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王小波上篇:我的舅舅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下篇:我自己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未来世界·上篇 第一章1 我舅舅上个世纪(20世纪)末生活在世界上。有件事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以三十年为极限,我们不可能知道三十年以前的事。我舅舅比我大了三十多岁,所以他的事我就不大知道——更正确的说法是不该知道。他留下了一大堆的笔记、相片,除此之外,我还记得他的样子。他是个肤色黝黑的大个子,年轻时头发很多,老了就秃了。他们那个时候的事情,我们知道的只是:当时烧煤,烧得整个天空乌烟障气,而且大多数人骑车上班。自行车这种体育器械,在当年是一种代步工具,样子和今天的也大不相同,在两个轮子之间有一个三角形的钢管架子,还有一根管子竖在此架子之上。流传到现在的车里有一小部分该管子上面有个车座,另一部分上面什么都没有;此种情形使考古学家大惑不解,有人说后一些车子的座子遗失...
【贺新郎】这头巾在菜园坦埋伏许多时,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令史云)瘸刘家菜园里井口边大石板压着,怎么得泥来?(正末唱)那更这减银上因何不见生涩?则他这一春雨何曾道是住止?(带云)大人寻思波。(唱)可怎生黑真真的不动个文字?请先生别勘问,告大人再寻思。这厮每其中敢有暗昧跷蹊事。(做问科,云)谁是原告?(白云)妾身是原告。(正末云)兀那妇人,且一壁去。这妇人不是个良人。(府尹云)怎生见得他不是良人?(正末唱)这妇人晴天开水路,无事设曹司。(云)这事好生暗昧。令史,你敢受他私来?(令史云)哥也,我若受他一文铜钱,害疗疮。(正末唱)【牧羊关】我跟前休胡讳,那其间必受私,既不沙怎无个放舍悲慈。常言道:饱食伤心,忠言逆耳。且休说受苞苴是穷民血,便那请俸禄也是瘦民脂。咱则合分解民冤枉,怎下的将平人去刀下死。(云)赵令史,道不的人性命关天关地也。(唱)...
第一章 我姓夏,却在冬天出生,所以叫作夏冬。 我喜欢山。我喜欢爬上高的地方。 不仅仅因为登高可以远眺,其实坐飞机看得更远。我喜欢的,是那种眼前一片开阔,轻轻一抬脚,就可以毫无阻拦地坠下去的感觉。只有这种时候,我才拥有彻底的自由,走或者飞,生或者死,任我选择。 很小的时候,我爬上我家阳台的护栏,试着张开双臂,仰起头努力呼吸。虽然那阳台只有三层楼高,可那时,楼前没有烦闹的二环路,也没有邻此及彼的高楼大厦;那时护城河边还爬满野草和荆棘,夏夜还能听见满耳的蛙鸣。 那时北京的天还很蓝很蓝。 身后父母的争吵嘎然而止,转而变作惊呼。我任由他们把我从护栏上拽下来,最后看一眼远处薄雾笼罩着的古观象台和那下面缓缓驶过的列车,平静地等待着父亲的巴掌落到屁股上,声音虽响,却不很疼。...
我的上半生(前言) 今年我刚好三十岁,也许是因为有过那么几次与死神握手的经历,我给自己生命的终点奢侈地定为六十岁!所以,今天在我终于将这段黑色人生写在干净的白纸上时,我想我有资格在它的序言里写写自己的上半生: 小时候,一次与邻居家哥俩打架,没打过,我哭着跑回了家。父亲看了一眼,把一根平时特别喜欢亲近我的棍子扔在我的面前:“不许哭,有本事让他们哭!”现在看来父亲的教育方式显然有问题。我拿起棍子冲了出去……结果,父亲赔了20元钱的医药费。在当时,是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从那以后,我觉得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动手来解决。上小学的时候,我是学校有史以来,唯一一个直接上三年级的孩子,因为在家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读完一二年级的课程,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将是一个神童。所谓神童自然的压力就很大。一次终考,我只有一门没打满分,回家后,父亲拿过成绩单撕个粉碎,碎碎的纸片还没落到地上的时候,...
第 一 回 李国舅弄玄扮妖道孙督造报忧启衅端 “冯老公公到——” 一声高亢的吆喝,穿过早晨的淡淡白雾,从广袤乡野间的大道上传到白云观门前广场,顿时引起一片骚动。先前这里已黑鸦鸦落了一大片各色轿子,内中坐的都是身着貂袍的朱衣太监。他们早早儿来到这里,为的是迎候他们的主子。听得吆喝,他们都慌忙钻出轿来,伸长脖梗儿朝大路上瞻望。须臾间,只听得一阵匆促的马蹄,早有二十余骑武弁驰进广场。他们都头戴圆帽脚蹬白靴,身穿圆领十二颗纽扣直裰,一看打扮就知是东厂的番役。领头的掌贴刑虽然穿着六品武官命服,但比起地上站着的这些内府貂珰来,身份还是矮了一大截。但他自恃是东厂的官员,有见官大一级的特殊身份,也不把貂珰们放在眼里,只公事公办地拱了拱手,说了一句:“公公们来得早。”然后就吩咐手下:“广场上太乱,你们盯着些个。”...
******************《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正本清源纪晓岚 近些年,一部商业味极浓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红遍大江南北,纪晓岚,这位我称之为“文达公”的祖先一下子为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所知晓,这是通俗影视作品的功劳。从这个角度来说,一部《阅微草堂笔记》的影响力似乎还不如几部电视剧大。我想,这也是通俗文化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吧。这一点我要感谢电视剧的宣传,否则,作为一个清朝中期的大臣和文人,文达公的“名气”很难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 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和上海卫视《文化中国》这两大电视节目的福,纪连海老师主讲的《正说纪晓岚》广为传播。纪老师对于历史人物的真实讲述是具有颠覆性的。倒不是说这些知识信息是他首创的,重要的是他能在覆盖全国的电视媒体上宣讲,并且讲得又那样惟妙惟肖,为广大观众所喜爱,这是纪老师的不世之功。...
屯之第三 屯。兵征大宛,北出玉關。與胡寇戰,平城道西,七日絕糧,身幾不全。坎衆、坤衆,故曰兵。震爲征,坎位西,故曰大宛。艮爲關,震爲玉、爲出,坤位北,故曰北出玉關。坤陰爲胡,坎爲寇,正覆艮震,故曰戰。艮爲城、爲道,坎爲平、爲西,震數七,伏乾爲日,震爲糧,坤虛,故曰七日絕糧。坤爲身、爲死,故曰不全。《史記》:“高帝至平城,爲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大宛,西域國名,《史記》有《大宛傳》。坎坤全用先天卦位。 乾。汎汎柏舟,流行不休。耿耿寤寐,心懷大憂。仁不逢時,退隱窮居。九家及荀爽皆以乾爲河,《易林》亦以乾爲江河,乃知荀及九家之所本爲河,故曰汎汎、曰流行。乾由屯變來,屯之乾亦乾之屯,屯下震爲木、爲舟,故曰柏舟。坎爲心、爲憂、爲隱,艮爲時、爲居,故曰退隱窮居。《左傳》云:“震之離亦離之震”,林所本也。《詩·邶風》:“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毛傳》謂“婦以柏舟自比,...
一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仁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仁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来了一碗桑仁,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明·凌濛初 卷一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见在。 这首词乃宋朱希真所作,词寄《西江月》。单道着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的怜活。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六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极至那痴呆懵董生来的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总来只听掌命司颠之倒之。所以吴彦高又有词云:"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僧晦庵亦有词云:"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