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富野喜幸第一章 SIDE 7 “你们面前的仪表不过是装饰品罢了。一旦仪表完蛋,就分不出前后上下了。唯一靠得住的是你们的眼睛!眼睛……懂了没?眼睛……你们这些不长眼睛的傢伙,居然能当上驾驶员,还真是天下奇闻!” 拉尔夫中尉口沫橫飞的斥骂着。站在他面前的五名驾驶员预备生,没有一个人在专心听他说了些什么。他们现在脑子里只想着肚子空空,不知该去哪儿弄点东西来填饱肚皮。 当航舰进入惯性飞行后,七名正规驾驶员便开始操作核心战斗机进行离着舰训练。而这五名驾驶员预备生则被带到指挥所参观前辈们如何训练。当然,不是只有参观那么简单。一旦核心战斗机准备降落,他们便得早一步大声喊出降落的程序。要是声音不够大,拉尔夫中尉的左拳就会二话不说飞过来。他的左手虽然是义肢,但是像真的手一样,甚至还附了手毛。要是挨他一下,就好一阵子直不起腰来,再加上身处无重力环境,不小心撞上指挥所内的凸角,恐...
1997 第1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二十多年前,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外国科幻作家莫过于法国的凡尔纳,而到八十年代以后,则首推美国的阿西莫夫了,尽管阿西莫夫的大多数作品还没有翻译介绍过来。阿西莫夫与科幻的结缘始于1929年。当时,仅有9岁的他在父亲经营的糖果店里发现了寄售的科幻杂志,便喜不自禁。父亲同意他翻阅这些杂志,但叮嘱他决不可弄脏它们。自此他成了一名执着的科幻迷,积极参加科幻迷俱乐部活动。1938年他携带习作拜会《惊异》(Astounding)主编坎贝尔,受到鼓励,次年便发表了科幻处女作。以后他又频频推出一系列科幻作品,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他很快成为美国四十年代科幻四大才子之一。一颗耀眼的科幻新星就此升起。...
1999 第11期 - 科幻之窗艾萨克·阿西莫夫 孙维梓我的名字在俄语中原先用了一个相当于Z的西里尔字母①,但后来到了国外不知怎么常被拼错,Z变成了S,阿泽莫夫成了阿西莫夫,不过这里的S读起来还是应该读成近似Z的发音。所以,每当有人把我的名字读成Asimov,或者写成Azimov(阿泽莫夫)时,我总得不厌其烦地去纠正他们,特别是当这种情况出现在科幻杂志上更让我恼火,因为编辑本该比我要高明得多。于是拉里·肖对我说:“你索性就写篇科幻,题目叫做《用S来拼我的名字》,好吗?”马歇尔·泽巴廷斯基(Marshall Zebatinsky)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好像有无数双眼睛透过沿街铺面那污秽的玻璃橱窗在打量他。他浑身不自在,尽管已换上一套旧衣服,把帽檐压得很低,甚至还戴上眼镜……...
来舰桥找拉菲尔的津特已经好久没有同拉菲尔这样悠闲地说话了。于是,津特向拉菲尔讲起了关于主计科修技馆的事。津特反坐在拉菲尔面前的椅子上,详细地讲起来。 那是进入主计科修技馆的那天早上,在 克琉布(克琉布王宫)与拉菲尔等人共进早餐之后,津特和拉菲尔单独谈了起来。 “那,我们在各自的学校努力学习,三年后再相见吧,拉菲尔!” “ 那是自然。与其担心我,还是担心担心自己的事吧。舰上的人士任命只要是舰长与本人的意愿就可决定。但那以后的事就不一定那么简单了。你可要加油啊,可别留级什么的。” 一如既往,拉菲尔的态度还是那么硬邦邦的。津特苦笑着,半开玩笑地(自然,有一半是出于真心)问道:“如果说要以第一名的身份毕业,那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不留级’这点是没问题的。难道你这么担心我吗?”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严厉的:“笨蛋!!”。 “那么,接我的人也快到了,如果可以的话,三年之后再会吧。” “等...
潘海天 马柏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西周穆王姬满的爱妃盛姬在自己的房间里收到了无数精美的礼物。在这些礼物中,有一只琢磨得晶莹剔透的汤匙,它像一只黑色的鸟儿在光滑如镜的底座上微微颤动,翘起的长喙令人惊讶地固执指向南方;在另一只黄金雕成的盒子里,装有一满把黑色的粉末,这些粉末蕴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在没有月光的晚上,把它们撒在火上,就会招来怒吼的蓝色老虎的精灵;在这些叫人眼花缭乱的珍宝中,还有一团神秘地永恒燃烧着的火焰,火光中两只洁白的浣鼠正在快活地窜上窜下,这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就是它们的宇宙和归宿。这一切匪夷所思的礼物都没能让盛姬露出她那可爱的笑容来。她皱紧了好看的眉头,叹着气摆了摆手,围簇着的宫女和奴隶立刻倒退着把这些礼物撤了下去。...
2000 第8期 - 科学故事阿来未来,作为正在生的历史,可以用文字和别的方式记录下来,比如,在各种博物馆中陈列实物,或者大量的数字式的音像材料。也许,到了不远的将来,我们甚至能把事件正在发生时的很多感觉都保存下来,比如触觉与气味之类,科学使我们相信这一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人类是喜欢回顾来路的.这条来路便是成为过去的历史。当我们回顾过去时.却发现只有几千年的文字记载。文字记载之前呢?生命与世界固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种历史未能通过某种记录方式进入人类的集体意识时。这个历史就是不存在的。自从人类有了记载与想像能力,就开始对我们意识建立之前就久远存在的历史进行想像与重建。最早的努力便是神话与宗教。《圣经》中有很多部分,就被认为是人类关于史前记忆的一种恢复。中国神话体系更加浪漫:从开天辟地到地理人文。没有这样一个似是面非的庞大体系的支撑,诗人屈原不会写出《天问》这样恢宏的...
1997 第12期 - 科幻影视史画连载王荣生科幻影视走红60年代。其时,德国的《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双眼睛》(1960)复兴了马布斯系列刺激片,墨西哥的《夜半哭声》(1962)则催生出拉丁美洲具有医学色彩的科幻恐怖片。将科幻要素移植到其它电影形式的经典例子当推英国的詹姆斯·邦德侦探惊险系列片,这种系列以《东方博士》(1962)为滥觞,走俏影坛,模仿者甚众,虽然试图革新,但万变不离邦德模式。不过,《太空人》(1960)在意大利的问世,标志着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效应的主流科幻片在欧洲影坛登上大雅之堂,并在世界影坛流行。在日本,一度简单的被核爆炸唤醒的怪兽片发展到60年代末期,成了反映战后日本政治变迁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