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第8期 - 银河奖征文刘畅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病房里光线很暗,窗帘紧闭着。几个戴墨镜的瘦高男子围着一位面色苍白的老人,他身上插着数不清的管子,各种液体不停地流进流出。“柯威博士,既然你销毁了所有的资料和数据。我们就只好对你追问到底了。”老人无动于衷,他的眼睛里犹如两汪平静的湖水。“你想带着二十年的心血去见上帝?总统不会放过你的!就算你完蛋了,你也休想得到安宁!”突然,老人的鼻翼翕动起来,脸上一阵痛苦的抽搐,监视屏上的各种线条乱成了一片……“多器官衰竭!这老家伙没救了。”那伙戴墨镜的头头说,“你们把他的脑袋割下来吧!”说完,他变魔术似的掏出一个方形的冰盒,黑色的外壳泛着幽幽的微光。键入一串密码后,盖子升了起来,白色的冷气从三边溢出来,弥散开去,刚割下的头被迅速地封存了进去。...
1997 第2期 - 每期一星冯志刚在异乡听埙,常被那凄凉旋律里浓浓的愁绪打动,而同样慢速的萨克斯却悠扬、深情、自然而乐观,给人一种在家的舒适感。序曲纽约的冬天很冷,尤其是大雪将临彤云密布的阴郁天气,总使我想到世界的末日。一天的紧张忙碌,使我几乎动弹不得。坐在燃烧的壁炉前,看着听不大懂的英语电视,突然想起了离开中国的时候,也是大雪将临,还有记忆里有些模糊的她。难道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异域生活?门铃响了儿下,我没去理睬。一定是推销员,因为上个月的帐已经付清了。可是门还是被轻轻地推开了,大概是因为我忘了锁上,一个披着金发身着大衣的洋妞儿试探着进了门厅。“有人吗?”我没回答,但她很快发现了躺在沙发里的我。“日本人?”“不!”“那就是韩国人?”“我这么英俊,你看不出我是中国人吗?我也不认得你,如果是推销员,实在对不起,滚!”可她并没生气,反而冲我一乐:“中国人都这么对待女孩子吗?”说着她...
1997 第5期 - 科幻之窗史蒂芬·索伊基 英华大海,波涛翻滚,陡峭的悬崖拔地而起,仿佛是猛地从大地深处钻出来似的。海水以摧枯拉朽之势扑向岸边,每一年都要将海岸边的一截岩石夺走。一个身穿灰色衣服的女人在绝壁边徘徊。漆黑的长发,因夏日的海风吹拂而飘动。她伫立在险峻的悬崖上,下面百多米处,海浪一次又一次猛烈地拍击岩石,这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终于听见她的话音了,但怒吼的惊涛骇浪却几乎将其完全吞没。“你是永远爱大海的。”她这样说。如果把大海的涛声比作沉郁的低声部,那么,她的话声就是隐没其间的沙哑的最低音了。没有听到回答,这本在她的意料之中。她强迫自己把视线从翻滚的波涛上移开,慢慢地转过身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脚下那些嶙峋怪石,挺直着身子。她用一双碧绿的眼睛扫视着荒芜的远景:一座又一座的沙丘,还有如波浪般起伏的草地。她的视线整整转了一个圈儿,又回到浪花飞溅的海边,移向那个一动不动、...
2000 第4期 - 人与自然阿来告别和平号如果计算没有错误,也没有更新的计划出笼,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航天成果之一,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将沿着人们设计好的路线,脱离太空轨道,于2000年4月进入大气层。也就是说,就在读者捧读这篇文章时,这个太空飘浮之城雏形的一些部分,将在大气层中烧毁,还有一些部分,将坠入太平洋,以美丽的燃烧与悲壮的坠落,结束它13年光荣的太空之旅。1999年8月28日,最后一个离开“和平”号轨道站的宇航员阿法纳斯耶夫说:“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忧伤,我们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我们失去了俄罗斯的一片骨肉,我们抛弃了我们空间建设的一个骄傲。”宇航员流露出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浩瀚冰冷的太空中,那里曾是他们惟一安全而且温暖的太空之家。而现在,太空站里所有那些已经老旧的设备都已经一一关闭。灯光从对接到一起的“联盟”号飞船上照进来。随着一道道舱门合拢的声音,永远的寂静就...
小说排行榜:/top.aspx 不成交易作者:约翰·加德纳 第一节 海鹰 这位海军军官和他在皇家海军的许多同僚一样,都被人们热情地称为瓦斯考。潜艇指挥室中,在红色光线照耀下,他俯过身去,碰了碰艇长的手臂。 “先生,潜艇到了预定地点。” 海军少校阿来克·斯特瓦尔德点点头。“关闭所有设备。把潜艇中部升到水面。” “把潜艇中部升到水面,”两个负责升降潜艇的水手中那个职务高的重复道,他坐在水平舵的操纵杆前,控制着潜艇深度。 “声纳情况怎样?”艇长轻声问道。 “现在在距离波恩霍尔姆岛很远的地方活动,罗斯托克港有许多船只进出,远处有两个目标, 很像小巡逻艇,距海岸大约有50英里,方位是020。没有潜艇的标记。”...
1999 第1期 - 世纪回眸阿来“突然看到在那个令人不安的地方,一片野燕麦,以极其莫名其妙的方式移动,它似乎是被一阵风搅起来的,这阵风不但使野燕麦弯曲,而且还压住了它,使雹不能再站起。野燕麦倒下的痕迹正在缓缓的延伸,而且是径直地向我们移过来。”比尔斯不可能解开这个秘密,他本人最后在墨西哥神秘失踪,连他自身生命消失的时间也成了一个难解之谜。火星人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亚帕霍利利用行星相冲的时机,绘制了第一份火星表面图。这份图上包括一些复杂的直线图样。他在观测报告中称为“线条结构”,据说是转译为英语时误为“运河”。之后,美国人洛威尔在1894在也把天文望远镜头对准了火星,结果真的绘制出了“运河”与“绿洲“的详细图样。于是,一种说法在人群中广为流传,火星上有生命体居住,文明的火星人能够建造运河系统,从两极的冰帽引水,应付火星上日益严重的干旱。这种情形,听起来像是一种因环境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