂搂抱抱的事在KTV中还有少吗。款爷见大伙兴起,说:“傻儿些,上楼呵,浪费哪样喘喘的光阴哦。” 湘妹不仅多情,而且手脚利索,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放荡的裸体摆在我面前。这种场面我见得不多,真的有点不知所措,这时,那湘妹说:“你怎么这么害羞呀,来嘛。我被领班领到你们房的时侯,见到你我被吓了一跳,我还以为是我哥呢。你长得太象我哥了,我哥在贵大读书,他是我的骄傲,我在这里挣钱供他上学,等他毕业,我就不干了,我都想回家了……”...
时代的雕像 这是一场蓄势已久、不可阻挡的洪流,带着古老的创伤、时间的热量和历史的跫音,从山村、从城市、从长城内外,浩浩荡荡,朝着一个坚定的目标,朝着一个美丽的未来。 这场洪流紧攥着一面旗:“中国”; 这场洪流镌刻着两个字:“改革”。 是的,这就是改革的中国和中国的改革。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带着阵痛的深刻的改革! 改革是一盏明灯,耀眼夺目,耀眼得甚至让人睁不开眼睛,它伴随着华丽的进行曲与乍起乍落的艰难变更;改革是一股激流,从中国萧索年代遗弃的洪荒里奔出,激流湍急,像睡醒的雄狮,吼叫着,冲击着一切陈规陋习;改革是一场大电影,画面、镜头、人物、事件、音乐,剪接太快,超越一切“蒙太奇”手法,令人目不暇接,有些无所适从;改革是一辆在暗夜里呼啸的火车,朝着黎明,轰隆隆前行,沉重的车轮声震碎大地的宁静,无数的人从宽大的车门拥挤上这辆火车,还有无数的人...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史有为译注 【说明】本篇是淮南厉王刘长及其子刘安、刘赐的合传。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之后刘安继封淮南王,刘赐封庐江王转徙衡山王。刘安为报父仇,串通刘赐密谋反叛,事泄后二人皆自杀国除。按《史记》体例,写诸侯王生平当立“世家”,而这里降为列传,乃是对刘长父子的叛逆之罪表示贬抑。这种变通处置之法,与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相同,都反映了作者维护汉家一统,反对分裂割据的政治态度。 通篇命意一线到底,是本传写法上很明显的一个特色。这一贯串全篇的主旨就是揭露刘长父子的悖乱之罪。据此,传文既详尽陈述他们先后谋反的事实经过,同时又揭示了促成其叛逆与覆亡的种种原因。总的看,写作角度单一,笔墨是非常集中的。比如淮南王刘安雅爱文学,曾召集众多宾客编著《淮南子》,这部书...
书商的财富秘笈 书生的灵魂拷问艾婷婷看见市委宣传部长萧雨浓从安谧住的楼房里走出来,立刻觉得刚刚从一场噩梦中挣扎出来,却又坠入另一个荒诞的迷梦中。艾婷婷掐了自己一把,恰恰掐在伤痛处,那场噩梦立刻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噩梦是在自己的天堂里做的。她的天堂虽然只是一间低矮的平房,却有着梦幻般的气息。摆在屋子中央的床是席梦思,床头上方挂着大幅彩色婚照……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扬一 第一章 梦是现实生活的补充,现实生活是梦的延伸。 艾婷婷看见市委宣传部长萧雨浓从安谧住的楼房里走出来,立刻觉得刚刚从一场噩梦中挣扎出来,却又坠入另一个荒诞的迷梦中。...
1955年4月的一天,玛丽莲·梦露正和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在纽约一起参加一个葬礼。 "我要去染一下头发,"玛丽莲对卡波特说,"可我总没时间。" 她一边说一边拨开头发,把发缝上的一条深色印记指给他看。 "我怎么这么幼稚。我一直以为你的头发是百分之百的金色呢。" "我的头发就是金色的,但没有谁的头发天生就是纯金色的。哎呀,你真烦。" 只有下面一些东西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比如,将这个人说的话写成是那个人说的;声称有一些话是从某人的日记中摘录的,其实并没有找到该日记。另外,还编造了一些文章或笔记,或给人物炮制了一些难以考证的心理活动等。...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加QQ群:81503152参与讨论-↖(^ω^)↗-《柏杨曰(二)》提要 史之有「太史公曰」、「臣光曰」,有「论曰」,有「赞曰」,无非是史家在相对客观的史事陈述之后,明确表达他的史观、史识,《柏杨版资治通监》的「柏杨曰」亦然,柏杨语译司马光《资治通监》,十年有成,八百六十二则「柏杨曰」是另一项更重要的成就,辑录成书,以「柏杨曰──读通监?论历史」为名,「通监学」在二十世纪再添成果,与王船山《读通监论》前后相互辉映。但诚如唐德刚先生所说,过去的史论家论史,从「太史公曰」到「臣光曰」,就只是孔门一家的框框之见,而柏杨在翻译《资治通监》时,从他本身的现代多元文化背景,读不下去而痛批之,是为「柏杨曰」,它为传统的论赞学打下了句点。...
目录《礼记》简介敖不可长①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1)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1)曾子寝疾(1)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子柳之母死(1)成子高寝疾(1)晋献公之丧(1)吴侵陈(1)知悼子卒(1)陈子车死于卫(1)卫献公出奔(1)战于郎(1)孔子过泰山侧(1)鲁人有周丰也者(1)齐大饥(1)晋献文之成室(1)季孙之母死(1)阳门之介夫死(1)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①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昔者先王未有宫室①发虑宪①玉不琢不成器①虽有嘉肴①古之教者①大学始教(1)大学之教也(1)今之教者(1)大学之法①学者有四失(1)善歌者(1)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
懒得离婚作者:谌容第01节 第02节 第03节第04节 第05节 第06节第07节 第08节 第09节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第13节 第14节 第15节第16节 第17节 一 倒霉就倒霉在那个星期天,要不是那个星期天,接到那个电话,跑到公园里去,怎么会陷入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 记者部的例会,照例热热闹闹。平常日子各路记者撒下去,跑机关的,跑工厂的,跑农村的,跑学校的,跑旮里旯栏儿的,各有使命,各显神通,难得见面。只有每星期一的例会,老、中、青记者们聚会一堂,传达领导意图,交流各方信息,畅议报导思想,共商重点选题,兼及小道消息,名人轶闻,歌星走穴,球场风波,香菜三块钱一斤。笔头上的功夫见诸于报端,嘴头上的才华显露于会上。与会者高谈阔论,东拉西扯,轻松活泼,人称“神仙会”。...
据点
|热度
4
|
文学
| 上传:
浮游云中 |更新时间:2018-04-11
——为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而作 在电影上见过的不算。现在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据点是什么样子吗? 邓智广,十六岁就进过据点。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困苦,他十六岁看起来像十三岁;抗日战争时期,战地的少年早熟,他十六岁的心眼顶二十岁的人用。 他在大连、天津日本学校上过学,会说日本话,还有一套天津的学生服。随我大伯回山东老家后,他参加八路军当交通员,就穿上学生制服,满嘴唱着:“哇达西久鲁口满洲母斯妹……”往据点里钻。 别说日本人看着他不像八路军,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像个八路军。二 一九四二年“五一”大扫荡,有个从延安出发,途经山东去东北的过路干部失踪了。这个干部来时穿着一套灰色土布棉军装。原说换成便衣,拿了伪造的“良民证”就乘火车去东北。衣服还没换,敌人来个“铁壁合围”。突围时他左腿中弹,被敌军俘去。这一次受伤和没受伤的,被敌人俘去有十几个。几个月后,这些人都有...
作者: 孔庆东 isbn: 780178152X 页数: 308 定价: 22.00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406 书名: 口号万岁序言 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一般聪明的人。我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刻苦的、最勇敢的、最仗义的、最善良的、最走运的……也就是说我单项成绩不太高,但是我有点聪明、有点刻苦、有点勇敢、有点仗义、有点善良、有点走运……所以加起来总分还凑合,自以为比那些聪明而狠毒,或者善良而愚昧的人活得有滋有味些。 答客十六问(代序) 1.问:孔先生,您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者,据说北大的学者又要搞科研又要搞教学,号称“两手都要硬”。您觉得自己是个好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