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郑洞天,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196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导演的影片有《邻居》1981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鸳鸯楼》1986年参展伦敦国际电影节;《人之初》1991年获童牛奖最佳影片奖;《故园秋色》1998年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2000年拍摄《刘天华》。导演电视剧:《老师》1984年获飞天奖;《寻呼妈妈》1987年获飞天奖;《拜师》1987年获星光奖。内容简介电影是二十世纪艺术与科学带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在人类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电影这样吸引如此众多的观众,它如此真实地记录了那个世纪,讲述着百年来人世间发生的故事。二十一世纪,中国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昨日人涌如潮的电影院今日风光不再,中国的民族电影受到了很大冲击。注入强大民族感情的电影究竟有没有市场,中国电影能否赢得广大观众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能否有好的票房收益,能否挡得住国外大...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0一卷) 2000/4/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01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夜叉王长行,第八句: 【勇敌大军夜叉王,得守护一切众生令住正道无空过者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解,「令物离邪,则能住正,为守护矣。然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云不思议」。这个注解里面,前一半的意思浅,后面这一句意思很深。菩萨的名号叫『勇敌大军』,示现为夜叉王,他不是真的夜叉,是佛菩萨变现的。《普门品》里面讲,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身;应以夜叉而得度者,他就现夜叉王,来度化这一类众生。他用什么方法来度众生,来教化众生、帮助众生?『守护一切众生』。「守护」是护持,我们通俗一般讲护法。这是属於四天王一类的,我们今天念的夜叉王是北方多闻天王。这里面列的九位夜叉王,都是多闻天王的部属,也可以说都是多闻天王的助手,是他的高级干部。四天王他...
无著贤论师 造 修慧 语译 敬礼大悲心 清净三学修觉心,宏扬圣教遍十方; 住持正法顶庄严,敬礼无等上师足。 三世佛子共行道,出生利乐大宝藏; 由善弟子数劝请,谨依师语而开显。 众生如果想要证得无上正等觉,应在发出菩提心之后,继续励力修学世俗和胜义二种菩提心。就如圣龙树菩萨所说的: 「我与此世人,欲证无上觉, 依根菩提心,坚固如山王, 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修此之教授。」 西藏大依怙师阿底峡尊者,曾经得到三位上师所传的修菩提心法: 第一位是法铠论师。法铠论师教他修大悲心,为一切众生作种种布施,乃至头目髓脑,亦在所不惜。如是常于受者生慈悲心,不着于物,不见施人、受人。就在布施当中,证得无上般若妙慧。...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8日 15:20 主讲人简介: 内容简介: 二、张恨水的“三种结合”:张恨水到底是怎样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归纳起来,他童年、少年所受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三种结合”: “文武结合”、“新旧结合”、“雅俗结合”。 他所受到的是新、旧的教育;他所受到的影响是雅文学和俗文学的影响;他的生活是文武结合,既有武将之家的影响,又有后来在私塾所受到的陶冶。正是这种结合,使张恨水形成了他非常独特的人生道路。 三、张恨水的三次游历:张恨水的一生大部分是在报馆、书斋里度过的,但是他有过三次游荡江湖的经历,这些经历给他的印象非常之深,基本决定了他的人生与创作道路。...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南方法喜菩萨赞颂第五首: 【佛身无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虚空,诸佛於中住。】 这以下有三首偈,就是第五、第六、第七,是讲「体用无碍」。这一首前面两句清凉大师说,「约相无生现生」,后面两句是就性上讲,「无住而住」。「无生为佛体」,清凉说为佛法体,换句话说,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这一句话很不好懂,这是佛在一切大乘经上常常叙说无生的道理。无生它能生,『佛身无有生,而能示出生』,「示」是示现,所以万有、有从哪里来的?有从无来的,无是能生。所以佛在这部经上给我们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就是讲的哲学里头所说的本体论。佛法论本体,无生是体,有生那是用,是大用,有体当然就有用。这里面我们必须要能够体会得到无生而生,那所生的相十法界依正庄严,生而无生。体是无生,相哪里会真有?这在理上讲不通,事实上也不可能。...
央视国际2005年04月18日10:09内容简介:《红楼梦》被称为神秘的作品,它的神秘主要是书中暗示了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时局,而作者曹雪芹家族的兴衰荣辱与其紧密相连,他把自己家族经历的事件和他脑海中的人物,一一展现在《红楼梦》里,似若有所指,而又不敢造次,《红楼梦》里主要的人物和事件,都能在康、雍、乾三朝找到影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有一位人物是联系它们的关键,那就是贾蓉的媳妇秦可卿,这位神秘的人物是解开《红楼梦》秘密的总钥匙,在她身上,隐藏着《红楼梦》的巨大秘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就从秦可卿这个人物身上开始了。在《红楼梦》里,曹雪芹描绘了一个贵为国公的大家族贾府,书中交代,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两个兄弟,都为当朝的皇帝所宠,封官加爵,地位显赫,称为国公,老大宁国公,老二荣国公。两个兄弟分别娶妻生子,延续血脉,虽然故事开始时两兄弟都已去世,但其爵位由儿孙延续,贾氏家...
袁世凯史传再发掘 「纽约时报」现任驻华特派员泰勒(Patrick E. Tyler),最近于二月六日该报发表一篇有关浙江奉化溪口镇,蒋介石故居的「专访」。他说近来蒋在大陆上已不再是个「暴徒恶棍」。相反的,他在溪口的故居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朝山圣地(mecca)。每年平均有访客百余万,且在逐年增涨之中。这些访客百分之九十是大陆人,然台湾往访者每年亦不下十余万。 作者并感概地说,文化大革命期中,蒋母王太夫人之墓遭到严重破坏。老人的骸骨与墓石,被红卫兵乱抛于山林之间。可想象是惨不忍睹。但是近年皆全部修复,焕然一新;连那座寺庙「文昌阁」亦经重建,而当今的管理员六十四岁的王某却正是三十年前的红卫兵之一。王某自述是属于当时反对毁墓的「保守派」──其实也是天晓得也。...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奥普拉·温弗瑞传>正文回目录第17节:一个发展飞快的产业作者: [美]海伦·S·加森 电视访谈节目与广播一样年代久远,但其形式据说是随60年代菲尔·多纳休的出现而形成的。一些作家有时会把白天的访谈节目与肥皂剧相比,因为两者内容十分相似,所以访谈节目代替了一些肥皂剧并不是什么偶然。然而,研究通俗文化的学者将访谈节目的根源与19世纪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散布流言蜚语的街头小报、通俗闹剧、狂欢节表演、每天报纸上的女性专栏。此外,电视发明以前,真心忏悔型杂志曾经是理发馆最受欢迎的阅读材料,也被认为是访谈节目的先驱。二战前,《真实故事》和其他忏悔型杂志的封面被人镶在框架内,悬挂在饭馆的墙壁上,给人一种仿佛回到从前那个纯朴年代的感觉。在95号州际公路旁的南北走廊地带,有一家叫"饼干桶"的饭馆,其墙壁上就挂着《真实的故事》封面,上面写着吸引读者的标题:"事实比虚构还...
南怀瑾先生讲述 ——《毗耶娑问经》选讲 【编者按】《佛教的布施学》,为南怀瑾先生1991年8月16日至21日在香港讲述《毗耶娑问经》的记录整理稿。时值中国华东发生特大水灾,南先生开讲这部系统阐述佛教布施原理的经典,尤具理论和现实上的指导意义。时过七年,长江流域和东北发生比1991年更为凶猛的水灾,全国佛教徒正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救济灾区同胞。征得南先生同意,特刊登卷上部分讲记,以飨读者。 一、学佛要先从做人开始 《毗耶娑问经》,二卷。由后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出,属于大乘方等部。新译有唐代菩提流支的一卷本,归入宝积部第四十九会“广博仙人会”。历史上很少有人研究这部经典,现在的大法师也不会去讲它。这部经是以故事的形式,主要讲通过布施的功德,由人道进入天道的境界,偏向于形而下的领域。而中国人讲佛法,喜欢走形而上学...
南怀瑾先生 师示:随息是息止,不是念息,念息就更高了。最后到达还、净,比三际托空还进步,净就更高了。 1、修定师:我是以昨天老师提到“三际托空”昭昭灵灵之心,配合准提法修......。 师示:昭昭灵灵之心,你做到了吗? 修定师:没有做到。 师示:那么,你所说的都是空话,要实修、实证,再谈下去。 修定师:我是想,假如修准提法能照老师的方法做......。 师示:那是妄想,你必须先依仪轨实修。我现在所说的仪轨,就是法本。仪就是仪式,轨就是轨道,其中不是有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吗?你好好的研究,没做到,不要谈,修行要真修实证,空谈何用!我昨天为什么讲“三际托空”?你们都不懂,所以说你们没有资格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